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煒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農業(yè)農村局,福建 南平 353000)
隨著我國農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在糧食方面實現(xiàn)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目前我國的糧食產量保持著持續(xù),且穩(wěn)定的增長勢頭。在其中,優(yōu)良的新品種發(fā)揮出來的優(yōu)勢,在糧食增產方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其能夠將糧食單產進行有效的提升。因此對新品種進行引進,并持續(xù)推廣,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優(yōu)化,許多的農民在推廣新品種的過程當中,得到了實際的利益,由此寄希望于利用新的品種來讓其收入得到持續(xù)增加,因此持續(xù)做好對于新品種的引進,并進行大力推廣具有廣闊的前景[1]。
在種子管理部門的工作當中,其新品種的引進以及推廣,需要資金上的支持以及持續(xù)投入,目前新品種的引進已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并且對于規(guī)模較大的種業(yè)公司,鼓勵其在一定區(qū)域內,打造單獨的試驗點,但是這些投入也難以維持日常推廣工作的具體需求。目前在種子管理部門當中,其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仍然是政府的撥款,隨著我國種管理體制的持續(xù)改革,相關政府部門也給予了一定量的補助,但是仍然難以滿足新品種的引進以及推廣所需的量。之前在新品種的引進,以及試驗所用經費,大多是出自種子公司[2]。而在站司分離之后,種子管理站的費用來源成了財政撥款,而由于我國各地區(qū)內,經濟發(fā)展是不均等的,同時各個地方的政府部門對于新品種引進以及推廣,其重視程度以及具體認識處于不同的水平,各地政府的相關部門在新品種引進和推廣中,投入的經費也是各不相同的,而在部分地區(qū),在此方向上并不重視,甚至沒有進行相關投入。同時在新品種引進的過程當中,其程序較為繁雜,用工較多,且投入較大,因此沒有正常開展。因此由于資金上的投入欠缺,也嚴重地遏制了新品種的引進,以及進一步的推廣。
在之前的新品種引進以及推廣工作當中,較為注重品種在高產性能上的追求,對于品種的質量,以及高效性上,有所忽視,導致最終的產量得到提升,但是其實際效益并沒有提升,由此也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同時在進行新品種引進時,沒有考慮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和產品的匹配度,導致引入的一些高產品種,在當?shù)氐氖找孢_不到滿意程度[2]。近些年來,有一些具有優(yōu)良特性的新品種持續(xù)進入到市場當中,但是仍然未能適應種植業(yè)中的結構調整,以及農民對于增加收入方面的訴求。
在進行新品種引進時,其流程較為繁雜,工序也非常多,因此需要通過示范試驗,來確定新品種在當?shù)氐倪m應情況,之后才能對其進行正式的引進。在我國的試驗站中,國家級的品種試驗站建設較為完善,其目的是為品種的審定進行相應的服務,而在部分地區(qū),其新品種推廣環(huán)節(jié),試驗示范沒有隨著需求的擴大而進行提升。在種子管理部門的工作中,其主要內容仍然是對于市場進行管理,同時部分地區(qū)的政府在財政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有些地方政府在這方面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其投入不足,讓品種引進以及推廣工作難以大面積開展。而對于種子企業(yè)來說,其考慮的核心為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進行試驗示范品種當中,難以維持公正性以及客觀性,可能在宣傳上會出現(xiàn)夸大的成分,讓農民難以辨別。而一些種子經銷商在推廣過程中,也存在盲目推廣的現(xiàn)象,或者以推代試的方式,若其推廣的品種表現(xiàn)有所欠缺,則次年會更換品種,這樣給新品種的推廣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在我國的《種子法》中,規(guī)定品種在推廣之前,需要通過審定,若未通過審定,則不能發(fā)布與其相關的廣告,不能進行經營和推廣。同時,在各地政府的規(guī)定當中,對于審定之后的新品種,在引進時,需要進行試驗以及示范,選出其中表現(xiàn)較佳的品種,才可以對其進行示范推廣。但是在利益的驅動下,有一部分的種子企業(yè),或者個人將未經過審定的品種,或者是在審定之后,還未在當?shù)剡M行試驗的新品種進行引進以及推廣。同時一些企業(yè)出現(xiàn)了對滯銷的品種修改的現(xiàn)象,將其名稱進行更改,包裝也進行相應的調整之后,在按新品種的較高的價格進行售賣。而有些在外省已經被淘汰的品種,會進入到一些地區(qū)中,以新品種的方式進行銷售,由此來獲取巨額利益。
