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福海
(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西溝鄉畜牧獸醫站,青海 海東 810600)
民和縣是青海省海東市下轄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處于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平均海拔2 100~2 500 m,屬高原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為9 ℃,年降水量293 mm左右,無霜期長達198 d,牛養殖業是民和縣主要畜牧業之一,也是當地農牧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隨著民和縣畜牧業的快速發展,人工授精技術逐漸發展成熟。牛人工授精技術是一項替代公牛母牛自然交配,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公牛精液利用率及母牛受孕率的重要技術措施。但由于養殖場人工授精技術運用尚存在不足之處,導致母牛受精率低,浪費大量物力財力等情況,為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需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提高牛人工授精成功概率。
牛人工授精技術指的是采用較為先進的冷凍儲存技術,選用優質公牛精液與優質母牛繁育后代,向后代遺傳較為優秀的基因,保證犢牛品質優良,最大程度提升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促進畜牧業的健康發展。近年,青海省民和縣為加快畜牧業牛品種的繁殖,提升牛整體生產能力,成立牛品種改良專業技術小組,通過引進優質種牛精液與養殖場內母牛進行雜交配種,不斷提高優良品種的利用率。在當地牛養殖業的帶動下,地區相繼建設數個牛冷派站點,每年的牛配種量平均達到1萬頭左右。通過牛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應用,養殖戶對科學繁育養殖的接受程度不斷增強,牛養殖場通過應用該技術使母牛受胎率提升到了60%以上,產犢率高達90%以上,成就較為突出[1]。
隨著民和縣牛品種改良技術的廣泛應用,當地對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然而區域內畜牧業發展勢頭迅猛,牛數量激增,基層專業的人工授精技術人員配比嚴重失衡。由于人工授精相關工作細節繁多,要求嚴格,工作壓力相對較大,畜牧獸醫工作者對人工授精技術的總體掌握程度不高,再加上新入職獸醫工作者接受系統培訓機會較少,難以在短時間內了解人工授精技術重點并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流程,進而造成牛人工授精過程中授精時機不對、操作不規范等情況,制約母牛受胎率的提升,不利于提高養殖戶的整體養殖效益。
在養殖過程中,如果對母牛的發情期鑒定不夠精準,頻頻失誤,則會極大降低人工授精成功率,這也是當前牛人工授精技術運用過程中存在的難點之一。母牛發情時往往會表現出陰門流出黏液或出現爬跨行為,但母牛懷孕時也會出現陰門流黏液的情況,在日常追逐嬉戲的情況下母牛也會出現爬跨行為,因此并不能僅憑這兩種表現就判定為母牛發情。在牛人工授精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日常要注意觀察母牛的整體狀態并及時記錄,確保母牛處于真正的發情期開始著手人工授精相關工作準備。
實施牛人工授精技術時,時常會因為精液質量差、正常精液數量少等情況造成母牛受精失敗。造成該種后果的原因較多,如公牛發生病變而對精子質量產生影響,或是采集精液過程中操作不規范導致精子質量下降,也可能是在精液的貯藏過程中,出現反復冷凍、融化,或在液氮外暴露時間過長,液氮補充不及時和不充足等影響精子質量。在取出凍精過程中操作不精細、細管爆裂等情況,也會造成精液質量下降。解凍時溫度不合適、解凍操作流程不合理等,同樣影響解凍后的精液質量。
