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瑜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浙江 溫州 325000)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尤其是網絡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人們的信息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時也對信息內容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短視頻作為時代的產物,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信息內容,創新了信息呈現形式,充分滿足了受眾多元化信息需求。在融媒體時代下,各類型媒體需要立足時代發展,以受眾需求變化為核心,不斷轉變信息傳播方式,合理借助短視頻平臺的傳播優勢,需要使傳統媒體能夠與新媒體進行有效融合,探索出符合時代的新發展模式,以及創新短視頻內容,從而提高信息傳播效果。
融媒體的發展,催生出了短視頻這一新型信息傳播方式,徹底改變了媒體傳播時空格局,與傳統以文字、圖片為主的信息傳播方式相比,短視頻傳播更快,凸顯出較強的個性,也使得信息傳播更加簡便。媒體在傳播信息內容時,借助短視頻方式可以豐富新聞內容,增強吸引力,使受眾積極參與到新聞傳播中,與媒體進行互動,這對增強媒體的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融媒體環境下,媒體必須充分了解、分析短視頻內容創作特點,結合自身新聞信息傳播需求,利用有效技術方法,使短視頻表現更加多元化,進而不斷提高短視頻制作質量,提高傳播效果。下面總結了幾點短視頻的特征。
以往視頻拍攝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專業設備,也需要專業人員,再配合專業場地才能實現。而隨著現代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智能移動設備的應用可以實現短視頻隨時隨地拍攝,人人都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將看見、聽見的內容記錄下來。由于短視頻拍攝簡單,容易學會,使受眾成為短視頻的創作者、制作者變成了現實。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傳播過程中,各個地區的融媒體中心充分利用短視頻,拍攝出大量的疫情防控小視頻,在社會廣泛傳播,幫助群眾增強疫情防控意識,獲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除此之外,人們運用智能移動設備觀看不同的短視頻,也豐富了自己的業余生活,為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短視頻一般時長在60秒左右,內容精簡、短小,更容易被受眾接受。短視頻主題較為集中,精練簡潔的方式,再配合移動客戶端,使得受眾觀看非常方便。比如,制作短視頻后,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分享,利用短小的視頻在朋友圈內進行大量轉發,這樣不僅提高了傳播效率,增強了傳播效果,也發揮了短視頻內容的價值,向受眾傳遞更多的信息。
短視頻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在形式、內容方面具有較多變化。在實際拍攝過程中,人們選擇相應的題材,既可以是預先準備的,也可以是即興拍攝的。題材豐富多樣,沒有固定拍攝模式和要求,而后根據短視頻拍攝的目的,分享、轉發到其他網絡平臺中,促使信息可以傳播、互動。
短視頻由于題材不同,使得其類型也較為多樣,如測評類、美食類、科普類、旅游類、傳統文化類等等。多類型的短視頻在傳播過程中,內容也會多種多樣,若想提高短視頻內容傳播效果,吸引更多的受眾,就必須保證短視頻內容的質量,堅持“內容為王”,從而使得受眾可以持續關注短視頻平臺。在傳播過程中,媒體需要充分了解受眾的需求,選擇適宜的短視頻類型,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內容類型定位,拍攝高質量的短視頻,以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1]。例如,知名網紅papi醬,其之所以能走紅于微博、抖音,主要就是因為原創視頻內容質量高,體現出非常明顯的獨特性。
與常規視頻相比,短視頻時長非常短,若想凸顯出個性化,只能從內容形式方面入手,不斷創新。因此,媒體在傳播新聞信息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創新短視頻表現形式,如結合短視頻內容添加對應的字幕,也可以改變剪輯方法,使得短視頻形式更加多樣,增強短視頻的吸引力。除此之外,也可以在短視頻內容中增加一些創意場景,豐富視頻內容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吸引受眾的關注。隨著短視頻內容形式的不斷創新、發展,有利于提升媒體傳播效果。例如,抖音短視頻平臺,借助該平臺可以選擇多張圖片進行動態展示,創新了信息傳播方式,同時配合相應的音樂,突出短視頻內容的獨特性,獲得更多受眾的關注。對于媒體而言,在應用短視頻傳播新聞信息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受眾需求的分析,以此為核心,更好地利用多樣化方式傳播短視頻內容,增強受眾對媒體的黏性。
