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婷,和玉珍,此里央宗,此里卓瑪,木玉霞
(迪慶藏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院,云南 香格里拉 674499)
青稞是迪慶藏族自治州傳統特色優勢作物,其栽培歷史悠久,因種植生長季節不同分為春青稞和冬青稞,海拔3 000~3 300 m 的高原壩區是迪慶州春青稞的主要種植區域。針對高原壩區春青稞生產肥料運用中存在的施肥質量差,基肥一次性施用,不施分蘗拔節肥、穗肥,施肥方法不當,重用輕養甚至不施肥,在化學肥料的應用上只重視氮肥、忽視磷肥、不施鉀肥及其他微量元素肥料,導致青稞產量低、生產效益差的情況,探索迪慶高原壩區春青稞在同一生育期氮、磷、鉀不同配方及不同用量、不同施肥時期對青稞產量、農藝性狀和經濟效益的影響,開展春青稞配方施肥肥料效應試驗。通過試驗探索適合迪慶高原壩區春青稞生產的最佳施肥方法,旨在為春青稞高效生產提供科學的施肥依據。
供試青稞品種:迪青7號,為迪慶藏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的六棱裸大麥,春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135 d 左右,籽粒黃褐色,紡錘形,是一個糧飼雙高品種。
供試肥料:尿素(N 質量分數≥46%),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普通過磷酸鈣(粉狀過磷酸鈣,P2O5質量分數≥16%),云南昆陽磷肥廠有限公司生產;硫酸鉀(K2O 質量分數≥50%),青上化工(惠州)有限公司生產。
試驗于2020年在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聯合村塘安谷村民小組(99°43′52″E、27°40′39″N,海拔 3 168 m)進行。試驗期間 3—9月平均氣溫11.14 ℃,極端最高氣溫27.2 ℃,最低氣溫-6.5 ℃,降水量656.9 mm。前茬作物蕎麥,土壤類型為亞高山草甸土類,土種為砂壤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機質含量51.6 g/kg,水解性氮含量233.0 mg/kg,有效磷含量46.0 mg/kg,速效鉀含量 139.0 mg/kg,pH 值 7.3。
試驗采取隨機區組設計,肥料的配比依據當地青稞生產水平,以氮肥300 kg/hm2、磷肥450 kg/hm2、鉀肥60 kg/hm2為基礎,設置3個肥料運籌梯度和氮磷鉀不同配方、不同用量及不同施肥時期共10個處理,3 次重復,小區面積10 m(22 m×5 m),行距0.25 m。試驗設計如表1 所示。

表1 肥料運籌試驗設計
1.4.1 整地。2019年蕎麥收獲后于10月下旬進行一次深耕曬垡,耕翻深度25~30 cm,2020年播種前(4月7日)再用拖拉機翻耕、細耙一次,做到土細墑平,耕翻深度20 cm,整地質量優。
1.4.2 播種時間及播量。播種時間為2020年4月8日,播種量為150 kg/hm2(150 g/10 m2)。
1.4.3 播種方式及規格。采用人工開墑條播,每小區播6 行,播種深度3~5 cm,按肥料處理設置施用基肥后播種。
1.4.4 田間管理。2020年5月21日進行第1 次人工中耕除草,結合中耕除草對處理8—10 進行分蘗期追施尿素;6月29日進行第2 次人工除草,結合中耕除草,對處理8—10 進行拔節孕穗期葉面噴施硫酸鉀。其他管理措施與當地大田生產一致。9月8日人工收割,單打單收、晾曬,10月28日稱量小區產量,同時進行室內考種。
于關鍵生育時期田間調查生育期、基本苗、最高莖蘗數、有效穗數及抗逆性;成熟期每個處理取樣10 株考察株高、穗長、實粒數等農藝性狀;全區收割計算實際產量,曬干后測量單穗粒質量、千粒質量、小區產量等經濟性狀。
從表2 可以看出,氮、磷、鉀不同施肥處理對迪青7號生育期有一定影響,迪青7號全生育期124~131 d,隨著氮、磷、鉀肥用量的增加,成熟期推遲 2~7 d。處理 1(CK)生育期 124 d;處理 2 生育期130 d,較 CK 長 6 d;處理 3 生育期 128 d,較 CK 長4 d;處理 4 生育期 127 d,較 CK 長 3 d;處理 5 生育期126 d,較 CK 長 2 d;處理 6 生育期 128 d,較 CK 長4 d;處理 7 生育期 127 d,較 CK 長 3 d;處理 8 生育期最長,為 131 d,較 CK 長 7 d;處理 9 生育期 129 d,較 CK 長 5 d;處理 10 生育期 130 d,較 CK 長 6 d。

表2 不同肥料運籌處理對迪青7號生育期的影響
從表3 可以看出,氮、磷、鉀不同施肥處理下迪青7號出苗、分蘗、株高、穗長、田間長勢及有效穗數、成穗率、總粒數、實粒數、結實率、單穗粒質量、千粒質量等經濟性狀整體明顯優于對照。10個處理中株高相對較高的是處理8,為85.7 cm;相對較矮的是處理3,為65.5 cm;其他8個處理的株高在67.5~83.6 cm。穗長相對較長的是處理4,為5.38 cm;相對較短的是處理7,為3.89 cm;其他8個處理的穗長在4.05~4.88 cm。3個產量構成因素中,有效穗數從高到低排列為處理10>處理8>處理3>處理7>處理9>處理5>處理6>處理2>處理4>處理 1,分別為 373.05 萬、352.95 萬、325.05 萬、310.05 萬、301.05 萬、289.05 萬、274.95 萬、271.95 萬、250.95 萬、202.95 萬個/hm2。實粒數從高到低排列為處理4>處理5>處理8>處理6>處理10>處理9>處理3>處理 7> 處理 2> 處理 1,分別為60.9、54.7、53.9、53.7、50.9、49.8、47.1、41.1、36.3、35.9 粒 /穗。千粒質量從高到低排列為處理5>處理9>處理10>處理8>處理4>處理6>處理7>處理2>處理3>處理1,分別為 41.14、39.14、37.00、36.74、35.79、34.58、34.16、33.57、31.90、31.01 g。

