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俊平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定遠縣供電公司,安徽 定遠 233200)
對于電力系統來說,電網變電站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環節,變電站是利用專業設備來改變電壓,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升壓,也就是從低級電壓變成高級電壓;第二種情況是降壓,也就是從高級電壓變成低級電壓。而在電網日常運行中必須要積極巡視、操作以及維護變電站,但因為電網變電站運維容易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導致電網變電站運維往往有很多風險。因此,作為供電企業的電網維護部門,必須要充分了解電網變電站運維風險,而且不斷提升運維檢修整體水平,以保證電網更加安全穩定地運行。
在電網變電站運行中存在很多風險,因為影響因素的差異,能夠將電網運維風險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我國大部分電網設備都選擇在室外場地進行安裝,這就導致自然環境容易影響電網變電站運維,而且因為自然環境是非常不穩定的,通常會導致相當嚴重的自然風險,電網變電站運維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溫度因素。一般來說,氣溫變化容易影響電網變電站運行,比如:當冬天氣溫很低時,電網的部分線路就有可能由于受到低溫帶來的影響而發生改變,類似于充油導線就會存在油面偏低的情況,進而導致其不能正常運行。
第二,天氣因素。我國每個地區都不可避免受到一些惡劣天氣造成的侵襲,比如:酸雨以及雷電等,這些都必定影響電網表面,進而造成電網變電站運行有風險,其中就酸雨來講,容易對埋設在自然環境中的電氣設備造成影響,主要有接地電阻以及電網線路等,進而導致雨水滲入網線中,造成電路出現短路的情況,而雷電就很有可能造成火災發生,導致電網出現燒毀的情況。
在電網運維中變壓器操作也有不同程度的風險。在電網運行中變壓器可以確保電網是相對穩定的,然而若操作不合理,就容易出現運行問題,造成電網變電站運維風險存在。變壓器造成的風險通常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變壓器運行遠遠超過自身可以承載的負荷數,之所以這樣,其關鍵在于技術人員在切換空載變壓器過程中未精準估量電壓值,進而出現電壓過剩的情況,造成電壓器絕緣漆受到損壞而產生風險。
第二,變壓器操作很有可能出現空載電壓不穩定的情況,若操作人員直接忽視,就會導致輸出電壓存在問題,進而導致變壓器絕緣體受到嚴重的損害。因此,對于操作人員來說,必須要結合變壓器的基本原理,合理安裝、操作以及維護變壓器。
在電網變電站運維中母線倒閘操作也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電網變電中有兩條母線能夠在檢修中運用,而母線倒閘就是對母線實施隔離開關,此步驟如果操作不合理,就會導致風險增大。
母線倒閘導致的風險通常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在切換繼電保護過程中因為操作不合理而出現風險。
第二,未根據母線倒閘的基本要求來操作,而導致步驟缺乏出現電網風險,比如:沒有對母線負荷值進行檢測,進而造成倒閘出現超負等。
第三,在母線倒閘時未認真檢測有關設備,導致倒閘存在風險,比如:斷口電容以及電壓互感器等多種設備。
總之,在變電站維護中母線倒閘是主要工作,作為操作人員,必須要根據對應的步驟和策略來積極維護,以免存在倒閘差錯,降低電網變電站運維過程中產生的風險。
對于技術人員來說,在直流回路操作中若操作不合理,也容易造成電網變電站有運維風險。
第一,技術人員未根據直流回路的基本操作流程,而導致設備發生故障,導致電網存在不穩定風險。
第二,未迅速有效地處理直流回路的不正確操作而造成的風險,由于直流回路直接影響電網,若不能立刻解決問題,就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大,進而導致大范圍的電網變電站都受到影響,造成電網無法穩定運行。
供電企業必須要全面貫徹數據驅動業務的理念,建立完善的現代化管理系統,積極引進移動終端以及網絡技術等,做到可視化以及實時化管理控制現場作業,合理利用數據分析,為保證運維管理工作正常進行打下良好的數據基礎。就運維來講,利用數據分析,實施質量篩查和安全管理控制,使流程更加規范,更加安全。具體而言,借助變電系統裝置的不同類型傳感器設備以及裝置,將設備和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準確識別安全風險,合理分析實際運行狀態,為更好地實現安全運維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對于原來運維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合理利用風險數據,通過深入挖掘且全面分析數據,制定完善運維流程的措施,以大幅度提高運維管理效率。
結合現階段電網變電站運維工作具體情況,積極適應發展變化,建立相應的現代化設備運維管理系統。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輔助設備實現透明化管理和設備智能化。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將RFID 電子標簽正確安裝在變電設備上,以方便變電站運維人員可以正常開展工作[1]。借助PMS2.0 系統,可以自動生成變電站設備巡視工作措施,有關人員手里拿著移動終端設備,到現場認真巡視檢查。在具體操作中合理應用電子標簽技術,能夠做好設備巡視工作,及時將設備的問題詳細記錄下來,形成一條巡視軌跡,做好圖紙不相符糾錯管理工作,以動態的形式將運維管理數據充分反饋,使變電站運維管理可以得到保障。利用不同類型技術,科學評估變電設備風險,對運維工作人員進行預警,以確保運維工作是非常安全的。
