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左子揚
2022年6月初,騰訊天美電競·青藍數字體驗營結束了為期一個半月的線上課程,有著電競行業不同從業經歷的講師們,為近千名學生帶來了八堂別開生面的電競課。對于這些有志于投身電競行業的學生們而言,天美電競·青藍數字體驗營無疑成為了一面認識電競的鏡子。
體驗營結束后,筆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學生,就讀于白云工商技師學院的楊穎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名大四在讀學生,他所學的專業是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過去一年的時間里,他曾先后在直播平臺和賽事制作公司有過實習經歷。盡管參與了幾次線下賽事的執行工作,但他卻始終認為,自己對電競行業缺少系統性的認知。
而體驗營的第一課,就是由楊雷迪老師帶來的《電競全產業解讀》。在這堂課上,她先是通過講解游戲、電子游戲和電競的起源,來幫助區分三種不同的概念,隨后又簡單介紹了中國電競的發展史、產業圖譜、商業模式、發展趨勢以及現有的崗位種類。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和耐心地講解,讓包括楊穎在內的不少學生受益匪淺。

楊雷迪
中國農業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如果說體驗營讓楊穎對電競有了更宏觀的了解,那么對于才邁入大學校園不久的曾智以及他的同班同學們來說,體驗營則幫他們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就讀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游戲藝術設計專業的他們,無論是所學的課程還是未來的就業方向都和電競沒有太多的相關性。出于對電競和游戲的熱愛,曾智幾乎每天都會利用課余時間觀看電競賽事。在看比賽的過程中,他時常會驚嘆于導播對鏡頭的掌控以及對畫面語言的運用,但站在普通玩家和觀眾的視角,他卻很難深入了解到賽事背后的邏輯以及導播、OB(游戲觀察者)、解說等工作的具體操作流程。
作為天美電競(深圳)制作中心的游戲導演,王鵬飛通過發生在導播間的真實案例,幫助大家了解OB 的流程、分工以及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和素養。盡管曾智的學長學姐們大多在畢業后選擇了與游戲制作相關的工作崗位,但在聽過王鵬飛老師的課后,他卻絲毫不掩飾自己對于OB崗位的向往以及未來投身電競行業的想法。


在所有的課程結束后,天美電競·青藍數字體驗營還為學生們提供了結業設計競賽的機會,表現優異的小組可以獲得天美電競(深圳)制作中心的面試機會,更深入的了解電競行業的崗位分工以及賽事的整個制作流程。
從拿到競賽考題,到提交方案,留給每個小組只有不到五天的時間。這些尚未走出校園的學生們,需要在規定時間內確定賽事的背景、主題、賽程賽制、規則、獎金、人力以及賽事的流程、宣發和活動亮點,并最終完成一份超過40 頁的PPT 文稿,向參與打分的評委們展示他們的設計。在曾智的小組內,他負責協調統籌、查漏補缺以及最終的展示環節,另外三名同學分別負責賽事定位、圖表制作、獎金人力分配。

王鵬飛
2015年進入電競行業
在所有參與結業設計競賽的小組中,楊穎所在小組的展示給筆者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過往參與賽事執行的實習經歷,使得楊穎對“大灣區城市挑戰賽”的命題有著更為實際的策劃想法。“因為之前做過線下活動,所以我清楚線下活動首先要和當地的文化局報批。其次因為比賽涉及到線下環節,那么疫情防控同樣是要照顧到的。”
盡管過去的經驗給了楊穎小組在設計結業競賽時的思路,但過去一個半月體驗營的課程卻讓他開始更加關注賽事的每個細節。在分配賽事執行的人力時,他想到了體驗營老師曾提到過直轉播過程中必須要有安全播控的保障,于是他在展示環節中特別提到了直播和現場控臺工作人員必須要配備Redlink 延時器,避免直轉播過程中出現的畫面錯誤。
“雖然馬上就要畢業了,但如果未來還有類似的課程,我們一定還會來參與的。”楊穎在采訪最后的話,代表了許多和他一樣深度參與體驗營的學生們。如果說過去的他們還只是站在電競門外試圖向內觀望的孩童,那么在經過體驗營的這面鏡子的映射后,如今的他們已經能夠找準目標,并為之不懈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