表3 不同肥料運籌處理對迪青7號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的影響
2.3.1 產量結果分析。從表4 可以看出,氮、磷、鉀不同施肥處理與對照相比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處理9 迪青7號產量居第1 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3 680.25 kg/hm2,比處理 1(CK)2 230.05 kg/hm2增產1 450.20 kg/hm2,增幅為65.03%;處理10 產量居第2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3 480.15 kg/hm2,比CK 增產1 250.10 kg/hm2,增幅為56.06%;處理8 產量居第3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3 370.20 kg/hm2,比CK增產1 140.15 kg/hm2,增幅為51.13%;處理3 產量居第4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 3 300.15 kg/hm2,比CK 增產1 070.10 kg/hm2,增幅為47.99%;處理2 產量居第5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 3 200.10 kg/hm2,比CK 增產970.05 kg/hm2,增幅為 43.50%;處理 4 產量居第6 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 3 180.15 kg/hm2,比 CK 增產950.10 kg/hm2,增幅為42.60%;處理7 產量居第7 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 3 020.10 kg/hm2,比 CK 增產790.05 kg/hm2,增幅為 35.43%;處理6 產量居第8 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 2 800.20 kg/hm2,比 CK 增產570.15 kg/hm2,增幅為25.57%;處理5 產量居第9 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 2 280.15 kg/hm2,比 CK 增產 50.10 kg/hm2,增幅為 2.25%;處理 1(CK)產量居第10 位,折合單位面積產量2 230.05 kg/hm2。
2.3.2 試驗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通過方差分析(表5)可知,處理間F=4.745>F0.01=3.597,重復間F=1.074 表4 不同肥料處理迪青7號產量結果分析 表5 方差分析表 2.3.3 經濟效益分析。從表6 可以看出,氮、磷、鉀不同施肥處理與對照相比肥料的增產效益遵循報酬遞減規律??鄢柿贤度?,產值居第1 位的是處理 10,為 9 306.48 元 /hm2,比 CK 7 136.16 元 /hm2增 2 170.32 元 /hm2;居第 2 位的是處理 9,為8 986.80 元 /hm2,比 CK 增 1 850.64 元 /hm2;居第 3位的是處理 4,為 8 346.48 元 /hm2,比 CK 增1 210.32 元 /hm2;居第 4 位的是處理 3,為7 770.48 元 /hm2,比 CK 增 634.32 元 /hm2;居第 5 位的是處理 7,為 7 474.32 元 /hm2,比 CK 增338.16 元 /hm2;居第 6 位的是處理 1(CK),為7 136.16 元 /hm2;居第 7 位的是處理 8,為7 034.64 元 /hm2,比 CK 減 101.52 元 /hm2;居第 8位的是處理 6,為 7 010.64 元 /hm2,比 CK 減125.52 元 /hm2;居 第 9 位 的 是 處 理 2,為6 490.32 元 /hm2,比 CK 減 645.84 元 /hm2;居第 10位的是處理 5,為 4 896.48 元 / hm2,比 CK 減2 239.68 元 /hm2。 表6 不同肥料處理迪青7號經濟效益分析 春青稞氮、磷、鉀不同配方、不同用量施肥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產量與氮、磷、鉀肥施用量的關系符合報酬遞減規律[1]。本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肥料運籌方式對迪青7號出苗、分蘗、株高、穗長、田間長勢等農藝性狀的影響明顯優于對照,且具有顯著的增產和經濟效益;氮、磷、鉀肥二元素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產量高于對照,三元素不同用量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產量明顯高于對照和二元素配方,而三元素不同用量及不同施肥時期,產量及經濟效益最佳。最高產量是處理9,折合單位面積產量3 680.25 kg/hm2,比處理1(CK)2 230.05 kg/hm2增產 1 450.20 kg/hm2,增幅為65.03%。綜合經濟效益、投入產出比及田間性狀表現,以第10種運籌方式(處理10)更佳,即施用尿素300 kg/hm2、普 通 過 磷 酸 鈣 450 kg/hm2、硫 酸 鉀60 kg/hm2,其中:尿素 50%(150 kg/hm2)作基肥施用、50%(150 kg/hm2) 分蘗期追肥施用,硫酸鉀50%(30 kg/hm2)作基肥施用、50%(30 kg/hm2)拔節孕穗期葉面噴施,普通過磷酸鈣作基肥一次性施用;處理10 折合單位面積產量3 480.15 kg/hm2,比處理 1(CK)2 230.05 kg/hm2增產 1 250.10 kg/hm2,增幅56.06%;扣除投肥成本后凈收入9 306.48 元/hm2,比處理 1(CK)7 136.16 元 /hm2增 2 170.32 元 /hm2。待進一步開展示范驗證后,集成春青稞配方施肥技術,可用于指導香格里拉高原壩區春青稞科學施肥及高效生產。


3 討論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