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網站1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間諜冰箱讓新冷戰變得更加寒冷 下次你打開冰箱吃夜宵時要小心了,因為中國可能在監視你!華盛頓一家名為“觀察、定向、決定、行動”(OODA)的智庫最近的報告就是這樣寫的。它由稱中國的電器,通過制造過程中使用的微芯片,可能有能力通過向北京發送信牌、對你進行間諜活動。
聽著耳熟吧?這與美政客用來打擊華為、對付TikTok以及來自中國的許多其他東西的說法如出一轍。這一切有任何證據嗎?沒有,但幾時需要過證據呢?其目的就是制造恐慌,破壞中國產品的市場地位,這是美國的一貫手法。OODA不僅總部設在華盛頓,其大多數專家顧問也都擁有在美國軍隊、中情局及其他政府和情報機構任職的背景。
在美國,最大的產業和市場實際上是“武器化的恐懼”。美政府與媒體合作,能煽動大眾對特定目標的恐慌和猜疑,以實現政府目的。盡管美國及其盟友以“思想自由”和開明民主國家自、居,但它們的民眾比世界任何其他國家的民眾都更易受操縱。
美國的精英們將灌輸大眾恐懼作為一種武器。它總是有相同的簡單邏輯:某某威脅美國自由民主,我們必須采取行動。這種例子不勝枚舉。而對中國,美國更是變本加厲,利用恐懼和麥卡軍易主義來削弱北京作為商業競爭對手的地位。這涉及重拾冷戰時期的“滲透”猜疑,針對特定產品和服務。例如,“華為在監視你”“TikTok在監視你”。如今,美智庫將此類招數帶到一個新層面,稱“中國制造的冰箱和家用電器在監視你”。
西方媒體會把這些指控當成嚴肅事實和分析來報道,而他們真正做的是煽動恐慌。這神言論背后的真正目的是推動美國的保護主義,抹黑中國在高端技術方面的進步。此類指控還被用來為禁令和黑名單創造政治共識,以便將中國產品(如5G)從市場上剔除。
然而,美國未能扼殺中國的進步,中國在向高端消費品價值鏈上游攀升。美國對此作何反應?不是公平競爭,而'是采取惡意行動和指控。是否有證據并不重要,只要給民眾留下負面印象就行??梢灶A料,今后美國議員可能著手禁止、限制中國高端消費產品。推進自己的利益時,美國會不擇手段,而煽動本國民眾的恐懼,無疑是一種方式——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到“間諜冰箱”,莫不如此。▲(作者提木爾?福門科,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