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念龍 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以戰略目標為導向,通過對未來一定時期的經營活動和相應的財務結果進行全面的預測和籌劃,科學合理地配置企業各項財務和非財務資源,并對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和分析,對執行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指導企業經營活動的改善和調整,進而推動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管理活動。“全面”主要體現在:全體員工樹立預算管理理念、各項業務全面覆蓋、管理流程全程跟蹤。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經營預算、專門預算和財務預算[1]。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將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細化分解為各預算執行單位的具體工作目標和行動計劃,通過把長遠和抽象化的戰略目標來進行具體化,以促進戰略目標落地。戰略目標是企業實現使命所追求的長期成果,是企業的奮斗綱領,具有宏觀性和長期性。因此要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需要將總目標細分落實到每一個預算期間、每一個預算執行單位、每一個部門和每一位員工,全面預算管理能幫助企業實現這一目標。通過對企業戰略目標的多維度分解,將其細化為業務預算、資本預算、資金預算、財務預算等不同的預算管理模塊,再進一步細分為子公司、各部門、各個崗位的年度經營目標,最終形成集團、子分公司、職能部門、每位員工的工作計劃和行動方案,將戰略目標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環節,保證企業的戰略目標有效實施。
企業年度預算經批準下達后,各預算執行單位組織實施,為了能保證預算目標的順利實現,企業需要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加強內部控制,通過全面預算的過程管理,對預算執行情況的跟蹤反饋,分析預算偏差并及時糾正,將企業集團的各個環節聯系成一個有機整體,促進企業集團各部門之間、各分子公司之間明確職責,加強內部溝通,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全面預算的考核和評價,把結果與員工的績效工資掛鉤,更好的激勵員工,及時發現企業生產經營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幫助集團內部更好的實施內部控制。
企業集團內部不同的子企業因功能定位和屬性不同,資源配置也必然存在各自的不對等情況。預算目標需要與資源配置情況緊密相連,不同的預算目標需要配置不同的資源,預算目標增長快慢與資源配置的多少有一定的比例關系。因此全面預算管理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管理工具,有助于優化內部資源配置。
Y公司為了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狀況、實現資源集中統一管理、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從2011年開始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實施以來,從公司管理層到全體員工的全面預算理念逐步提升,從職能部門到各個經營單位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經濟活動過程管理和跟蹤力度逐步增強。Y公司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主要做法如下:
為建立健全全面預算制度,加強公司內部控制,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全面預算管理辦法》。
成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委員會。全面預算工作委員會由董事長任主任,總會計師為副主任,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預算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在預算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負責組織公司全面預算的編制、報告、執行和日常監控。
為了有效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公開招標選定綜合實力較強軟件開發公司,通過前期調研、建議搜集、意見反饋和會議溝通等方式,根據企業實際運營管控流程,訂制開發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
每年10 月份組織召開年度預算編制啟動會議,開展下一年度全面預算的編制工作。對戰略環境、運營環境和財務環境等進行評估,逐項分析其對公司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影響。根據公司發展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合理配置內部資源,對照先進公司的發展水平,結合企業發展實際,確定符合公司發展要求的預算目標。
通過幾年的實施,雖然在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提升,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應按照戰略規劃和總體年度經營目標,分解各預算執行單位的年度經營目標。通過業務預算、資本預算、資金預算和財務預算來確定預算管理的方向和目標,提高資源配置工作效率,通過實現階段性短期經營目標,逐步實現長期的企業戰略規劃目標。但從實際預算管理過程來分析,部分預算單位經營目標與預算目標存在較大差異,未能把企業經營目標與預算目標相銜接,存在脫節現象。
有些單位對全面預算重視不夠,沒有了解全面預算的功能和重要性。認為預算編制是公司內部財務部門的業務,業務部門應該在市場上做業務,讓業務人員參與預算編制,是給業務人員找麻煩,影響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開展,導致業務部門和人員參與度不高、重視度不夠。
在編制全面預算時,組織內部各預算編制單位應加強溝通協調,如公司總體目標與局部目標的協調、內部產業上下游之間的供應和銷售之間目標的協調,職能部門之間目標的協調、職能部門與下屬業務單位之間目標的協調等。各預算單位在編制預算目標時,應當及時評價其他部門的計劃和需求對自身預算目標實現的影響,及時通過相互溝通協調,充分發揮資源互補和相互促進的集團優勢,促成各部門編制準確的年度預算。但在實際預算編制過程中,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不到位,還存在總體目標與局部目標不配比、內部產業上下游供應和銷售之間需求與供應不匹配,財務預算與業務預算不匹配等情況。
