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茹 李海峰
(江蘇理工學院體育部,江蘇 常州 213001)
2020年元月,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各行各業的生產、人們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為了防止疫情向學校蔓延,教育部緊急發布了《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同時發布了《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和《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指導意見》,要求學校開展線上教學,指導學生居家學習,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為應對突發的公共衛生狀況,各級各類學校都開啟線上教學模式,保障學生的居家學習。
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學科,體育在學校教學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線教學成為新冠疫情爆發時學校體育學科的首選教學手段,擔負起學習體育知識、提升體育鍛煉技能,促進學生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責任。在過去的兩年期間,體育線上教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不僅成為疫情常態化下居家學習的主要教學方法,也成為了學生自主學習體育課程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對2020-2021 兩年期間某學院體育線上教學進行總結,采用問卷調查、師生座談等方法,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上課形式和教學考核幾個方面,探討體育線上教學模式的構建,為體育課程多形式教學開展提供參考,同時對線上教學的完善也是對線下教學的補充,線上教學豐富了體育教學方法,提供了多空間、多渠道的學習途徑,提升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停課居家學習期間,受鍛煉場地、鍛煉器材的影響,線上體育教學應著重于體育理論知識和身體素質鍛煉方法的學習。體育線上課程的教學要以傳授體育理論知識、鍛煉常識為主,培養學生鍛煉意識,養成鍛煉習慣,促進體育鍛煉實施,提高身體素質,形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日常為目標來開展。
理論教學目標以學習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的體育修養為主,通過了解體育的產生、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體育對人類生產生活、社會發展的影響,學生從不同的層面了解體育內涵,感悟體育精神;同時將思政教育引入體育線上課程教學,通過女排精神、乒乓精神、珠峰精神等案例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勇于攀登的學習態度、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倡導正能量,促進思想品質的提升。
實踐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的體育鍛煉為主,掌握各種身體素質的練習方法、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的運用、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通過學生帶動家長,提高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知,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習慣,促進家庭體育的開展,最終實現終生體育的目標。
線上教學不同于線下教學,彌補了以往線下教學中,理論知識學習不足的缺陷,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有著獨特的優勢,但在技術動作的學習中又存在著教師督促、指導、幫助的困難。因此,線上教學在內容的選擇上可以著重于以下幾個方面:
2.2.1 體育文化、體育精神方面
體育有著悠久的歷史,百年奧運更是有豐富的內容值得學習。同時,體育不僅僅是學生們眼中的學校體育教學、比賽,還涵蓋著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包含了體育產業、體育傳媒、社會體育、康復保健等眾多領域;有“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精神,更有“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的體育精神。對青少年學生來說,體育精神的感召,體育明星的偶像效應,是培養青少年愛國主義精神的素材,是引領青少年積極向上的力量,為青少年奮發向上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4.稅收策劃使企業免受稅收法令處罰。企業根據稅務策劃、分析、被判別和操縱,并對其調整和警告,使企業行動更透明,更加符合相關法令和法規。
2.2.2 健康教育和運動素養方面
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一直是國家、社會所關注的重要課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條例,倡導大中小學生的健康教育。線上教學可以關注健康,講授怎樣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怎樣預防疾病,怎樣合理飲食,以及怎樣進行體育鍛煉,如何鍛煉才是科學的鍛煉等內容,讓學生對健康、運動、飲食、生活習慣等有個全新的了解,了解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急性突發病癥的救援,從而形成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在危急時候能自救,也能幫助別人。
線上教學還可以介紹一些科學的鍛煉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年齡、身體機能),開展身體素質(力量、柔韌、速度、協調等方面)練習的學習,引導學生因地制宜地進行體育鍛煉,使體育鍛煉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養成終生體育鍛煉的習慣。
2.2.3 體育賽事欣賞方面
體育欣賞是學校體育教學中很少涉及的部分,而精彩的體育賽事、激昂的體育評論,都是體育藝術美的體現。在線下教學中,受到教學學時和教學條件的影響,沒有時間和機會給學生展示,相反,線上教學憑借互聯網的優勢,有條件讓學生在體育美中得到熏陶和享受。線上體育教學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體育賽事,借著北京冬奧會的召開介紹冬季運動體育賽事,也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體育賽事進行觀看,達到讓學生會看、愛看、看懂體育賽事,會欣賞體育運動,熱愛體育,崇尚體育文化的目標。
2.2.4 運動技能的學習方面
運動技能的學習是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學校體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學會1-2 項的運動技能,并能熟練掌握。線上教學在運動技能的學習方面,不如傳統的線下教學具有優勢,教師的講解、示范和輔導,是通過電子設備來實現,在及時性、展示性等方面有缺陷。但是,教師還是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去克服。在線教學中,可以通過視頻的多次播放、慢動作回放等方式,幫助學生對運動技能的運動瞬間和整體效果有更直觀的認識;可以適當地運用教學道具幫助練習達到掌握動作技能的教學目標。
