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學》

郭浩 著
中信出版社
2022年12月版
內容簡介:敦煌,本是由色彩構成的奇跡。穿過時間的軸線,敦煌色彩被時代賦予不同的面目,它們繪制出交纏千年的天人與花雨、黃沙淹沒的傳說與史跡,于今日給我們帶來美學與心靈的震撼。108幅敦煌壁畫彩塑摹繪,37座洞窟,12段歷史與藝術的時空交集。72例敦煌色搭配范式,以永恒的中國傳統色彩,呈現千載敦煌與古典中國的美學歷程。作為美的極致,或許我們從未掌握解讀敦煌的秘鑰……
《奮斗成就夢想:我們的新時代故事》

任初軒 編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22年9月版
內容簡介:任初軒,是人民日報出版社編輯團隊的簡稱,本書著眼于一個個新時代的奮斗者,講述了不同行業平凡勞動者真實感人的故事,有助于激勵廣大干部群眾銳意進取、不懈奮斗。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人們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唱響新時代奮斗者之歌。
《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

楊苡 口述 余斌 著
譯林出版社
2022年12月版
內容簡介:楊苡原名楊靜如,1919年出生于天津,先后就讀于天津中西女校、西南聯大外文系、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曾任職南京國立編譯館翻譯館、南京師范學院外語系。她翻譯的《呼嘯山莊》是最流行的中譯本之一,她也是此中文書名的首譯者。本書是她唯一口述自傳,這是一位女性的成長史、一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一部個體見證下的百年中國史。從1919年走到今天,楊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國櫛風沐雨、滄桑巨變的百年。時代與人生的淬煉,凝結為一代知識女性的天真與浪漫之歌。
《巴蜀石窟(藏在鄉野的中華文明)》

袁蓉蓀 著
光啟書局
2022年10月版
內容簡介:長期以來,國內學術界以及大眾讀者對石窟的關注主要限定在敦煌等北方有名石窟,出版了不少的相關主題出版物,但是對作為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篇章的巴蜀石窟關注較少。通常以石窟藝術為主題的圖書大多關注石窟造像藝術本身或整體的歷史脈絡,對民間的石窟守護、石窟所在鄉土的著墨較少。本書聚焦中國石窟藝術的“下半篇”巴蜀石窟,注重文獻與田野調查相結合,關注石窟文物的保護與存續,視角深入民間,關切由巴蜀順延至全國,能有效地彌補同類書的空白。
《西方旅游史》

[法] 馬克·布瓦耶 著
金龍格 秦瓊芳 黎潛 向東曉
姚琳 周金 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2年10月版
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跨學科視野下的西方旅游文化史。作者介紹了16至21世紀旅游在西方世界如何出現并演變為全球性活動,闡明了鄉間度假、登山、滑雪、陽光浴、泡溫泉等當下依舊熱門的旅游方式如何出現及演變。并首次聚焦游客身份,發現游客在旅游產生、命名、發展進程中的推動作用,從社會、經濟、文學、文化、心理、養生甚至醫學發展等角度,考察了從精英旅游發展成大眾旅游的歷史。
《無神話,不藝術》

[美] 克里斯托弗·戴爾 著
鄔晨云 譯
北京日報出版社
2022年9月版
內容簡介:本書是由神話解讀藝術秘語的實用讀本,也是由藝術進入神話世界的圖像指南。作者選取世界神話中的82個關鍵詞,精選世界藝術史中的400余件作品,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闡釋神話的基本內容,并呈現出由神話滋養的想象世界。豐富的圖文內容,揭示出古人對世界的樸素認知和浪漫想象,展現不同地域文化的共性與個性,為品味多樣的藝術、解讀古老的文明提供關鍵線索。
《伴生》

[美] 阿伊莎·阿赫塔 著
小莊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2年11月版
內容簡介:阿赫塔博士是動物倫理和神經科學領域的專家,《伴生》巧妙地結合了醫學、社會史和個體經驗,展示了人類和動物的安康是多么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貫穿始終的是阿赫塔自己的故事。阿赫塔博士以此追問,當我們認識到人類與動物的親緣關系時,我們會得到什么?《伴生》是一趟旅程,以此去了解人類健康的本質,并且追問,我們對動物的同理心(或缺乏同理心),如何在最深層的意義上影響人類的健康?
《被支配的占有欲》

[英] 布魯斯·胡德 著
傅小蘭? 趙科? 李開云? 胡穎? 劉燁 等譯
中信出版社
2022年10月版
內容簡介:本書結合進化生物學、基因遺傳學、行為經濟學、認知心理學等前沿科學,涉及社會、經濟、文化、歷史、政治層面的議題,嘗試對所有權心理進行更為豐富的定義,揭示其起源、歷史與未來。本書邀請中科院心理所所長傅小蘭老師及其團隊翻譯及解讀,譯文具備高水準專業性與準確度。同時邀請了清華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嚴飛深度拆解本書,幫助讀者快速理解全書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