各預算編制單位通過年度預算設立經營目標,預算工作辦公室應根據預算目標和實際經營狀況,開展預算執行過程檢查,對實際經營成果與預算目標的差異進行分析,查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及時糾正偏差,以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只注重年度預算執行結果,缺乏月度和季度預算執行情況分析,預算過程控制與監督措施缺乏。
雖然在全面預算推行時就訂制開發了全面預算管理軟件,但預算管理軟件與供應鏈業務系統、財務核算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等不能互聯互通,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孤島,導致在日常預算管理過程中耗費太多精力進行低效重復勞動,預算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效果不佳。
全面預算為各預算執行單位的經營目標提供參考依據,這是整個預算管理中的重點。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對特定會計期間的預算目標和經營成果進行比較分析,考核評價各單位經營業績完成情況。根據考核評價結果,通過多種方式激勵員工,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但目前對預算執行單位全面預算管理考核與評價分數權重占比低,對職能部門預算考核與評價工作未開展,而且缺乏月度和季度等過程考核,未能運用好考核工具。
編制年度全面預算方案前,應對管理環境進行細分,開展戰略環境、運營環境和財務環境等評估,逐項分析對公司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影響。根據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經營計劃,合理配置內部資源,參照行業內標桿企業的發展水平,結合公司自身戰略規劃和實際發展情況,確定符合公司發展要求的預算目標。首先,預算目標應體現先進性,以行業內先進公司為標桿,結合自身發展狀況,科學合理設置預算目標;其次,預算目標應保持銜接性,內部各項指標之間相銜接,子公司目標與總目標相銜接,總目標與戰略規劃相銜接。
公司應定期組織全面預算管理知識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全面預算管理方法和制度的宣傳與執行、預算管理流程講解、如何使用預算管理系統等。尤其是對銷售預算、生產預算、采購預算、費用預算、科研經費預算編制方法及要點培訓,讓全體員工熟悉預算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提高業務技能和素質。通過制度宣貫和員工培訓,逐步提高預算執行單位對全面預算管理理念的認識,提高對全面預算的重視程度,實現財務預算向全面預算的理念轉變,實現預算由財務單個部門編制向全員參與的思想意識轉變。
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采取上下結合、分級預算、逐級匯總的預算方式,按照發布預算指導意見、提交預算草案、審查預算平衡、會議通過批準的編制流程,加強預算信息溝通和協調,杜絕總體目標與局部目標不配比、內部產業上下游供應和銷售之間需求與供應不匹配,財務預算與業務預算不銜接等情況發生,達到上下協調和反復溝通,有效避免預算目標與實際經營管理脫節,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4]。
審批后的預算目標,應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達,各預算執行單位認真組織實施,從橫向和縱向兩方面落實到各部門各崗位,形成全方位的預算執行責任體系。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應建立配套的控制監督機制,對銷售預算、生產預算、費用預算和其他預算細分到月度和季度,通過分期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及時進行差異分析與糾偏,持續優化業務流程,確保預算目標順利實現。根據重要性原則,對重點預算項目重點管理,非重點項目簡化審批流程;采取剛性控制與柔性控制相結合的預算控制方式,對于不容易區分的項目,可以采用靈活控制,對于重大項目支出,需要認真審核,實行剛性控制。對于招待費、辦公費、差旅費等與日常生產經營相關的業務,可采用問詢、提醒的靈活控制模式,提醒相關人員分析差異,達到預算控制和監督的目的。
全面預算管理涉及到企業內部控制的每一個環節,需要大量的數據分析與收集,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規范的信息化系統,根據內部控制制度設計預算管理流程,實現預算信息自動傳遞和整理分析,提高預算管理效率,保證全面預算管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根據自身業務經營的特點,利用端口共享的模式,實現全面預算信息系統與財務核算系統、財務報銷系統、供應鏈系統、人力資源系統、OA辦公系統等互聯互通,打通“信息孤島”的瓶頸,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效率。
運用好預算管理考核評價結果,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價值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管理者及全體員工的團隊凝聚力。通過預算數與實際運行情況差異對比,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找出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措施。預算考核小組對包括職能部門在內的各預算執行單位全面預算的組織、布置、編制、上報、執行、控制、監督和考核等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全面預算完成情況進行整體考核評價。將預算考核評價情況與薪酬激勵、評優評先相結合,確實做到獎罰分明。對全面預算考核評估成績優秀的單位將予以表彰,對預算執行不力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整改。
綜上所述,通過Y公司在全面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從細化分解戰略目標、轉變預算管理理念、加強預算溝通和協調、強化過程控制監督、優化信息化系統和加強考核評價結果運用等方面找出相應問題解決的對策,幫助Y公司在全面預算管理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進一步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強化內部控制監督、實現戰略規劃目標、保持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