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媛媛 梨樹縣財政信息中心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共同 夢想,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奮斗目標。習近平 總書記關于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論述,以廣大 基層干部為連接點,為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早日 實現凝聚了強大的基層力量[1]。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推動財政系統的全面發展,激發財政隊伍的發展活力,需要聚焦基層財政干部隊伍,有效推動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與發展,這也是高效促進財政系統改革,優化財政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然而,在實踐發展中,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還面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整個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的發展體系,不利于優化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空間。
在很多鄉鎮財政系統中,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均面臨著專業知識不足,教育培訓滯后的現實問題。一方面,鄉鎮財政受制于資金不足、培訓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難以定期開展科學合理、專業高效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教育培訓活動,促使財政人員難以獲得充足的教育培訓機會,難以接觸到最前沿、最規范、最合理的財政專業知識,這極大降低了教育培訓對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的支持作用,促使基層財政工作人員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不足,對財政最新政策法規的理解不夠,不能深切把握財政政策的適應度與推廣度。正是很多財政工作人員對最新的政策法規不了解、不明白,才制約了財政政策的推行,也降低了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與發展水平。
由于各種原因,即便是同一個鄉鎮財政機構,不同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也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這直接降低了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內部和諧性,造成了財政工作人員的心理落差,這不利于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有效建設。與此同時,很多基層財政工作人員的年齡偏大,工作能動性不強,工作發展空間不足,基層財政系統的激勵機制也不夠完善,難以激發基層財政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與能動性,這無疑會挫傷基層財政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不利于形成和諧、高效、良好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氛圍,難以促進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優化。
相比較而言,鄉鎮財政機構的綜合條件比較困難,設備設施不夠完善,很多工作人員因為工作條件的艱苦、工資待遇的匱乏選擇辭職,因而,鄉鎮財政機構的人員流動迅速相對較快,人員流失問題嚴重,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穩定性比較低,難以留住高質量財政專業人才,這都不利于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
大量基層財政人員的創新意識不足,對財政政策法規的探索意識不夠,隊伍建設不夠科學合理,難以契合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的發展要求。部分財政工作人員固守傳統的、陳舊的流程模式,沒有基于自身的專業認識開拓創新,沒有針對工作中遇到的財政問題不斷探索,反而存在工作推諉、敷衍的現實問題,這都難以推動基層財政系統的科學發展,阻礙了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步伐。同時,干部隊伍層次不夠明顯,個別領導班子專業結構不夠合理,特別是金融、債務等新興領域專業化人才比較短缺,知識結構急需優化。在干部培養選拔上有時存在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等現象。思想不夠解放,沒有打開腦袋上的“津門”,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培養引進力度不夠[2]。
想要構建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從多個方面下功夫,需要輔之以長久的努力與支持。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要基于財政政策規范,探索科學合理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方法,營造良好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氛圍,優化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體系,以此促進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完善發展。
高質量、專業化人才是構建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根基,唯有樹立高效發展、健全機制、優化結構的發展目標,才能夠推動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進程。人才是第一核心優質資源,完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過程就是不斷積累優質人才,提升人力資源層次的過程。想要促進財政系統的實踐發展,夯實基層財政機構的建設根基,需要不斷引入專業化、高效化人才,逐步優化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結構,全面激發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活力,將專業人才轉化為基層財政系統的貢獻者、沖鋒者,以此構建穩定的、優質的、科學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在引入財政人才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遵循多樣化、創新化的人才選拔原則,突破當前的基層財政干部的選拔機制,開辟全新的基層財政干部選拔渠道,制定更為合理、高效、科學的基層財政干部的選拔方案,以此積累更多的財政人力資源,滿足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需求,增強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整體實力與綜合素質。其次要從年齡維度、學歷維度、素質維度等,不斷健全基層財政干部隊伍選拔機制,優化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結構,以此激發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活力,實現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目標。
聚焦服務需求,立足工作實踐,切實增強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密度,提升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與整體水平。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為與基層服務對象直接接觸的鄉鎮財政干部,其發揮著打通財政政策落地落實“最后一公里”的關鍵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鄉鎮財政不僅在財政職能、理財手段上要與之相適應,更需要建立一支穩定、高素質的理財隊伍來貫徹執行各項財政政策,為新時代財政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3]。當前,財政系統的改革層出不窮,已經步入發展的關鍵時期,而想要全面推進財政機制的改革創新,優化財政職能的發展體系,需要組建更為高效有序的財政隊伍,這必然需要教育培訓體系的堅定支持。第一,基層財政系統需要圍繞工作要求與發展目標,構建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培訓機制,定期開展豐富多樣的基層財政教育培訓活動,聚焦財政工作中的焦點問題與工作矛盾,開展廣泛多樣的工作討論與探究活動,激發財政工作人員的創新性與積極性,切實推動基層財政人員的全面發展。第二,運用網絡培訓模式,基于微課、慕課、互聯網課程等,優化基層財政教育培訓機制,拓展基層財政教育培訓路徑,利用碎片化時間推動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發展,增強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綜合素養與工作能力。基層財政系統需要秉持豐富性、多樣性的教育原則,運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育培訓方式,滲透式開展基層財政教育培訓活動,提升工作人員對財政政策法規的探索度與理解度,切實推動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科學發展,為財政改革實踐提供智力支持。
