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寧 李積珍 樊曉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保證,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指導是我們馬克思主義政治體制與經濟制度的根本邏輯,國企作為我們公有制經濟的主干,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底氣和保障,黨建建設和黨務工作人才培育是必須持之以恒做優做強的工作之重;創新強化國企黨務工作人才的隊伍建設關系到我們黨的領導在具體落實上的踐行舉措,是推進國企發展在新格局下做大做強緊隨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的持久動能,是意識形態工作與中心工作齊抓共管水乳交融的要素關鍵。
國有企業黨務干部隊伍建設是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基礎, 是提高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成效的關鍵。因此,黨務工作人才作為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龍頭”,其能力素質如何直接體現該企業黨建工作水平。國企作為公有制企業的核心,作為上層建筑的基礎,黨務工作不能被動的局限在黨建工作局限中,而是要在全方位,全崗位做到全覆蓋,讓黨務人才成為國企生產經營、管理踐行、思想建設的樞紐,以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人格作為我們國企發展的目標和標準,所以,國企黨務人才的培養建設路徑應該是多方式、多渠道、多層面,從而實現符合我們國企特性的“職業化管理、專業化培訓、市場化運作”等具備新發展格局下國企深化與改革發展的需求。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而這一切的實現和完成,首當其沖的就是對于人才的培養和任用,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就是人才。
國企作為一個國家意識形態與綜合實力的底氣;對黨務人才培養的研究,從根本上來講是對黨建管理、運行、提升、固本的研究,是遵循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量身打造,是對黨的領導作為我們制度根本的科學依據。
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所秉持的理想信念從1921年開始革命到今天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其根本就是在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于千萬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實際上就是經濟基礎所決定的分配問題,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經常說的“為了誰”的問題,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一種先進的,人類最終形態的終極理想制度,其決定基礎就是經濟問題。對于國有經濟體的領導和指導,直接決定了經濟基礎的穩固性與前進性。所以,對國企黨務人才的培養和培養路徑直接影響決定我們社會主義經濟體的內生動力。
我們是社會主義制度國家,馬克思主義旗幟一直作為我們的指引,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性功能,經濟基礎對社會文化的決定性塑造,都是緊緊圍繞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都是扎根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體。所以,通過國企的經濟關系和作用力對新發展格局下黨建組織和黨務干部人才的塑造提升,是我們轉型跨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正如馬克思所言“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故此,扎實牢固的黨務人才黨性意識錘煉,需要通過一系列從環節到流程的培養培訓,緊扣中央指示,圍繞頂層設計,設置培訓專題,把學習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新要求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既培訓黨建理論知識,又培訓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技等綜合知識,將黨務干部培養成復合型人才。強化專業訓練。敢于交任務、壓擔子,放手讓黨務干部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獨立處理問題,創造性的開展工作,開展經常性的黨務工作經驗交流研討,不斷提升業務水平。
“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二十字要求,明確了國企黨員領導干部的標準,也是肩負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履職盡責、擔當有為的總要求,這對我們國網公司領導干部加強修養、錘煉作風、提升自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時代硬核”。
錘煉政治本領,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人才成長中的基石,要始終把堅定理想信念放在突出位置,要著力錘煉過硬的政治本領,才能練就“金剛不壞之身”。三級領導人群體作為各單位的負責人,在工作上要樹立鮮明的政治導向,旗幟鮮明地講政治,才能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永葆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政治本色,才能把穩思想的航向,推動公司戰略思想落實。
理論聯系實踐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高度體現和偉大實踐,我們從革命到今天的輝煌成果,就是在邊學邊干中走出來的;共產主義事業作為我們的終極目標,同時也必須由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走出適合自己的道路,不遵循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是無法走好我們的理想之路的。前車之鑒,警鐘長鳴,我們絕不能犯不可挽回的歷史錯誤。所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道路這一真理必須落實在意識形態與中心工作的水乳交融中。
國企黨建和各項工作的骨干力量,也就是人才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黨建各項任務的落實和完成。黨務工作者的培訓培育就是對國企發展改革“抓手”的培訓培育,把握抓手有勁就能使得上,而我們對黨務人才的培養就是要通過路徑探索、制度創新、提升職業化道路、增強國企黨務工作崗位的含金量、不斷拓寬我們黨務工作者選拔任用渠道,以實現黨務工作專門人才的供求平衡,保持國企黨建的持久動力和永久活力,從而實現黨建對企業運行的抓手效應和推進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科學回答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八個堅持”,系統概括提出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要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是新時代人才工作的綱領性文獻,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人才工作和建設人才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人既盡其才, 則百事俱舉。