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海燕 王佳瑩 劉新英 王 清 刁慧杰*
(1.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眼二科,黑龍江 牡丹江,157011;2.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眼一科,黑龍江 牡丹江,157011)
葡萄膜炎是眼科常見病,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分析與感染或遺傳因素有關,也可能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有關[1]。葡萄膜炎最普遍發生的并發癥之一為白內障,并發白內障后患者的視力會受到較大影響,甚至可導致患者失明。目前,手術是改善患者視力的唯一方案[2]。但是葡萄膜炎的特點是病情易反復,瞳孔膜易出現閉合,虹膜易出現粘連,增加了手術治療的難度,且術后常會并發嚴重的前房炎癥,對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效果以及遠期療效造成不利影響[3-4]。作為眼科常用的一種長效糖皮質激素,曲安奈德具有較好的抗感染效果,且此藥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均已得到了普遍的認可[5-6]。有研究提出在術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能夠有效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并降低復發風險[7]?;诖耍狙芯侩S機選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葡萄膜炎并發白內障患者94 例,并對其開展分組研究,旨在進一步分析對于此癥患者在術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臨床效果。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葡萄膜炎并發白內障患者94 例(共102 眼)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7 例。其中對照組50 眼,術中未注射曲安奈德,研究組52 眼,術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對照組患者年齡44~67 歲,平均年齡(55.64±5.27)歲;男25 例,女22 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5±0.38)年;慢性前葡萄膜炎30眼,中間葡萄膜炎20 眼;視力(0.26±0.03)。研究組患者年齡45~69 歲,平均年齡(56.12±5.33)歲;男27 例,女20 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2.44±0.34)年;慢性前葡萄膜炎35眼,中間葡萄膜炎17 眼;視力(0.26±0.0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過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和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患者臨床資料齊全,均擇期進行白內障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②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均無使用禁忌證且無手術禁忌證;③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對葡萄膜炎并發白內障的相關診斷標準[8]。
排除標準:①拒絕接受手術治療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是其他原因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無法正常交流者;③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者;④合并患有其他眼部病變者以及處于葡萄膜炎活動期者;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者。
所有研究對象均由同一組醫療團隊進行治療,手術方案:超聲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于術前3 d 開始每日使用抗感染類滴眼液進行滴眼,本研究所用藥物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生產企業:參天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38,規格:5 mL∶15 mg]滴眼,4 次/d,1~2 滴/次;在顳上方透明角膜行一切口并在前房注射粘彈劑,利用粘彈劑將虹膜粘連處進行分離,先行連續環形撕囊,然后再行水分離,利用超聲乳化晶狀體核將皮質及晶狀體吸出,最后將后房型人工晶狀體(生產企業:美國 ALCON)植入囊袋。對照組患者術中不注射曲安奈德,研究組于手術結束前在前房內注射2 mg 曲安奈德(生產企業: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604,規格:1 mL∶40 mg)。
①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第1 天、第7 天以及第30 天時視力恢復情況。最佳矯正視力恢復分為>0.5、0.2~0.5 和<0.2三個等級,以>0.5 為有效,視力恢復有效率= 有效例數/總眼數×100%。②測量并對比手術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眼壓。分別于手術前及手術后第1 天、第7 天以及第30 天對患者眼壓進行測量,所使設備為非接觸眼壓計,每次均測量3 次并取平均值。③對比術后第7 天兩組患者的角膜內皮計數以及前房炎癥反應情況。角膜內皮計數利用Topcon SBP 檢測,前房炎癥反應利用裂隙燈檢測。無前房閃輝或是僅有輕微前房閃輝為Ⅰ級;中度前房閃輝并且虹膜和晶狀體細節均可明確分辨為Ⅱ級;前房閃輝較為明顯并且虹膜和晶狀體細節無法明確辨認為Ⅲ級;重度前房閃輝并且伴有大量的纖維滲出物,房水呈凝固狀為Ⅳ級[9]。④對比兩組患者房水相關指標。分別于手術開始時以及術后第7 天經前房穿刺并抽取房水200μL 對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進行檢測。S0D 和MDA 試劑盒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嚴格按照試劑盒中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TNF-α 試劑盒由上海恒遠生化試劑有限公司提供,利用ELISA 檢測法進行檢測。⑤術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為期12 個月的隨訪,對比兩組患者此時間段內的復發率。
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P<0.05 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后第1 天和第7 天時兩組患者最佳矯正視力恢復>0.5 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0 天研究組患者最佳矯正視力恢復>0.5 占比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情況比較 [n(%)]
