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艷
“天下之本,在于家庭?!敝腥A民族歷來重視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推動家風建設,激勵子孫后代增強家國情懷,努力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才。
以家風涵養作風,首要在于以德治家。不棄細小,點滴養成。作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關鍵少數”,面臨的誘惑和考驗繁多,所以,管好家人至關重要?!安获婕毿?,終累大德?!焙眉绎L連著好民風,進而影響到黨風和政風。蘇共之所以丟掉政權,原因之一就是黨風敗壞、作風蛻化,黨政領導干部及其家人大搞特權,嚴重脫離群眾。殷鑒不遠,聞者足戒。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與廣大黨員干部能夠自覺進行自肅自律密切相關。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反觀多年來查處的貪腐案例,追本溯源,很多是因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原則在親情面前喪失,底線在親情面前坍塌。以身試法者錯誤地認為,自己已經是領導了,犯點錯誤不算什么,動輒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為自己開脫。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不慮于微,終成大患”。故此,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作為領導干部,要始終有如履薄冰的警覺意識,決不因“小意思”而喪失立場原則、不因“小問題”而放棄黨性底線,否則,就會令一世英名盡毀、光明前程自斷。
以家風涵養作風,根本在于從嚴管家?!坝罢叨似浔恚铝呦燃荷怼!奔绎L正,則為官清;家風劣,則為官濁。從古到今,其理皆然。傳統中國的家風教育,不外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層層走高、步步向善,歷朝歷代那些青史留名的名流圣賢,無不是道德之楷模、風氣之表率。作為在血與火的歷練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更是深諳其中至理。周恩來同志作為一國總理,親自制定“十條家規”,自律守戒、防非止惡;焦裕祿同志不準孩子“看白戲”,至今傳為佳話;谷文昌同志雖去世多年,但其“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家風傳頌至今……說到底,家庭就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大后方”。家庭不穩,腰桿不硬;后方不牢,地動山搖。不嚴加防范,家庭里的每名成員都可能成為領導干部“走麥城”的誘因。
以家風涵養作風,核心在于廉潔齊家。作為砥礪品行的“磨刀石”、抵御貪腐的“防火墻”,良好家風可以涵養黨員干部的優良作風。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家風的涵養絕非一蹴而就,而是累寸土之功、積細流之舉。古人云:“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作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務必要管好自己的家人,平時多自念“緊箍咒”,以身作則、全家一心,要能夠頂得住歪風、經得住寂寞、管得住自己,唯其如此,方能稱得上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配得上“共產黨員”這光榮而偉大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