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陰區區委書記到淮州中學調研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以“雙減”示范區創建為契機,全面推行“5+2”課后服務,規范學科類培訓機構運行,有效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三級聯創”工作案例入選江蘇省首批“雙減”工作典型案例,全市7所學校案例在省、市級推廣。
在教育振興中積蓄“雙減”活水。淮陰區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創建,構建“4+4”項目實施體系;深化集團辦學,構建“1+X”工作機制,41所學校與省內外學校共建發展;出臺“1+23”“雙減”文件、“十大領航”工程與“三年行動”計劃文件等,奏響發展“協奏曲”;定期開展“雙減”特色項目和案例評選。
在提質增效中增強“雙減”效能。全區實施“三名”工程,健全四級骨干教師梯隊培養機制,形成院地合作、通淮合作、寧淮合作體系培育師資,提升教師“軟實力”,全面為“雙減”夯實人才基礎;開展教育集團課堂開放日活動和“三課一品”錄播課展評,提升課堂“新質效”;印發《作業規范化要求》,堅持作業總量嚴控等8個原則,明確各科作業種類、完成要求及批改規范,提升作業“精準度”。
在融合發展中延伸“雙減”內涵。確立“一體兩翼、均衡推進”教育總體布局,全區確立17個“雙減”試點校,提供“雙減”原動力;落實課后服務“1+1”模式,實施體藝“2+1”計劃,完善“項目超市”,打造“一校一品”服務項目品牌,促進學生五育全面發展;構建“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巧用“加法”促進家校社協同發展;積極推廣青少年“心靈護航”行動,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開展主題宣講“校校行”活動;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牽頭相關部門聯合監查,檢查覆蓋率、機構壓減率100%。

全市“雙減”工作現場會在淮陰小學舉辦

區委、區政府領導研究“雙減”工作

淮陰區人民政府與中國教育科學院成功簽署共建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