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悅、王蓉、彭煜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的根本要求。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十四五”綜合發展規劃中指出“在建設航天強國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偉大實踐中,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切實貫徹體系化、智能化、歸核化、產業化、國際化、現代化發展要求,加快鑄就世界一流宇航公司,有力支撐航天強國建設和世界一流軍隊建設。”戰略決定組織,組織決定人才,培訓作為人才隊伍賦能提升的重要抓手,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持續發展的基本手段。企業培訓的時效性、適應性、超前性都要求培訓工作必須快速響應并具有較高的層次和質量,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99年制定的ISO 10015教育培訓指南在這方面提供了工作標準。
ISO 10015標準著眼于培訓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有效提升,它在引言中提出,組織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為了改進產品質量,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其中人員能力改進的一部分需求會轉化為培訓需求,為了滿足這種需求,組織中的人員應當參加相應的培訓。簡而言之,培訓可以提升人員能力,進而提升組織的競爭力。ISO 10015教育培訓指南的作用就是規范培訓運營的全過程,通過規范化監視、及時動態的調整培訓運營方式過程,使培訓運營管理更規范化。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培訓中心于2012年率先在航天系統乃至軍工行業內通過ISO 10015國際培訓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中心在運營實踐中重點突出領導人員“黨性教育+領導力”一體化能力提升、“專業化+實戰化”復合型科技人才培養、推動“內訓+外訓”雙輪驅動發展等,強化教育培訓融入主業,使組織的核心競爭力—人力資源得到整體提升。經過多年實踐,中心在培訓的專業化、規范化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提升培訓的針對性有了一定的認識。推動培訓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把握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對此,中心從問題切入,總結歸納了企業培訓高質量發展的難題,針對難題采取了“系統設計,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的策略,在不斷探索培訓的實效性中,提出“四步法”推動中心培訓運營高質量發展。
ISO 10015標準是培訓行業唯一的國際標準,在歐美等國家受到重視和廣泛應用,反映了發達國家多年來在培訓領域積淀的國際水平。長征培訓中心基于ISO 10015標準,結合目前中心培訓運營的特點,概括打造高質量發展培訓運營模式的重點和難點(見表1)。

表1 提升長征培訓中心培訓運營質量的難題匯總表
長征培訓中心在ISO 10015國際標準的框架內,首先著手建設培訓管理模型,分析了培訓5個階段的重點,按照中心組織機構設置和處室的職能分工,進行權責劃分。然后進一步細化各個階段的目標、要求和工作規范,組織編寫《長征培訓中心培訓全流程工作手冊》,以指導員工具體工作。通過分階段逐步深入、細化,將國際標準貫穿于中心培訓管理工作的20余個關鍵環節,對培訓流程進行梳理完善,統一、規范了6個控制程序及10余個模板工具,建立了以《長征培訓中心培訓管理手冊》《長征培訓中心培訓控制程序》和培訓過程記錄為內容的體系文件,業務流程(見圖1)、工作表單及中心培訓證書管理、歸檔管理和“三庫一證”等配套的培訓制度,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培訓管理體系。

圖1 長征培訓中心培訓流程圖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運行,內容涵蓋培訓需求與計劃管控、項目策劃與實施、培訓電子及紙質檔案管理、培訓項目管理和培訓教育統籌經費管控等方面,全面指導并支撐中心培訓工作的整體運營。結合實際不斷深入探討培訓管理體系的合理化和高效化,有效提升了培訓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和培訓質量,保證了培訓效果。
