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過程中,鄉村建設成為了一項社會性任務,各地政府也在采取各種措施,刺激鄉村經濟,力求實現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對社會整體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鄉村規劃,提高經濟收入,同時,營造優質的鄉村環境,發揮鄉村優勢,從而提升社會效益[1]。
果樹園藝栽培項目是鄉村經濟建設的重要手段,其經濟建設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果樹園藝栽培是一種先進的栽植理念,該理念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有助于改變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種植效率更高,相比于之前的農業種植,以果樹園藝栽培技術為基礎的農業生活方式,產量大幅度提升,農產品生長狀態更佳,不僅能實現農業增產,而且農產品質量也能得到保證,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的優勢作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由于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中國生態環境質量不佳,各個地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生態質量下降,會引發多種負面效應,不僅不利于人們的健康安全,也會影響城市乃至國家形象,誘發各種自然災害,導致氣候異常,農業生產都會受到干擾,這種情況對社會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應用果樹園藝栽培技術,能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造林效率,充分發揮出果樹資源的生態作用,利用樹木控制環境污染,提高空氣質量,減少水土流失,提升地方生態質量,營造良好的地方形象,不僅有利于人們的健康安全,也能大幅度降低各種自然災害發生率。
大面積種植樹木,可以治理鄉村地區水土問題,對鄉村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在中國許多鄉村地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問題,造成了資源大量流失,增加了地質災害爆發概率,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水土問題主要是由于土地裸露,在雨水和風力作用下,造成土壤資源流失,土地逐漸貧瘠,出現沙漠化,對地方發展和農業生產非常不利。在果樹園藝栽培過程中,通過種植大量樹木,有效治理土地問題,樹木根部能固定土壤,同時,樹冠能對地面起到遮擋作用,雨水不會對地面產生直接沖擊,從而有效保持水土,阻止了土地沙漠化,有助于推動地方農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現階段,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已經成為了各行業的主要發展理念。鄉村規劃也必須建立在可持續原則下,注重資源的高效利用。積極應用果樹園藝栽培技術,并將該技術與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相結合,加速農業生產模式創新,消除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威脅,實現農業增收[2]。此外,在果樹園藝栽培過程中,也要立足于可持續理念,不斷更新工藝技術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原則與鄉村建設深度融合,達到預期的鄉村發展目標。
鄉村景觀規劃不能盲目性進行,必須要立足于城鄉整體規劃,遵循一定原則,否則就會削弱鄉村景觀作用,不利于農村地區的穩定發展。生態化原則是鄉村景觀規劃必須要重點遵循的原則,不能出現破壞環境的情況,要對景觀內部及周邊環境生態進行重點保護,在不會破壞生態的基礎上,對資源進行科學利用。此外,在鄉村景觀建設過程中,需要改變之前的作業模式,創新管理理念,引進綠色施工技術,突出鄉村美觀性。
因地制宜是果樹園藝栽培的基本原則,地域因素對植物生長影響較大,不同地區的物種類型不同,若果樹園藝栽培過程中存在盲目性,輕則造成樹木生長態勢不佳,嚴重會導致植物大量死亡。在果樹栽植過程中,必須要全面收集環境信息,掌握當地氣候信息,包括溫度信息、濕度信息、交通信息、日照時間等,通過調查分析結果,合理進行果樹選種。必須要保證果樹生長特性與區域氣候充分符合,保證果樹生長。
果樹園藝栽培要建立在實用性和美觀性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種植戶可以采取綜合性種植方式,選擇種養結合模式,開展果樹園藝栽培項目,實現立體化種植,例如在果樹園周邊區域設置欄桿和爬架種植攀爬類植物,包括葡萄、爬山虎等,中心區域由于面積較大可以種植大型樹種,在樹木之間種植蔬菜和低矮植物,形成綜合性的植物群落,通過這種種植方式,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植物之間還會相互作用,生長態勢更佳,并且對病蟲害起到一定抵御作用,生產力得到明顯強化。首先,在選地和選種后,要對土地進行處理,常見的處理方式包括土地平整和土地深翻等,對于喬木植物,要挖掘樹穴,增加土壤肥力,為后續樹木種植奠定良好基礎,提升植物成活率。
提升園藝果樹栽培技巧,科學化管理果樹園藝產業,實現規范化產業發展;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在果樹園藝栽培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技術的管理和應用,首先,要結合市場實際需求,做好果樹樹種調研和選種工作,結合果樹生長特點和種植規律,選擇適合的果樹種植方法,并且結合果樹園藝產業要求及鄉村生態保護要求,認真落實果樹病蟲害防治措施。其次,在園藝果樹栽培過程中,為了確保果樹栽培成活率,需選擇高產優質的園藝果樹進行栽培。最后,制定完善的果樹園藝栽培技術人才培養計劃,加強高校專業教育體制改革,定期開展果樹園藝栽培技術人才交流項目,滿足鄉村果樹園藝栽培產業發展需求。
隨著鄉村果樹園藝產業規模壯大、市場需求量提升,需在果樹栽培過程中重視管理工作,以完善的管理體制來確保果樹園藝栽培效果和管理水平。首先,在栽培過程中需要綜合考量多種種植因素,包括株行距、總種植面積、溫度及光照情況等,尤其是株行距,可以增強園藝果樹栽培效果,并結合果樹生長特點,確保果樹有合理的生長空間和條件,控制好果樹行距;其次,針對果樹生長不同階段需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對已發生蟲害的果樹進行及時治理,防止病害蔓延到其它果樹;最后,合理選擇果樹栽培土地,結合不同地區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選擇果樹品種,例如柑桔類果樹修剪在冬至到驚蟄期間進行,采用圓頭形和自然開心形,隨樹整形,剪短或剪掉徒長枝,剪除病蟲枝、枯立枝、短截交叉枝、重疊枝、短剪斜生枝,不要短截結果枝。在夏季抹除過多的夏梢,在6月施果實膨大肥,促發早秋梢。
堅持綜合防治方法,減少環境污染。藥物防治時堅持科學用藥的要求,按照果樹品種不同和危害程度合理防治。在柑桔類幼蟲脫果入土或成蟲羽化出土時,用25%甲氰辛1 000倍液噴灑地面,殺死成蟲,每7~10 d噴施1次,連續2次。在5~6月成蟲入園產卵前用25%蚧殺乳油、50%辛硫磷乳油、17%增效水胺硫磷乳油1 500倍或90%敵百蟲原粉1 500倍液加3%紅糖液噴施1/3~1/2樹冠,5~10 d噴施1次,連續噴施4次。
果樹園藝栽培技術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隨著市場需求量的提升,促使鄉村果樹園藝栽培向著規模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因此,需充分重視鄉村果樹園藝產業發展。同時,要做好果樹園藝管理工作,針對果樹生長規律,防治病蟲害,科學選擇果樹樹種,應用科學栽培技術,促使果樹園藝兼具經濟價值和環保價值,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