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璘瑞,張學兵△,吳利平,楊 陳
(1.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日間外科/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兒童發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兒童發育重大疾病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兒科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014;2.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護理部,重慶 400014)
日間手術是一種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率的醫療服務模式,患者可在1 d內完成入院、手術和出院,這能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1]。盡管日間手術在各方面有嚴格的準入標準[2],但患者術后不到24 h就出院,脫離專業的醫療照護,可能會使其面臨無法預料及不易自行處理的問題。研究顯示,日間手術由于術后住院觀察時間較短,導致術后護理工作不能有效落實,患者缺乏一定的照護知識,使得術后并發癥及負性情緒發生[3]。日間手術患兒家長作為患兒出院后的主要照護者,其出院準備度情況關系到患兒的居家康復效果。本研究對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進行調查,為以后制訂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提供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調查對象 本研究調查了2021年9-11月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選擇日間手術的患兒及家長。根據Kendall的樣本量估計法[4],樣本含量取變量數的5~10倍,考慮10%的無效問卷,本研究所需樣本量為160~319例。納入標準:診斷明確,符合日間手術準入標準;接受日間手術治療;患者年齡在1~18歲;患兒家長溝通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標準:術后需轉專科住院治療者,近期經歷過嚴重應激事件。本研究已通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倫理審查:(2020)年論審(研)第(130)號。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1)一般資料問卷:患兒及家長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設計,主要內容包括家長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有無其他共同照顧者等,患兒的性別、年齡、診斷、嵌頓史、日間手術史、有無基礎疾病等基本信息。(2)出院準備度量表:該量表由WEISS等[5]編制,后由CHEN等[6]翻譯而成,該量表在臨床應用廣泛,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該量表第1條目為是非題故不計分,其余計分條目29個,由家長個人狀態(7個條目)、患兒個人狀態(6個條目)、知識狀態(9個條目)、應對能力(3 個條目)、預期性支持(4個條目),5個維度組成。該量表計分條目評分0~10分,總分為0~290分,總分越高則出院準備度越高。
1.2.2調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法,在患兒出院前0.5 h由研究者向符合納入標準的患兒家長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前征得家長同意并解釋研究目的及各條目意義,完成問卷時間約5~10 min,填完當場收回。本研究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300份,有效率100%。

2.1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情況 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總分為(234.59±31.09)分,出院準備度標準化得分為(8.09±1.07)分。條目1為是非題,297名(99.00%)家長認為自己和患兒都已經做好了出院準備;2名(0.67%)家長認為患兒已經做好了出院準備,而自己還未做好準備;1名(0.33%)家長認為自己和患兒均未做好出院準備。由表1可見各維度得分及標準化得分,排序情況由高到低。根據該量表各條目總分10分,得分<7分表示準備不足,≥7分表示準備良好。由表2可見,87.00%的家長出院準備度總分標準化得分≥7分,準備良好。13.00%的家長準備不足。表3描述的是出院準備度29項條目中得分前5項及后5項的得分情況,其中得分較高的條目為21、8a、19、22、7a,得分較低的條目為6a、3b、17、3a、4b。

表1 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總分及各維度 情況(n=300)

表2 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水平分布情況 [n=300,n(%)]

續表2 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水平分布情況 [n=300,n(%)]

表3 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條目得分前5與后5情況(n=300)
2.2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影響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影響出院準備度的影響因素為患兒的診斷、患兒有無基礎疾病、腹股溝疝患兒有無嵌頓史、家長的性別(P<0.05),而患兒的性別、年齡、日間手術史,家長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共同照顧患兒人數等對患者的出院準備度影響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單因素分析

續表4 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單因素分析
以出院準備度總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4個變量為自變量(患兒的診斷、患兒有無基礎疾病、腹股溝疝患兒有無嵌頓史、家長的性別)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患兒有無基礎疾病、腹股溝疝患兒有無嵌頓史是影響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總分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5。

