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在被損傷或劇烈運動后,要依賴干細胞完成復雜的再生過程。葡萄牙分子醫學研究所和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生理損傷后肌肉修復的新機制,該機制依賴肌纖維細胞核的重新排列,且獨立于肌肉干細胞。
骨骼肌是參與運動的主要器官,其有多個細胞核,這在人體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肌細胞的收縮可能導致肌肉損傷。即使在生理條件下,機械壓力也往往會導致細胞損傷,再生對于肌肉承受機械壓力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體外損傷模型和運動模型在小鼠和人類身上觀察到,在肌肉損傷后,細胞核被吸引到損傷部位,加速受損部位的修復。實驗表明,肌細胞核移動到損傷部位導致了mRNA 分子的局部傳遞。這些mRNA 分子在損傷部位被轉錄為蛋白質,成為肌肉修復的基石。在運動引起肌肉損傷后,小鼠和人類的這種肌肉纖維的自我修復過程都會迅速發生,因此代表了一種修復輕微損傷的快速高效的保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