手術前以及手術后第1 天、第7 天、第30 天兩組患者眼壓檢測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前后眼壓比較 (±s,mm Hg)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前后眼壓比較 (±s,mm Hg)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與同組術后第1 天比較,*P<0.05;與同組術后第7 天比較,#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眼數手術前術后第1 天 術后第7 天 術后第30 天研究組 52 16.53±1.65 18.38±1.41△ 17.87±1.58 16.48±1.54*#對照組 50 16.47±1.54 15.82±1.49△17.56±1.65△* 16.70±1.62*#t 0.1890.4870.9690.703 P 0.8490.6270.3340.483
術后第7 天兩組患者角膜內皮計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7 天研究組患者的前房炎癥反應分級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術后第7 天兩組患者的角膜內皮計數以及前房炎癥反應情況比較(±s,個/mm2)

表3 術后第7 天兩組患者的角膜內皮計數以及前房炎癥反應情況比較(±s,個/mm2)
組別眼數角膜內皮計數前房炎癥反應(眼)Ⅰ級Ⅱ級Ⅲ級Ⅳ級研究組522813.84±158.92341800對照組502792.33±169.851913108 χ20.66015.875 P 0.510<0.001
術前兩組患者SOD、MDA 以及TNF-α 檢測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7 天,研究組患者SOD水平較術前明顯升高,MDA 及TNF-α 水平較術前明顯下降(P<0.05);術后第7 天,對照組患者SOD 及TNF-α 水平較術前明顯下降,MDA 水平較術前明顯上升(P<0.05);術后第7 天,研究組患者SOD 水平比對照組高,MDA 及TNF-α 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房水相關指標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房水相關指標比較 (±s)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
組別眼數SOD(U/L)MDA(nmol/L)TNF-α(ng/L)手術前術后第7 天手術前術后第7 天手術前術后第7 天研究組5233.75±4.5445.21±5.86△28.64±3.8822.53±3.57△18.15±3.8613.18±3.04△對照組5033.62±4.4931.73±3.57△27.98±4.2130.76±4.12△18.04±4.1216.57±2.61△t 0.97214.0240.82310.7940.1396.031 P 0.333<0.0010.412<0.0010.889<0.001
研究組患者復發率為5.7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復發率比較 [n(%)]
葡萄膜炎并發白內障可對患者的視力造成嚴重影響,目前,白內障摘除并植入人工晶體是治療此病最常用的方案之一[10]。但是與普通白內障患者的不同之處在于,葡萄膜炎并白內障患者由于炎癥反復發作引發虹膜發生粘連,使得手術的難度明顯增加,在術后患者也多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前房炎癥反應,不利于術后患者視力恢復,且對遠期療效也可能產生不利影響[11]。關于葡萄膜炎并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前房炎癥反應的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分析與葡萄膜炎癥具有密切關聯[12]。以往為了解決此問題,通常會在術后通過結膜下注射激素類藥物以減輕或緩解炎癥,但此方法的不足之處在于需要反復注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心理負擔,而且也增加了醫源性損傷或是其他并發癥的發生風險,目前此方案已經逐漸被淘汰[13]。葡萄膜炎是一種非特異性炎癥,糖皮質激素對此癥治療效果確切,因此在手術結束時于前房注射長效糖皮質激素用于改善前房炎癥反應的治療方案在臨床上得到了應用[14]。曲安奈德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其優點在于藥效持續時間較長,本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則采取了手術結束時在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方案,結果顯示該組患者的短期療效得到了顯著提升。研究中我們還分別于手術前、手術后第1 天、第7 天和第30 天對兩組患者的眼壓分別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各時間節點的測量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在術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不會增加患者眼壓上升的風險[15]。術后第7 天對兩組患者角膜內皮計數以及前房炎癥反應情況進行了統計和比較,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者前房炎癥反應明顯比對照組患者輕,提示了此治療方案能夠減輕患者前房炎癥反應,還可對毛細血管起到擴張作用,可維持血及房水屏障的穩定性,并可使纖維物質的滲出量減少[16]。為了進一步明確此治療方案的療效機制,對所有研究對象手術前以及手術后的房水相關進行了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手術后第7 天研究組患者房水中SOD 水平較手術前明顯上升,且檢測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MAD 和TNF-α 水平較手術前顯著下降,且檢測結果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SOD 是一種抗氧化物質,對氧自由基具有較好的拮抗作用,若SOD 水平出現下降趨勢時則提示機體的氧化應激水平上升[17]。MAD 在氧化應激反應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細胞毒性作用較強,若MAD 水平上升時則提示了氧化應激較為嚴重[18]。TNF-α 是一種經典的促炎癥因子,該物質在急慢性炎癥的發生及發展過程中均起到了關鍵作用[19]。上述指標的變化提示了通過術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眼內炎癥以及氧化應激反應[20]。葡萄膜炎具有較高的復發風險,本研究對所有研究對象還進行了長達12 個月的術后隨訪,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復發率更低(P<0.05),這也提示了此治療方案的遠期療效也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曲安奈德治療葡萄膜炎并發白內障近期及遠期療效均較為理想,可顯著提升患者視力水平,減輕炎癥反應、提高抗氧化能力,具有較高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