表5 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3.1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評分居于中上水平 本研究中,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總分(234.59±31.09)分,標準化得分為(8.09±1.07)分,居于中上水平,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7]。分析原因,首先,這可能與對日間手術的認識得到了提升有關。從20世紀80年代,日間手術憑借其短平快的優勢在西方國家迅猛發展。在我國,北京、上海、武漢等地率先開展日間手術服務,并陸續發展至全國[8]。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發文,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日間手術的發展[9]。隨著日間手術的推廣,使得越來越多的患者認識到日間手術的高效與安全,提高了對日間手術模式的信心。其次,是基于對疾病的認識提高。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患者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疾病相關知識[10]。加之入院后再次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也可提升他們出院后的信心。雖然87.00%的家長出院準備度得分良好,但仍有13.00%的家長認為準備不足。這提示醫護人員在出院前應充分評估家長的出院準備度狀態,對于準備不足的家長及時給予關注,主動了解他們心中的擔憂并對問題進行講解。醫護人員也應探索日間手術模式下多途徑、多時段的健康教育模式,讓家長們在有限的住院時間里獲得有效的出院指導,以提升他們居家照護的信心。
3.2出院準備度影響因素 患兒有無基礎疾病對評分存在顯著的影響(P<0.05)。這些基礎疾病狀態穩定的患兒雖通過麻醉評估進行了手術,但是術后當日返家,且缺乏專業照護讓家長尤為擔心。相比其他家長而言,他們既要擔心手術的恢復狀況還要擔心患兒的基礎疾病是否會因手術、麻醉等一系列應激情況受到影響,以及定期服用的藥物是否需要停藥或者更改計量等問題。因此,應結合患兒的基礎疾病為家長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導,通過有計劃的隨訪及時了解恢復情況,給予家長照護信心,從而更好地促進患兒術后康復。有嵌頓史的腹股溝疝患兒出院準備度明顯低于無嵌頓史的(P<0.05)。腹股溝疝嵌頓會引起患兒疼痛不適,部分嵌頓時間過長可能發生睪丸缺血壞死、腸壞死等嚴重并發癥[11],患兒及家屬在術前飽受病痛折磨,故術后更傾向于專業的照護。術后當日出院常使家長對于承擔病情評估以及照護的角色缺乏信心,因此醫護人員應多給予關心,以減輕其緊張焦慮的心情。通過口頭、書面、演示等多種方式,對居家觀察的知識要點以及突發情況的處理方式進行指導,從而提升家長們的照護能力,使患兒更好地居家康復。醫護人員應積極探索并構建以患者出院準備度為基礎,以患者及家庭需求為導向的兒童日間手術延續化護理方案,從而改善患者健康結局,降低術后并發癥。
3.3各維度以及條目得分情況 本研究中,標準化得分最高的維度是“預期性支持”,最低是“患兒個人狀態”?;純盒g后照護對于家庭而言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關系患兒術后恢復效果,故照護者往往會相互協作,對于此事給予足夠的關注度與支持,故“預期性支持”得分較高,這與謝麗等[12]研究結果一致。而分析低分維度,可能與患兒身體狀況受手術影響尚未完全恢復,加之傷口疼痛、麻醉反應以及心理情緒等因素,使得患兒出院時個人狀態較傳統住院手術患兒相比較差。因此需重視患兒術后的身心狀態,做好從醫院到居家的過渡引導工作[13]。知識狀態維度中,條目17得分較低。其一是因為患者對社區醫院缺乏信心,更愿意到大醫院就醫[14]。其二是手術醫院與周邊社區醫療中心協作度不夠,未能提供有效的社區醫療延伸服務資源[15]。醫院應積極開展日間手術延伸醫療服務,與周邊各社區醫療中心建立協作關系,為患者出院后的醫療質量安全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日間手術患兒家長出院準備度居于中上水平,對于患兒有基礎疾病、腹股溝疝患兒有嵌頓史的應加強指導。在后續工作中,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適宜的指導方案,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照護信心,從而提高出院準備度,讓患兒更好地居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