張興 艾學榮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具有劇烈瘙癢的皮膚炎癥反應。內因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內分泌失調、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外因如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均可影響濕疹的發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熱、熱水燙洗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從本質來說,濕疹是復雜的內外因子引起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
濕疹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則直接表現為慢性濕疹。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復發作等特點。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常見特定部位的濕疹有耳濕疹、手濕疹、乳房濕疹、肛門外生殖器濕疹、小腿濕疹等。一般防治原則是尋找發病原因,盡量避免各種刺激因素,如避免搔抓、熱水燙洗,不要進食易致敏和有刺激性的食物,等。治療濕疹常用的藥物分為外用藥和口服藥。無論是外用藥或口服藥,使用藥物時都應當注意相關事項,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1.復方爐甘石搽劑,主要成分為爐甘石、氧化鋅、甘油,是粉色混懸液。具有收斂和保護皮膚的作用。局部涂抹,薄薄涂抹一層即可,每日2~3次。
2.丁苯羥酸乳膏,規格為5%,取適量涂于患處,一日2~4次。有消炎鎮痛作用,外用可在局部組織達到較高濃度,很少進入體循環,用于濕疹和神經性皮炎。
3.高錳酸鉀外用片,為強氧化劑,用于急性皮炎或急性濕疹,特別是伴繼發感染時濕敷,清洗小面積潰瘍。規格為0.1克、0.3克。用于急性皮炎和急性濕疹時,臨用前配制成1:4000溶液,用消毒藥棉或紗布潤濕后敷于患處;滲出液多時,可直接將患處浸入溶液中藥浴。
4.硼酸軟膏,規格為5%,取適量涂于患處,每日1~2次。用于輕度、小面積急性濕疹、急性皮炎、膿瘡、褥瘡等。
此外,還有氧化鋅軟膏劑、氧化鋅油、復方氧化鋅撒布劑、尿素軟膏等。
含激素的軟膏外用有抗炎、抗過敏、止癢及減少滲出作用,用于接觸性、非感染性皮膚病和一些增生性皮膚疾患,如皮炎、濕疹、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氫化可的松乳膏等。若僅有一點小紅疹,可以用不含激素的藥物;若病情嚴重,可以外用含激素軟膏。用含激素的乳膏時要注意,涂抹面積不宜過大,連續使用不宜超過兩周。
此外,焦油類制劑(焦油洗劑、軟膏、8%濃煤焦油溶液)或免疫調節劑,如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等也可使用。
這類藥物品種較多,主要是抗組胺而止癢。第一代抗組胺藥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異丙嗪等,因能通過血-腦屏障與中樞神經H1受體結合,引起嗜睡、疲勞等癥狀,影響學習、工作,現在一般不提倡使用。第二代有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西替利嗪、阿斯咪唑、阿伐斯汀等,沒有鎮靜和嗜睡的不良反應,可選用。
應用一種或兩種抗組胺藥物,交替使用以抗過敏、止癢;此外,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以及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的藥物也有幫助;急性或者泛發性濕疹時,可以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等:慢性泛發性濕疹可以使用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盡量不使用糖皮質激素;因濕疹皮損多處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生長及繁殖,有時成為濕疹的激發因素,還應使用含抗生素的復方皮質類固醇制劑,如益康唑曲安萘德軟膏或皮質類固醇制劑與1%百多邦軟膏合用、莫匹羅星等。
1.糖皮質激素類禁用于感染性皮膚病,不得用于皮膚破潰處,不宜大面積長期使用(長期使用可致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及繼發感染)。
2.高錳酸鉀外用片在臨使用前用溫水配制成溶液,并立即使用。長期使用易使皮膚著色,停用后可逐漸消失。
3.硼酸軟膏不宜用于嬰兒,而且成人也不宜大面積使用。
4.爐甘石洗劑不宜用于有滲出液的皮膚;寒冷季節不宜大面積涂抹使用,以免受涼。
5.以上外用制劑避免接觸眼睛及黏膜(如口、鼻黏膜)。
此外,應積極查找病因,遠離致敏原,避免再次刺激誘發;禁止飲酒,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魚蝦等易致過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注意皮膚衛生,不用熱水或肥皂清洗皮損部位,不亂用刺激性止癢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