體育線上教學不同于線下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在兩個不同的空間,以互聯網為媒介,借助于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因此,上課形式可以是直播也可以是錄播。錄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覺性和自學能力。而相對而言,直播教學中師生的互動較多,教師能比較直接地掌握教學狀況,
2.3.1 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答疑的形式
體育理論知識中,體育的發展史、奧林匹克的發展史、各種健康知識、各種運動項目的介紹、身體素質的分類及練習方法等等,結合圖片、PPT 以及視頻材料,都可以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答疑的教學形式。這樣的教學形式體現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體育教學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3.2 體育賽事的欣賞的學習,可以采用直播的形式
教師和學生同時觀看、學習,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可以及時的回復,同時,比賽中的一些規則,教師可以重點的講解,引導學生學會欣賞比賽。教學中要對學生的疑問要及時給予解答,電子設備的暫停、回放功能可以幫助教師與學生的及時溝通和重、難點的講解。
2.3.3 體育鍛煉方法的學習,可以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給予指導的方式
線上教學的優勢之一就是信息量大,資源豐富。手機上體育鍛煉的APP 很多,其中都有各項身體素質的練習方法,網絡上各種身體練習的視頻也很多,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練習視頻,推薦給學生。同時在線上教學內容中可以加入專項身體素質練習,這些學生都可以通過自主學習,進行練習。教師根據個人的差異性推薦適合的練習視頻或者運動APP、對學生制定的運動計劃就鍛煉內容、強度、持續時間等進行審核,對鍛煉動作的要領進行指導,學生鍛煉過程中對學生的疑問給予回答,對學生每周的體育鍛煉進行督促,在學生運動反饋的基礎上和學生一起總結完善鍛煉計劃。
2.3.4 體育運動技術的學習,可以采用學生先自學,教師再集中講解、示范,用作業形式反饋學生掌握情況
課前,將運動技術的練習視頻、運動原理和在比賽中的運用等學習材料發給學生,讓學生先對運動技術有直觀地了解。課上,教師詳細講解,并通過視頻窗口示范動作,強調動作要領和易犯錯誤,要求學生在網絡的另一端模仿、跟隨練習。課后,布置課后作業,學生用視頻呈現的形式反饋自己的練習掌握情況。教師批閱作業,對于共性的問題在課堂上集中講解,指出不規范的動作,要求改正;對于個別的問題單獨輔導。這樣的練習、反饋可以反復多次,直至學生掌握技術動作。
運動技能的學習還涉及到有無器械的問題。對于一些需要運動器械的運動項目,例如;球類運動。教師的運動技術教學課,應以無球技術為主,可以進行一些徒手動作的練習。例如,排球教學中,講解墊球和傳球技術時,就采用了這個方法,以徒手練習為主;羽毛球教學中,講解正手發高遠球技術時,建議學生用一些日常用品(如蒼蠅拍、勺子等)來代替羽毛球拍,進行練習。學生對這些技術動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較好地完成徒手動作,到線下教學中,結合器材練習,學生很快就能掌握。解決了特殊時期由于缺少教學器材而造成的教學不便,同時,這樣的教學和練習方式,也符合體育教學的特點。
引伸到線下教學中,線上教學可以作為學生預習新學技術動作的方式。在技術動作學習前,通過學生自主地線上學習,對運動技術動作有直觀的了解,這對線下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體育課程教學考核由過程考核和終結考核兩部分組成,這是大多數教師和專家認可的教學效果評價方式。過程考核包括學生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表現,是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練習投入狀況以及課堂參與度等方面的全面考核;終結考核則是對學生一個教學模塊或一學期教學的學習掌握情況的最終考核,一般由一個或多個技術動作的掌握熟練程度和運用能力來體現。這兩種教學考核相結合可以兼顧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
線上教學的過程由于教師和學生不在一個情景中,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后練習都依賴于學生的學習態度。過程考核,正是學生學習參與及學習態度的體現,可以通過教學平臺中的師生互動功能(如:簽到、提問、搶答以及課前預習、課堂作業、課后作業等)和生生互動功能(如分組討論等)來完成。
終結考核則是通過視頻呈現的形式和理論試卷的形式來完成。相較于線下教學,線上教學的終結考核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客觀性要差一些。主要表現在:
第一、教師對學生技術動作學習的指導都是通過語言來完成的,缺乏直觀性,另外,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也受到學生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的影響,部分動作理解能力較差、協調性較差的學生本身對技術動作的掌握要慢一些,在線下課時可以通過老師的手把手輔導,學生課后的練習來彌補,但是線上教學受限于教學形式,這部分學生的動作技能掌握不理想。
第二、視頻呈現受電子設備清晰度、滯后性的影響,動作技術的一些細微方面不清楚,反饋的真實性不佳,部分學生對動作的鏡面示范理解能力較差,練習時方向感較差。這些在教學考核時都有顯現,部分學生徒手的練習表現較好,而結合器材練習效果不理想;也有部分同學動作的方向錯誤。因此,體育線上教學的考核要結合過程考核進行終結考核,注重學生平時的練習完成情況和體育鍛煉情況,在考核中要體現出平時鍛煉的重要性,鼓勵和督促學生將體育課程的學習和鍛煉融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引導學生養成科學鍛煉的習慣,為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打下基礎。
線上教學相比線下教學,在教學情景的設定,教學示范、教學輔導以及教學反饋等方面不及時、不準確,但是線上教學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也有優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將信息技術的運用作為終身學習的手段,隨著網絡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信息化的不斷推進,線上教學將成為主流的教學形式之一。
在體育教學中,引入線上教學,不僅能滿足不同時間、不同空間學習的要求,特別在特殊時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居家學習期間、極端天氣時),線上體育教學更是體育教學首選的教學手段。
3.2.1 體育線上教學的模式構建應以體育課程的實際情況為準,不能照搬照抄理論課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要體現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積極地鍛煉,達到體育課程的最終教學目標。
3.2.2 體育線上教學目標應以督促學生的日常體育鍛煉為主,促使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教學內容應重視體育理論知識,強調健康教育;上課形式和學習方法要多樣化;教學考核應兼顧過程考核和終結考核兩部分。
3.2.3 體育教師要注重線上教學能力的培養,創新教學方法,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為學生體質健康的提高,學校體育的開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