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有20余萬字,我們不可能用兩個小時或更短時間讀完。但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主要內容,就可以通過給它瘦身來實現。課文用梗概,將小說瘦身到千余字,(學生露出驚訝的神情)讓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了大致內容。上學期我們學習過縮寫,那縮寫和梗概有什么區別呢?
欣然:老師,我覺得梗概就相當于只有骨頭沒有肉,是原著的大略內容,而縮寫可以保留原著中最精彩的部分,彈性相對比較大。比如把這部20多萬字的作品縮寫到10萬字,我們依然可以讀到精彩的情節。但如果縮寫到一萬字,內容的生動性就會大大減弱了。
明航:老師,我覺得梗概基本上沒有故事情節了,只是把主要內容告訴我們。而縮寫可以根據需要保留或多或少的精彩情節。比如課文中的梗概寫“流落荒島、建房定居”只用了300多字,而對應內容的節選部分則用了一千多字。讀梗概只知道魯濱遜經歷了這樣的事,而讀節選部分則對魯濱遜處境的艱難,心靈的煎熬和面對苦難時堅強、樂觀的精神都能有體會。
老師:同學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就像大家所說,縮寫可長可短,根據需要而定。而梗概沒有情節,只有事情和結果。真是縮寫如瘦身,瘦到什么程度可彈性;梗概瘦身到骨干,直入主題抓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