對于電網變電站運維管理,要想做到全方位把控,建立相應的組織管理體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將每個層級的資源進行綜合,不管是決策層還是業務管理層和現場作業層,都必須要進行集約化管理,采取網絡技術手段,使運檢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完善。合理利用現場數據,進行智能研究和判斷,不斷提升電網智能感知程度,積極響應故障,科學管理控制設備實際運行狀態,實現變電運維管理檢修規范化,帶來更加可觀的效益。為了可以確保變電站運維正常進行,必須要合理制定安全運維管理制度,使運維工作符合有關規范要求。根據現場作業的實際安全防護需求,提供豐富的防護資源,確保做好變電站運維工作,而且保證運維人員的生命安全不會受到威脅。
自然環境是影響電網變電站運行的主要因素,很有可能導致安全問題出現,要求供電企業變電站運維管理部門可以合理制定完善的應對方案[2]。比如:安徽某供電企業變電站運維班組,制定應對突發天氣的相應的方案,對于暴雨天氣,在大雨停后積極開展有關的工作,其中包括變電站防汛以及設備巡視等,進而應對暴雨天氣,針對管轄區域內的80 座變電站,全面屏排查防汛隱患,進而確保電網正常運行。在變電站運維中借助24h 通信平臺,迅速將應急搶修信息進行上報,嚴格管理搶修器具以及備件,加強對防汛主要位置以及薄弱環節等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對于冷卻防潮裝置,還有主變風控回路等開展有關的工作,其中包括特巡檢查以及運維等,針對有問題的必須要迅速向管理者進行上報,制定有效的策略進行妥善處理。
第一,提高運維人員的驗電意識。對于電網變電站運維檢修工作來說,驗電工作是重要的基礎,可以防止電力突發下的檢修工作不能真正到位,能夠讓電流變電正常,防止出現電力倒流或者電線接地等問題。在找到電網出現故障后,必須要第一時間進行驗電。有些人員沒有較強的安全驗電意識,導致驗電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很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作為一名合格的運維人員,必須要具有較強的安全驗電意識,將安全防護落實到位。如果危險系數相當高,就必須要使用絕緣板完成驗電工作,防止出現重大的傷害。如果電壓值是零,而且絕緣板出現聲音,那么就表示驗電措施是有效的。
第二,加強運維人員的專業技能。電網變電站運行為中出現倒閘操作不當以及其他操作不當等問題,最為主要的原因是人員操作不符合有關規定要求,沒有根據操作程序,完成變電站運維工作,所以必須要實現規范化管理,使業務操作符合有關規范要求,合理分析且預防風險,使運維人員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3]。此外,必須要積極組織運維人員相互學習溝通,了解最新的技術,降低因為操作不當而導致的事故。對于變電站運維有關人員,必須要對其展開業務技能方面的專業培訓,做好隱患治理以及電網檢修等各項常規性工作,著重進行倒閘操作標準的培訓。
第三,安排運維人員完成平時的維修工作。電網變電站運維工作的高效進行,必須要定期進行科學維護以及保養,每年都要至少檢查一次。在平時運維管理中必須要對操作設備進行科學分類管理,合理制定完善的、全面的電網變電站運維方案,而且真正落實。例如,某個運維室,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定期召開安全生產例會,使運維人員具有較強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按照有關規范要求進行倒閘操作,對于業務水平不高的人員,也要開展專業培訓,進而防止出現習慣性違章的情況。此外,也要多次巡視維護變電站,加強科學化和標準化管理,嚴格監督,要求運維人員不能隨意巡視,應該認真巡視,而且針對一些高負荷變電站,必須要定期進行特訓,從本質上將安全事故徹底消除。
在進行電網變電站運維管理過程中,為了降低操作故障的出現,應該積極完善現行的運維管理制度,加強變電站運維管理。確定變電站運維人員工作關鍵點,要求變電站運維人員對隱患風險進行正確識別,運用有效的預防策略,減少變電站運維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風險[4]。此外,要結合經常見到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措施。比如:對于變電站運維,要想保證檢修工作順利進行,必須要將接地線正確地安裝在每個感應節點處,如果停電線路又一次啟動,那么靜電感應電壓就可以迅速將信號成功接收,確保運維檢修工作有序進行。但必須要引起重視的是,必須要由兩個及以上的人一起裝設接地線,將工作監督認真落實,防止絕緣體出現失效的情況,導致電源變電裝置受到嚴重的損壞。
要想確保電網穩定運行,必須要合理裝設接地線。其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在停電期間,不管是電流還是電壓,都是靜止的。然而在檢修工作結束后,電力就會迅速供應,經常出現突然來電的情況。工作人員為了可以讓變電器有緩沖的過程,必須要在每個感應節點位置正確安裝接地線,只要啟動停電線路,這時靜電感應電壓便將信號接收,以保證電力檢修工作順利開展。
第二,對接地線進行裝設時,必須要由兩個及以上的人一起完成。工作人員應該根據有關的操作標準,將導線的各個端口進行連接,在裝設接地線的識別器,必須要正負進行合并,做好接線工作。除此之外,在一個人的工作過程中,另一個人需要站在旁邊認真監督,防止絕緣體出現失效的情況,導致電源變電裝置受到損壞[5]。
總而言之,電網變電站運維風險的防范和檢修工作的認真落實,必須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措施。在具體實踐中,不斷引入先進的技術,提升巡視工作質量,對各項檢修人員進行規范,要求有關人員根據規定開展作業,確保運維是非常安全的,將存在的問題迅速有效地解決,以保證電網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經常發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