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凡 巢雄杰
環境因素 秋冬以后,空氣越來越干燥;而隨著氣溫下降,皮膚溫度也隨著下降,毛孔收縮,皮膚能揮發的水分以及出汗也隨著減少,造成皮膚干燥。冬天我們一般穿著都比較厚實,衣物總是在摩擦刺激皮膚,并且衣物消耗了皮膚上的水分和油脂,皮膚也會變得干燥,隨之而來的就是皮膚瘙癢了。
飲食因素 入冬以后,為了御寒保暖,人們的飲食開始偏向于重油重鹽和辛辣,有些男性甚至會增加高度白酒的量。飲食上刺激到了皮膚,導致皮膚瘙癢不適。
個人生活習慣 隨著生活上的便利,雖然冬季寒冷,但是還有很多朋友習慣了像炎熱夏季那樣天天沐浴,而且水溫較高,再加之使用堿性去油脂的清潔肥皂,更增加了皮膚的干燥,引起皮膚瘙癢。
個體體質差異 冬季因為環境干冷而導致皮膚干燥,而有些人群本身就是干性皮膚,皮膚更容易脫水干燥。老年人因為皮膚以及皮脂腺、汗腺萎縮,皮膚變薄不容易鎖水保濕,也容易引起干燥瘙癢不適。
疾病因素 很多疾病會導致皮膚干燥不適。如肝功能不好時,肝臟不能有效解毒,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導致毒素刺激皮膚,引起瘙癢不適;腎功能不好時,身體無法有效排毒,也會導致毒素累積,引起皮膚瘙癢;糖尿病患者因為神經改變及微循環障礙,也會導致皮膚脫屑、瘙癢不適;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會因為血液瘀滯,毒素累積于皮膚,引起皮膚發黑、瘙癢不適。另外還有一些皮膚疾病的因素,如濕疹、皮炎等。
針對上述原因。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改善和緩解皮膚瘙癢癥狀。
1.改變環境。我們可以在密閉的房間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盡量減少空調的使用,降低皮膚水分的丟失;內穿衣物盡量選擇親膚材質的純棉面料,減少與皮膚的摩擦。
2.加強皮膚護理,積極潤膚保濕。適當減少沐浴次數。冬季每周2~3次沐浴就足以保持身體干凈。選擇合適的水溫沐浴,避免水溫過高引起皮膚干燥脫水;選擇具有潤膚作用的沐浴露或者肥皂,避免使用堿性及去脂功能強的肥皂。沐浴后及時使用凡士林或蘆薈護膚品保濕潤膚,緩解皮膚瘙癢。
3.改變生活習慣。冬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進食重油重鹽和辛辣刺激食物。注意攝入足夠量的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促進皮膚屏障的建立,減少皮膚脫屑瘙癢。
4.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如果合并有肝腎疾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疾病,應積極處理好原發病,解除導致皮膚瘙癢的病因。
5.必要的藥物治療。如果經過調整,皮膚瘙癢仍然無法得到改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組胺藥物,如鹽酸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一般能得到很好緩解。局部濕疹或皮炎的患者可以選用一些外用止癢藥物,如糖皮質激素軟膏,但是不能長期使用。對脫屑比較嚴重的患者,尿素維E乳膏效果也不錯,能促進角質蛋白溶解變性,增進角質層水合作用,從而使皮膚柔軟,防止干裂。
皮膚干燥瘙癢脫屑雖然只是小毛病,但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希望人們在了解了導致皮膚瘙癢的原因后積極應對。如果沒有把握處理好或者嘗試處理后皮膚瘙癢仍不見好轉,建議到醫院就診檢查,由有經驗的醫生開具藥物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