加快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能有效促進牛養殖業的現代化發展。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是一個長期、系統性的工作,需要當地政府部門、農業部門、各級畜牧部門等加強合作,高度重視牛人工授精工作,使繁育體系的工作職能得以充分發揮。在現有畜牧業政策支持下,加大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的投資力度,強化人工授精技術人才的培訓,加強人工授精站點建設、基層繁育站點配套設施及種牛選育等方面的資金投入[2]。建立健全良種繁育體系,為牛品種改良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對民和縣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牛繁殖性能是養殖業經濟效益的決定性因素,提高母牛繁殖能力及妊娠成功率是人工授精技術實現大范圍推廣應用的基礎。在該技術應用過程中,如果同一頭母牛連續多次進行人工授精操作均無法成功受孕,養殖戶則會對該技術的成效產生質疑,進而打擊到養殖戶進行牛品種改良的積極性。相關數據研究顯示,民和縣近年有多個區域出現牛受精率偏低的情況,部分優質牛品種利用率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浪費與養殖業的經濟損失。相關部門不斷擴大人工授精技術隊伍,在基層技術人員中實施系統性的專業培訓,提高團隊人才整體素養,并適當提高薪資待遇,優化工作環境,以減少技術人員流失。另外,通過培訓提高技術人員操作水平,確保操作規范,流程科學,避免因操作失誤對公牛繁殖效率產生不利影響。
不同母牛性成熟時間也有所不同,母牛的性成熟時間多在8~12月齡,黃體多在18~24月齡逐漸發育成熟,該階段可適時進行人工授精操作。母牛進入性成熟期后會出現1個周期性的發情循環,發情周期通常維持21 d左右,不同品種的牛發情周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母牛通常一年四季均可發情,不會受外在因素的影響。母牛發情周期分為發情初期、發情旺盛期及發情末期3個階段,多通過母牛外部癥狀觀察、直腸檢查及陰道檢查的方法加以確定。發情初期的母牛會表現出食欲下降,情緒亢奮,在圈舍中不斷打轉鳴叫,觀察其外陰部可見輕微腫脹,陰道粘膜紅腫并分泌出少量稀薄黏液,呈清水狀,黏性較差,不允許其他牛發生爬跨行為。發情中期母牛采食量明顯減退,鳴叫次數增多,頻繁出現努責、排尿動作,接受其他牛爬跨。鑒定母牛發情期時可使用陰道擴充器輔助檢查,不處于發情期的母牛陰道黏膜不會發生充血現象,整體看來蒼白干癟,子宮口干燥皺縮且閉合。處于發情初期的母牛子宮頸口外存在輕微充血腫脹癥狀,隨著時間的推遲充血腫脹越來越明顯,顏色也逐漸加深。發情期母牛陰道黏膜潮紅充血,分泌出少量粘液,子宮頸稍微開張且較紅潤。
精液質量關乎牛品種改良工作的成敗。選擇遺傳性狀穩定、生長發育快、肉質優良的種公牛精液,精液密度要高,活力好,無畸形。細管凍精放置在-196 ℃的液氮罐中保存,要定期補充液氮,并將其放置在陰涼干燥處,以確保精子的活性。對精液罐進行分類,設置專屬編號,并標明種牛相關信息及收集時間,避免儲存混亂造成錯誤授精。運輸時要注意輕拿輕放,避免液氮泄露。輸精工作開始前要對每批冰凍精子做活力測試,活力大于30%的為合格精子[3]。冷凍精液要一次性取出并全部使用完畢,避免反復凍融操作造成精液質量變差。取細管凍精時長盡量控制在10 s內,隨即將其放入38~40 ℃溫水中解凍20 s左右,使用脫脂棉將其擦干,使用無菌剪刀剪開封口,裝入輸精槍準備輸精操作,整個過程要迅速果斷,避免精液在外界環境中存放時間過長造成精液質量下降。
母牛發情中后期為最佳輸精時機,此時母牛外在情緒漸漸趨于穩定,外陰腫脹癥狀緩解,陰道褶皺恢復平滑,陰道黏膜由紅色轉變為淡粉色,陰門分泌出半透明的黏液。利用直腸檢查法探索卵泡時,如觸摸到卵泡表面光滑,波動感較強,有種碰之即會破裂的感覺,子宮彈性下降,充實感消失,說明此時卵泡已發育成熟,達到配種關鍵期要求,要提前準備好人工授精相關器械設備與其他所需物品,及時對母牛進行授精操作。
人工授精操作時要做好消毒工作,保證人工授精過程的無菌操作。所使用的各種醫療設備都要使用蒸餾水清洗干凈,并使用75%酒精擦拭1遍。金屬或玻璃輸精槍可使用高壓蒸汽滅菌鍋進行消毒,然后將其放在干燥箱中烘干,輸精膠管使用75%酒精進行全面消毒,開腔器及其他金屬器械使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放置在消毒液中浸泡備用。用于稀釋精液的玻璃吸管及其管口邊緣如出現破損要及時更換,避免操作時對母牛身體造成損傷。輸精操作前要將母牛固定好,用清水將母牛后軀、外陰部清洗干凈,后使用0.1%高錳酸鉀溶液仔細擦拭母牛外陰及陰門,確保無菌輸精。
牛人工授精技術是當前青海省民和縣內牛養殖業中較常使用的一種人工品種改良的繁殖技術,優勢較明顯,近年受到較多關注與廣泛應用,為我國的畜牧業健康發展奠定科學基礎。民和縣政府相關部門要注重建立完善的良種繁育體系,加大投資力度,引進或培訓專業人才,提升繁殖技術水平,規范人工授精操作流程等,確保牛人工授精效果,推動當地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