遵循科學公正、激勵支持的原則,不斷構建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考評機制,充分激發基層財政干部的發展活力與工作能動性。干部選得不準,跟考核不深、識人不準有直接關系。財政改革的推進、財政職能的有效發揮,需要各級領導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綜合能力和素質強的干部去操作和實施[4]。科學設計財政系統的考評目標,優化財政系統的考評機制,有助于全面調動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喚醒基層財政干部的發展動力。為此,需要圍繞基層財政工作的現實目標與未來導向,構建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機制,確立目標引領、持續發展、綜合推動的基層財政考核管理體系,對財政干部開展全方位、綜合化的考評工作,針對工作人員的基本職責、工作意識、工作態度、工作成績進行了全面的評價,以此構建完善高效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考評體系,確保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發展。把功夫下在平時,經常性近距離有原則地接觸干部,通過民主生活會、年度考核、干部培訓、談心談話、調研座談等多種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考察干部,實現干部考核的經常化、制度化、全覆蓋,努力做到以事察人、知事識人,為精準識人育人、科學選人用人提 供有效支撐[5]。需要注意的是,要重視基層財政干部考評體系的科學性、公平性,制定切實可行的基層財政干部考評策略,提升基層財政干部考評機制的實效性,以此推進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合理建設。
要聚焦基層財政系統的班子建設,科學培育專業化、高效化的基層財政干部,不斷推進基層財政干部的輪崗交流活動,為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夯實基礎。在習近平基層干部隊伍思想的指引下,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領頭雁”效應發揮將更加凸顯,基層黨組織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用將更加顯著,基層的各項改革事業將更加順利地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成效將更加突出,基層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將得到更好滿足[6]。想要激發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活力,切實增強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整體成效,需要統籌兼顧、合理布局,提升每一位基層財政干部的發展水平,賦予每一位基層財政干部鍛煉機會。為此,財政系統可以有效推進輪崗交流活動,立足于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結構,合理評估財政隊伍的知識結構、人才結構、素質結構、學歷結構等,對標存在問題與發展弊端,綜合基層財政干部的發展優勢與專業能力,在有效分析基礎上,對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實施調整性輪崗,綜合提升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內部凝聚力與發展活力。基于培養性輪崗和崗位性輪崗,完善基層財政干部的培養機制,優化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渠道,為每一位基層財政干部開辟快速成長、綜合提升的實踐路徑,確保“人崗相適”,促使基層財政干部得到充分培育與全面發展。
堅持公平公正、重視實績的發展原則,持續優化基層財政干部選拔機制,逐步增強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效能。堅持以人為本,要求在事業發展中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注重人的能力的充分發展和運用,把人的能力作為重要價值。這就要求堅決摒棄“見物不見人”的觀念,把財政干部健康成長和充分發揮財政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切實加強財政干部隊伍建設,讓每名財政干部都能在推動財政事業發展中愉悅工作、實現價值。在進行基層干部體制機制建設的時候,需要保證其公平、公正、公開性,促使基層建設工作順利進行[7]。要創建鼓勵支持機制,肯定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成績,激發基層財政干部的創新意識,依托基層財政干部選拔機制,構建科學合理、有效實用的人才選拔體系,確保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工作能動性得到有效激發。與此同時,制定“績效考核導向”的基層財政干部選拔標準,以績效考核成績為依據,明確科學合理的基層財政干部用人導向,充分調動基層財政干部的發展動力與工作主動性。
聚焦服務建設大局,堅持文化導向作用,不斷塑造基層財政系統的高質量人文環境與文化氛圍,以文化熏陶作用,喚醒基層財政干部的內在發展活力,推動基層財政干部的全面發展。文化的導向作用是無處不在的,優質人文環境的塑造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逐步推動基層財政系統的整體發展,促進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合理建設。基層財政系統需要借助于文化宣傳作用,構建科學合理的共同價值觀,激發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熱情,營造舒適、和諧、融洽的基層財政文化氛圍,提升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責任感,強化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使命感,以此塑造更為健全、完善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促使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凝聚力、工作戰斗力不斷提升。財政部門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以構建干部工作“五個體系”為總抓手,健全干部培育、選拔、管理、使用環環相扣又統籌推進的全鏈條機制,著力打造一支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財政干部隊伍[8]。
在實踐發展中,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面臨一定的問題:專業知識不足,教育培訓滯后,降低了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與發展水平,工資待遇不同,工作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形成和諧、高效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建設氛圍,人員流動迅速,隊伍建設不穩定,難以留住高質量財政專業人才,創新意識不足,隊伍建設不合理,難以推動基層財政系統的科學發展。為此,需要基于人才引入,優化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結構,制定高效、科學的基層財政干部的選拔方案,激發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活力;需要基于教育培訓,增強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素質,基于微課、慕課、互聯網課程等,拓展基層財政教育培訓路徑;需要基于考評機制,激發基層財政干部隊伍活力,構建完善高效的基層財政干部隊伍考評體系;需要基于輪崗交流,提升基層財政干部綜合素質,基于培養性輪崗和崗位性輪崗,優化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渠道;需要基于選任機制,提升基層財政干部工作效能,明確科學合理的基層財政干部用人導向;需要基于文化導向,塑造基層財政系統人文環境,提升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責任感,增強基層財政干部的工作凝聚力與戰斗力,以此夯實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發展根基,開拓基層財政干部隊伍的建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