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國企發展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善于用好人才,要堅持以用為本、重在使用,用當適任、用當其時、用當盡才,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讓各類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錘煉學習本領,用承續與進取踐行初心使命。要在新時代主動扛起歷史使命、發展使命,就需要在承續與進取中踐行初心使命,自覺地把“小我” 融入到企業發展“大我”中去,以大格局、大擔當,肩負起新階段的責任。就需要錘煉好學習的本領,不斷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不斷進步,既需要修好學習“終身課”,也需要永葆進取之心,迎難而上,持續充電,讓自我的成長速度能夠滿足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階段的要求,更好地推動新階段的各項工作。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奉行銘記的根本,而這個根本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落實在具體工作中就是生產關系的聯系,國企作為我們黨的立場和底氣,作為對全中國無產階級負責的經濟社會發展主干,在與時俱進的發展中必須要使得生產力和生產資料持續保持正向關系,而黨務干部、黨務人才作為企業的核心群體,也就是先鋒隊,要從生產關系上領導、帶動所有群體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實現在黨的領導下的階級共同,這個使命與責任是貫穿我們事業的唯一,是實現我們目標理想的基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的講話中強調了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強調中國必須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在“十四五”規劃時期中,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這就是要求我們不能躺在過去成功發展的功勞簿上,而是要在今天以世界和人類作為布局和目標,也就是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屢次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現進程。我們今天作為全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的領頭人,要想取得這個偉大目標的勝利,其根本就是首先要在經濟行為上形成全世界最先進的社會形態構成基礎,只有有了這個基礎,才能引領決定人們自古以來由于交換行為而塑造的意識認知,才能在群體意識和個體先覺中發現、看到共產主義“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根本區別根本優勢和根本先進性。
所以,在新時代新格局的今天,我們要緊隨我們歷史的視線來看待國企的發展,要站位于一個更高更遠的層面重新定位企業的歷史使命。故而在新發展格局下,保障國有企業做大做優,讓國有企業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爭先創優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興企有為,興企有為的關鍵就是治企有方,治企有方的核心就是黨建引領。我們黨的制勝法寶之一就是組織體系,也就是我們企業需要三級領導人員主動錘煉擔當,掌握硬本領,持之以恒的推進黨務人才培養,堅持企業深化改革進一步強化擔當精神,激發創新創造的動力,讓不懈奮斗成為自覺,保持不斷進步的狀態,成就偉大事業。
綜上,電力企業是典型的人員密集型企業,建設一支梯次完備、結構合理、素質全面的青年人才隊伍,在公司戰略落地、體制改革、創新發展過程中,對有效維護公司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年領導為青年員工中的突出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作為未來公司管理者的儲備力量,公司對其政治思想、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必須要有制度化、常態化、具體化的硬措施。
1.強化重視程度,多措并舉激發黨務工作者積極性。加強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實行人員保障,抓好企業黨組織書記和黨群專責的選拔、培養力度。
2.著力增強黨務工作者密切聯系群眾的能力。在新常態下,經濟放緩,面對企業改革轉型中出現的許多社會新問題,尤其是對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國企黨務工作者要敢于面對職工,敢于直面問題,切實把企業的發展形勢貫徹到各項工作中,確保企業穩定,統一職工思想,是全面推進企業改革、發展的基礎。
3.構建黨務人才培訓體系。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計劃,推進崗位培訓體系建設,針對管理、技術操作、黨務工作等不同崗位,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各類青年員工的教育培訓。通過交叉復合的培訓平臺,促使企業全方位貫通,問題探討,經驗交流,互學互助。
4.豐富黨務人才培訓形式。要進一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訓多元化需求,采取內培、外培、企校聯合等多種形式培養人才。尤其是對于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企業應當組織專業培訓,開展黨務工作指導活動,提升他們開展工作的技巧,增強黨務工作者政治水平和綜合能力。
5.健全和完善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機制。黨務工作者必須增強各方面的能力,創新工作方法和載體,把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穩定發展。要構筑培訓平臺,通過黨校輸送、外出培訓等多種途徑強化基層黨務工作者黨的理論知識教育。
為能夠聚焦保障電力供應和推動能源轉型,全力以赴推進“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持之以恒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依據信息化發展布局,做好人才儲備。同時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也對于今天企業黨務人才青年員工的政治思想、職業素養、專業知識與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一直將員工的培養放在戰略高度,在面對青年領導員工工作中仍存在的專業知識理論更新不及時,專業化能力提升瓶頸,管理崗位勝任力不足等問題上,通過黨校,積極響應國家提升電力企業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的要求,建設“四優五過硬”領導班子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的要求,并結合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關于優秀青年領導員工培訓的實際需求,建立常態化、節點化、針對化的培訓來對青年干部黨務工作人才實現長效培育,完成隊伍接續,加強優秀青年領導員工的政治思想、更新其專業理念、提升其專業技能與管理能力,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思想過硬的電力企業青年領導人才隊伍。
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在整個企業黨建工作中實乃重中之重,黨務工作者隊伍發揮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體現的越來越明顯。強化認知、增強理念塑造,完善組織結構、管理體系,重視人才培養,沿著這條從理論到實踐的道路,我們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會取得顯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