首先是種子部門在進行新品種引進時,沒有依照引進,試驗,示范以及繁育推廣的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新品種的引用和推廣,在引進的過程中,對于新品種相配套的技術沒有引起重視,由此會讓新品種難以配合相應的配套技術進行同步更新。而另一方面,農戶對于其種植的新品種,仍是依照老品種的種植以及管理方法進行種植,而一些新品種在種植方式上與其他品種有所區(qū)別,或者在種植技術上有所更新,由此會導致新品種所具備的優(yōu)良特性難以得到實際發(fā)揮,對其產量也會有巨大的影響,由此阻礙了新品種推廣的速度[3]。
農業(yè)品種的生長都有其特定的適應條件及范圍,每個品種對于其生長環(huán)境也都有相應的要求。因此品種的特征需要經過2-3年的示范才可以具體表現(xiàn)出來,而未審的品種,就進行推廣,其危害性是巨大的。第一是在品種選擇上,農民對于其購買的種子存在一定的僥幸思想,盲目地追求新的品種,只要是新推出的品種,就認為一定是好品種,導致一些品種存在未經過審核就先進行推廣;第二是部分種子企業(yè)在品種推廣時,急于利用新品種來占領市場;第三是一些經營者利用新品種的不同之處,在銷售過程中,利用品種的代號來進行混淆;第四是經營者為了其自身利益,利用新技術推廣,以及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等方式,將未審定的品種向種植大戶等進行推廣以及銷售。
目前我國在新產品推廣當中,其方法較多,在各地的推廣方式當中,其種類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是政府主導的方式,在部分地區(qū),政府相關部門為了讓農民的收入可以得到提升,便號召和組織農民種植一些優(yōu)質的新品種,而由于多種原因,其結果并不穩(wěn)定。第二是種子企業(yè),或者一些經營戶,為了維持其利益,對于盲目地選擇品種進行推廣,而個別企業(yè)在購買品種后,只與熟悉的企業(yè)合作,而對于其他的企業(yè)則拒絕合作,讓一些新品種受到了人為干擾,難以大面積得到推廣應用。第三是在利益上的捆綁。一些種子企業(yè)或者合作社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其有一定的優(yōu)點,但是在基地以及農戶數(shù)量的限制下,其對于新品種的推廣造成了一定的限制。第四是種子管理部門進行宣教,其往往注重理論上的宣教,方式仍然是采取印發(fā)相關資料,舉辦相應的培訓和講座等,難以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以及自覺性[4]。因此在目前的推廣方式中,其忽視了市場的導向作用,而有些則對于種子法的法律法規(guī)沒有忌憚,同時并沒有注意推廣等在服務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這都對于新品種的推廣起到了較大的阻礙作用。
種子管理部門在占據(jù)了新品種引進以及推廣的主導,實現(xiàn)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下,讓具有較大潛力,以及具有各項優(yōu)勢的品種能夠在實際中得到推廣,以及大面積的種植,這也是我國種子管理部門所應盡到的義務。同時由種子管理部門進行新品種的引進以及推廣,可以依靠其專業(yè)實力,對新品種進行各項審核,確保引進以及推廣的新品種能夠適應當?shù)氐臍夂蛞约白匀画h(huán)境,能夠為當?shù)剞r民帶來真正可以提升其經濟收益的好品種。因此種子管理部門對于新品種的引進以及推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其進行相關工作期間,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從目前來看,新品種引進以及推廣的資金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第一是種子管理相關部門需要對引進以及推廣新品種的重要性進行宣傳,強調其引進以及推廣的必要性,爭取讓地方財政能夠提供相應的支持,將新品種的印記以及推廣工作加入財政預算當中。第二是對于項目的爭取,由于我國政府對于糧食生產中,其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在這方面的經費也是隨之增加的,種子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多申請相關項目。第三是和經營戶一起打造相應的合作體系,經營戶提供具體的費用,而管理站進行具體執(zhí)行,這樣能夠讓體現(xiàn)多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可以幫助經營戶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試驗示范區(qū)域。