首先,隨著現代社會的多元化發展,短視頻創作在日后將更加多樣化、優質化。因為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并且受眾需求也變得多元化,這為短視頻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媒體融合豐富了短視頻的表現形式,使得短視頻內容更加多樣,也正因此,使短視頻創作團隊綜合能力不斷提升。而傳統媒體在過往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將短視頻創作融入其中,可以進一步提升媒體傳播效果,促使媒體不斷發展。
其次,形式與模式不斷延伸。從目前社會發展看,短視頻自誕生之日起,在電商、社交、政務、廣告、電視節目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不同領域的不同需求,使得短視頻內容形式、傳播形式也在不斷延伸。政府部門、媒體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制作相應的短視頻,既可以是宣傳性的內容,也可以是告知性的內容,充分利用受眾碎片化時間,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此外,媒體也可以立足受眾的實際生活,選擇貼近百姓生活的素材,編輯拍攝視頻內容,滿足受眾隨時隨地觀看的需求,從而獲得更多受眾的喜愛。
最后,短視頻在日后創作過程中,將會應用更多的新技術,從而有效提高短視頻制作技術水平[2],比如,應用無人機拍攝短視頻,使得視頻拍攝視角更為廣闊,也能滿足受眾對內容質量的要求,保證短視頻傳播取得更好的效果。
媒體融合發展使得新聞信息傳播形式變得日漸多元化,促使傳統媒體傳播方式逐步向新媒體、網絡等方式轉變,致力于更好地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的傳播需求。縱觀我國近年來媒體行業發展趨勢,不難看出正在積極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有效融合,主要目的就是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的優勢,促使二者共同互補,實現共享、共建目標,相互促進、一同進步。在此背景下,各種短視頻平臺相繼興起,拓展了信息獲取渠道,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新聞信息傳播內容,創新了傳播形式,有利于吸引受眾,加強受眾與新聞傳播的互動,這對提升新聞傳播效果,提高新聞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將主要圍繞融媒體環境下短視頻創作和發展對策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媒體及短視頻創作者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由于短視頻時長較短,所以內容的呈現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就需要在短視頻制作過程中,結合具體的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拍攝方式將內容完整呈現出來,豐富短視頻表現方式。例如,在拍攝一些景色時,既可以運用慢鏡頭,也可以采用高速攝影等方法,使得短視頻內容更加飽滿,借助這種多變的拍攝手法,更好地提高短視頻傳播效果。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無論是用戶還是短視頻制作者,都對短視頻制作方式日漸熟悉,即便是普通受眾也可以運用智能手機隨手拍攝視頻。在此背景下,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短視頻制作多樣化。而智能手機不斷升級、更新,其中一些慢動作、延時攝影等功能,也使短視頻制作更加便捷,短視頻制作者利用智能手機,選擇一定的拍攝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短視頻傳播效果。尤其是延時攝影功能,能夠將較長的視頻內容,按照時間變化狀態縮短呈現出來,受到了短視頻制作者們的喜愛[3]。深入分析延時攝影不難發現,主要就是將拍攝的大量照片快速播放,將原本幾分鐘、幾小時、幾天的事物發展變化,縮短為幾秒,以連續性視頻方式播放。從其實際應用情況看,一般在拍攝天文現象、城市風光、自然風景、建筑制造等題材時會選擇延遲拍攝。比如,人們在電視畫面中常見的云朵快速流動、城市道路車水馬龍的景象,都是采用了延時攝影方法。相比之下,慢動作拍攝主要就是將一個連續動作放慢,這種拍攝方法可以更好地展現出事物的細節,獲得不一樣的視頻效果。
短視頻平臺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得到不斷發展,在諸多先進技術的作用下,可以更好地拓展短視頻畫面空間,進而有效提高短視頻內容質量。例如,前文提到的運用無人機進行航拍,由于獲得足夠的拍攝高度和空間,可以有效拓寬短視頻拍攝角度,滿足不同視角下的拍攝需求,從而提高短視頻拍攝水平。因此,短視頻拍攝過程中,應當結合內容和傳播需求,積極與其他技術融合,有效靈活地拓展短視頻拍攝空間,呈現出豐富的視頻內容,同時也借助這種空間增強短視頻畫面的美感,提高受眾的觀看體驗。