通過對標準的不斷深入學習,中心發現培訓需求的分析是培訓各個階段中的第一步,也是后面各個步驟能夠有效完成的基礎,國際標準十分重視培訓需求分析工作,要求針對實際情況,采取不同類型的需求分析方法,務必使培訓的策劃和實施能夠滿足培訓受眾的真正需求。
培訓需求的準確性是影響培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的關鍵因素,中心主要從戰略、組織(業務)、崗位(人員)3個層面把握培訓需求。其中戰略層面的培訓需求主要采取分析頂層文件、解析領導重要講話的方式獲取,組織(業務)、崗位(人員)層面的培訓需求主要采取書面調研、業務訪談的方式從院屬單位人力資源部門、院本級有關部門獲取。
調研采用座談、文件解讀、問卷調研等相結合的方式,力求調研結果全面、客觀、準確。通過調研,收集各單位(部門)、有關型號培訓需求信息,聽取對院重點培訓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各單位(部門)、型號在開展年度重點培訓項目中需要院提供支撐和服務的工作。
通過需求分析,獲取國家形勢任務要求和院戰略發展對各類人才隊伍素質能力及發展要求,進而分析人才隊伍素質能力提升對培訓工作的要求和培訓項目的需求,由此提出研究院培訓項目及培訓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ISO 10015標準指出過程監視是有效提升培訓過程質量的有利工具,可以通過有效的培訓監視幫助培訓實施過程的管理有效。中心通過“一本計劃”管控監視整體培訓情況。在系統實施年度培訓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研究院發展戰略、形勢任務、人力資源發展要求,對標院黨政一號文件要求,以年度工作要點為基礎,統籌全部工作,劃分工作模塊,平衡工作節奏,分配工作資源,編制內容、周期和分工等要素齊備、形成統一的年度培訓工作分解計劃,細化輸出中心“一本計劃”。根據崗位類別、任職時間等要素的不同,對各類培訓對象、培訓項目進行細分,確保培訓計劃的針對性、系統性。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以“一本計劃”為基準,開展月度預警和季度檢查,采取實際行動解決計劃管理中的問題,開展重點工作完成情況評估和未完成計劃原因分析,調整對策規避風險,推動計劃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中心對每個培訓班都要實施培訓過程的監視和改進。在培訓項目實施中以ISO 10015培訓質量管理體系為指引,嚴格執行《研究院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和《長征培訓中心檔案管理實施細則》,加大對培訓項目過程監控,嚴格執行《培訓業務方案審批表》《培訓計劃調整申報表》《培訓業務完成表》和《培訓班預算使用明細》,進行培訓過程的有效監視,第一時間發現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糾正,有效保證了培訓質量,使培訓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中心對每個培訓班都要實施培訓過程的監視和改進。在培訓項目實施中以ISO 10015培訓質量管理體系為指引,嚴格執行《研究院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和《長征培訓中心檔案管理實施細則》,加大對培訓項目過程監控,嚴格執行《培訓業務方案審批表》《培訓計劃調整申報表》《培訓業務完成表》和《培訓班預算使用明細》,進行培訓過程的有效監視,第一時間發現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糾正,有效保證了培訓質量,使培訓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培訓項目效果評估工作以評價培訓目標的實現為目的,檢測學員的學習效果,為培訓質量的持續改進、確認培訓與開發需求提供依據。培訓評估是整個培訓運營的重點與難點,目前企業常采用柯氏評估方式進行培訓效果的評價與分析,主要集中在培訓后的評估。而企業培訓的質量應該是過程的管理與控制,從培訓需求調研分析到培訓項目策劃、培訓實施以及培訓評估是一個循環重復的過程,只有進行多次的分析、設計和評估即設計一個環節評估一個環節,如發現有偏差就再設計再評估,直到百分百滿足需求才可能達到預期的培訓質量效果。為此,長征培訓中心以制度為牽引,建立培訓項目方案審查機制,進行培訓全方位評估,切實了解到培訓策劃、實施等環節中的問題與效果有效提升培訓質量。包括:培訓需求分析的評估、培訓項目策劃的評估、培訓課程和師資的評估,培訓支持的評估及培訓結束后的評估(問卷、考試、績效測評等)。培訓效果評估中針對講師的課程效果評價錄入師資庫,作為講師選拔、使用的依據。課程效果評價視情況反饋給講師,幫助講師了解學員對培訓內容的總體掌握情況及意見,促進講師提高授課水平,改進授課質量等。
全流程全方位的培訓評估,為培訓項目的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是提升企業培訓質量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