在進行新品種引進以及推廣過程中,對于新品種進行篩選,是其能否成功引進推廣的關鍵點。只有能夠在當?shù)乇憩F(xiàn)出品質佳,抗性好,產量高,抗逆性好,同時適應性強的品種,才具有引進以及推廣的價值和前景。因此在進行此項工作時,需要按照以下幾個原則來進行:第一是要對市場需求進行充分的把握,依據(jù)市場的具體需求來確定未來引進品種的方向以及目標;第二是需要根據(jù)當?shù)氐漠a業(yè)情況,引進具有相應潛力的新品種;第三是需要對當?shù)氐臍夂蛞约白匀粭l件進行具體分析,引進能夠與當?shù)厍闆r相適應的新品種;第四是可以和各大科研單位,以及高校進行交流和合作,從各種渠道收集品種的信息,由此可以篩選出優(yōu)質目標,然后確定其引進的單位。
在引進以及推廣新品種過程中,示范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在示范的過程中,可以凸顯優(yōu)良品種,而在品種生長期當中,利用打造的展示田塊,組織種植大戶、種子企業(yè)以及合作代表等進行深入觀摩,讓其推廣更加具有可信度,隨后讓參觀人員引導周圍農民,推進新品種的引進以及推廣。采取這種方式,可以增加新品種推廣的渠道,讓農民能夠更好地對優(yōu)良品種進行選擇,同時可以讓新品種推廣的效率得以提升。在進行具體工作時,第一是種子管理部門應該先將區(qū)域內的展示田塊建設完畢,以其為具體典型,隨后在由此來向周邊帶動,將其示范的效應進行進一步的擴大。第二是種子管理部門需要對經營戶在新品種展示上進行相應的鼓勵和支持,由于種子經營戶和農民是直接接觸的,因此采取這種方式能夠產生較好的效果。第三是對于新產品的宣傳,需要持續(xù)加大其力度。在宣傳方式上,需要將電視等媒體充分利用,將目的品種進行展示,介紹其具體的信息以及優(yōu)勢,讓民眾能夠對新品種有著詳細的認知,由此來提升新品種推廣的效率。
在新品種引進以及推廣過程中,想要讓品種發(fā)揮其具有的特點,達到增產提質的目的,就需要品種自身具有各項特點,同時還需要引進與其相對應的配套種植方式。從諸多的生產實踐當中可以得知,在新品種種植過程中,只有配合正確的種植方式,才能將其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5]。因此在種子管理部門進行新品種示范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shù)氐臍夂蛞约白匀画h(huán)境,依據(jù)試驗的結果進行相關的總結和分析,得出與之相對應的栽培技術。同時還可以將各試驗點進行接入,得出集成示范的效果,讓新品種的潛力得以充分發(fā)揮,這樣才能為后續(xù)的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
種子管理部門在其工作中,需要依照當?shù)氐木唧w條件來進行新品種的選擇,按照先試驗,后示范的方式,在示范之后,在對新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的流程,同時對于種子的經營者,需要對其加強管理以及監(jiān)督。在整個新品種引進流程當中,需要嚴格地杜絕引進沒有經過審定的品種,同時對于通過審定的品種,經營者在引進時,需要在種子管理部門進行相應的備案,而種子管理部門對于這些品種進行細致的審查,確定其范圍,而對于首次引進的品種,需要進行相關的試驗和示范,在確定其適應性之后,才能夠進行大面積推廣。而在相關執(zhí)法上,需要在新品種引進過程中,加大對于假冒行為,以及亂引等行為的查處以及懲罰力度,讓我國的種子市場能夠持續(xù)、健康地發(fā)展,為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起到相應的保護作用,讓新品種能夠順利地在市場中進行推廣。
在我國糧食產量提升方面,新品種的引進以及推廣起到了相應的作用。而為了保證其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就需要種子管理部門在品種的質量篩查上加大管理力度,保證引進的品種具有高質高產的品質。同時在引用以及推廣時,需要結合考慮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以及氣候特征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而不能盲目地對新品種進行引進。而對于引進的流程,需要持續(xù)優(yōu)化,這樣才能維持品種的穩(wěn)定性,促進當?shù)亟洕娘w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