短視頻具有較強的交互性,因為在短視頻平臺中有轉發、點贊、評論等功能,與傳統信息傳播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人們在觀看短視頻的過程中,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與媒體和其他受眾進行互動,這一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受眾參與度,也很好地傳播了短視頻內容,充分滿足了人們的信息分享與傳播需求。比如,受眾非常喜歡的抖音短視頻,該平臺具有多種多樣的功能,只要用戶注冊便可隨即拍攝所見所聞,使得人人都成為了短視頻的創作者與傳播者,以及短視頻內容的重要消費者。在提高短視頻互動效果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用戶觀看需求,合理制作、創新短視頻內容。由于用戶在同一個短視頻中進行評論、互動,可以為短視頻創作者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靈感,有效創新短視頻內容。比如,抖音中“隔空同框”拍攝功能[4],用戶可以與不同時空的人一同拍攝,促使用戶之間的互動增強,也極大地豐富了短視頻內容,獲得了更多受眾的關注和喜愛。
現如今,移動短視頻傳播模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單向線性傳播模式不復存在,也沒有局限于官方網絡媒體導向性擴散傳播,短視頻的裂變式傳播模式日漸明顯。如同生物細胞一般,由一變二,由二變四,數量不斷增長。而短視頻在實際傳播過程中也表現出裂變趨勢,與其他傳統媒介相比,無論是傳播效果還是傳播速度,都具有較大的優勢。對此,媒體應當充分利用這種裂變式傳播模式的優勢,提高短視頻內容的傳播效果,使信息得以快速、廣泛傳播,以增強傳播效果、營銷效果,為媒體品牌營銷提供有力支持。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媒體在發展中科學利用這種“病毒式”裂變傳播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媒體信息傳播效果。為此,在短視頻制作者在拍攝、編輯時,需要積極創新思維,更好地滿足受眾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切實增強信息傳播效果。在創作過程中,必須保證短視頻亮點充足,特色明顯,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的關注,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這就需要結合具體內容的傳播需求,合理設計短視頻,從整體上把握短視頻的內容尺度,始終堅守媒體信息傳播底線,防止信息傳播過程中造成不良影響,影響受眾也降低自身的公信力。
隨著融媒體的不斷發展,大量的信息涌入人們的視野,媒體在創作短視頻時,為吸引受眾的關注,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應當從社會受眾關注的熱點、焦點話題出發,確保內容與時事熱點緊密銜接。為此,媒體人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關注社會時事熱點內容,關注百姓生活,不斷提高信息的敏感度,使短視頻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播。在實踐中,媒體人應當在發現熱點話題后,做出及時反應,圍繞相關內容制作出簡短的視頻,準確把握時事熱點的關鍵信息,增強視頻內容的吸引力[5]。此外,媒體機構也需要不斷加強對短視頻創作人才的培養,積極建立短視頻制作隊伍,為短視頻創作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隨著短視頻的不斷傳播和發展,對其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短視頻內容傳播過程中,應當不斷增強內容的專業性,用高質量的內容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從而獲得更多的稀缺資源,提高短視頻的內容質量,幫助用戶增長知識,進而更好地開闊視野。借助視頻呈現內容,可以促使受眾了解更為真實的新聞內容,從而感知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媒體應當結合新聞信息內容,以更為專業的方式方法,切實發揮出短視頻平臺的傳播功能,滿足受眾對高質量內容的需求。
短視頻的制作,不僅要注重拍攝鏡頭,完善敘事結構,同時也必須深入了解受眾的內心需求,進而發揮短視頻的傳播作用,幫助受眾實現信息訴求。短視頻“流量為王”已經成為過去式,現階段,更為注重滿足用戶的需求,只有保證短視頻內容符合受眾的需求,才能使得短視頻內容得以有效傳播。
通過本文對融媒體時代互動短視頻的發展與創作的研究不難發現,媒體需要立足融媒體時代,結合自身發展需求,靈活應用短視頻,提高新聞信息傳播效率,強化傳播效果,并在實踐中持續優化短視頻的內容創作及其傳播渠道,為受眾的學習、工作、生活增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