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全國統一部署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是出于什么考慮?
李邦華: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養老服務已經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內容。而在養老服務體系中,居家養老是我國傳統養老模式,也是絕大多數家庭和老年人的選擇意愿。據調查,我國空巢老年人占比目前已超過一半,部分大城市和農村地區,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過70%,大量老年人未與子女或其他家人共同居住生活,面臨著居家養老的許多生活不便或困難,甚至是安全風險隱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點關注高齡、失能、貧困、傷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難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黨中央對加強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作出了具體部署。黨的二十大提出“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要求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對不同老年人群體提供分類服務。《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明確提出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制度,并提出了到2025年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的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統一開展了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同時加強了城市社區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探索,積累了許多好的實踐做法和成熟經驗。《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總結了各地經驗做法,形成了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制度性安排,其目的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防風險,幫助特殊困難老年人在居家養老中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風險,加強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二是送溫暖,主動將黨和政府的養老政策和關心關愛送上門,支持家庭成員更好履行贍養、扶養義務。三是強服務,充分了解特殊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根據需求協助對接服務資源,做好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養老顧問和幫手。四是促和諧,通過動員社會、社區各類力量參與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將探訪關愛服務作為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內容,弘揚敬老孝老文化,促進社會和諧。
問:在滿足特殊困難老年人實際需求方面,《意見》作出了哪些部署安排?如何具體實施?
李邦華:探訪關愛服務在一些地方先行先試,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此次通過《意見》形成制度并在全國面上統一部署推進,是經過系統總結和整體安排的。
在實施步驟方面,首先是要各地結合實際確定探訪關愛服務對象和內容,不同地區老年人的居家養老服務特點和需求不一樣、存在的突出困難也不一樣,需要在總體部署下因地制宜建立制度。第二步是要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既要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數量,也要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精準到村(居)、到戶、到人,確保找到人、找準人。民政部門已經依托“金民工程”建立了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等,將逐步把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礎信息和關愛服務需求匯集形成基礎數據庫,為關愛服務提供數據支撐。第三步是根據老年人意愿,結合老年人服務需求開展服務,上門入戶探訪必須要征得老年人同意,以個人自愿為前提。
在實施主體方面,探訪關愛服務要條塊結合、重在基層。民政部門要發揮牽頭職責,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要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在鄉鎮(街道)開展,落實到村(居)社區,既要發揮基層政府和群眾性自治組織的牽頭組織作用,也要廣泛動員各類力量參與。“十四五”期間,全國將推進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這些中心將進一步打造成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工作平臺和樞紐。
在實施方式方面,探訪關愛服務主要靠人定期上門入戶、電話視頻等方式開展,是人對人的服務,屬于“人訪”范疇。但《意見》也提出,要積極拓展“互聯網+養老”在探訪關愛中的場景應用,鼓勵相關企業開發面向老年人各種活動場景的監測提醒功能。目前,一些地區正在探索通過老年人家庭用電、用水等情況的數據監測,來及時發現老年人居家養老中的風險并及時預警處置。這些都屬于“技訪”范疇。
總之,探訪關愛服務作為一項全國推行的新養老服務項目,《意見》雖然作出了整體安排和一些具體規定,但更多的實施工作需要結合各地實際,因地制宜推進。相信隨著服務的廣泛開展,不斷積累經驗,一定會更加規范、更加細致、更加貼心。
問:探訪關愛服務是養老服務的重要內容,這項工作涉及面廣,請問在加強組織領導,擴大社會參與面方面有哪些考慮?下一步將如何推動落實?
李邦華:《意見》明確提出,面向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探訪關愛服務是養老服務的重要內容,是支持家庭養老,幫助解決居家養老困難,預防和減少老年人居家養老安全風險,強化養老服務兜底線、保基本功能的重要工作。
建立健全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制度,首先要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指導思想。《意見》為此明確了組織領導機制,突出和加強了黨對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工作的全面領導,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把探訪關愛工作納入了平安中國建設重要任務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服務工作重要內容。其次,《意見》構建了各部門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意見》明確了各級民政部門和教育、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衛生健康(老齡)、殘聯等各部門的職責任務,推動形成部門合力,共同做好探訪關愛服務工作,確保將《意見》部署的重點任務落到實處。各級民政部門將積極推動各地黨委和政府將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工作納入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任務,納入國家和地方基本養老服務清單范圍。第三,《意見》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特殊困難老年人。部署各地主動向特殊困難老年人及其子女、親屬宣傳相關政策,并積極宣傳先進典型,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幫助特殊困難老年人的良好輿論環境。
按照《意見》部署,到2023年底前,全國基本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機制;到2024年底,探訪關愛服務普遍有效開展;到2025年底,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失能老年人能夠得到有效幫扶,探訪關愛服務機制更加健全。下一步,民政部將督促指導各省級民政部門結合實際,加緊出臺地方貫徹落實意見,建立完善符合當地老年人需求的探訪關愛服務機制。同時,民政部正在加緊制定探訪關愛服務行業標準,加快完善“金民工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進一步建立完善全國特殊困難老年人基礎數據庫,促進服務供需有效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