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丹
結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疾病檢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良好的腸道準備是提高結直腸疾病檢出的關鍵。由于自身體質、對瀉藥的敏感性、服藥后缺少運動等原因,部分患者雖然按要求服用瀉藥,但是腸道清潔效果仍欠佳。此外部分患者腸道清潔度準備尚可,但是腸腔附著大量泡沫亦影響觀察,雖然部分醫院已有消泡劑可以改善腸道泡沫情況,但是仍有部分醫院尚未引進消泡劑,仍面臨因泡沫影響腸道觀察效果的問題。此外服用瀉藥期間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腹痛、腹脹、惡心等不適。耳穴壓豆是一種簡便實用的中醫外治方法,其臨床效果確切,此研究意在探討耳穴壓豆在腸道準備中對腸道清潔度的影響及是否可以減輕服用瀉藥期間的不適感。
1.1 一般資料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選取2021年3月—2021年4月在北京市昌平區中西結合醫院內鏡室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50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行結腸鏡腸道清潔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腸鏡檢查適應證;②無精神障礙;③自愿接受耳穴壓豆治療;④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耳廓存在炎癥,濕疹等皮膚病; ②精神障礙;③活動性消化道出血及結腸癌;④既往腸道或腹部手術病史;⑤因各種原因未能配合完成結腸鏡檢查;⑥可疑腸梗阻或腸道結構異常;⑦酒精過敏。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提前告知患者腸鏡檢查術前準備的相關事宜,囑患者提前3 d低渣易消化飲食,檢查前1 d晚餐流食,檢查當日禁食。檢查前一晚晚餐后1 h開始服用瀉藥,予以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2袋(深圳萬和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827,規格:68.56 g/袋),溫水稀釋到2 L,2 h內服用完畢,腸鏡檢查當日于內鏡檢查前4~6 h再次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2袋,溫水稀釋到2 L,2 h內服用完畢。
耳穴組:耳穴組是在對照組的腸道準備的基礎上,提前3 d予以雙側耳穴壓豆治療,選取大腸穴、直腸穴、三焦穴、交感、皮質下。耳穴壓豆方法:首先使用耳穴探針進行定位,并用75%乙醇消毒耳廓2遍后,予以耳穴壓豆,指腹前后按壓耳廓,患者感到酸、麻、脹、痛為度,囑患者每次每穴按壓30 s,兩耳交替按壓,每日3次。
1.4 觀察指標①2組患者腸道準備清潔程度采用波士頓腸道清潔量表進行評分。腸道清潔量表分別對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3部位進行評分,評分標準:0分:結腸內有無法清除的固體大便,黏膜無法看清,多見于未進行腸道準備的腸段;1分:腸段內部分黏膜顯示清楚,而另一部分黏膜因糞便及不透明液體殘留顯示不清;2分:結腸內有少量小塊糞便及不透明液體殘留,黏膜顯示清楚;3分:所有黏膜顯示清楚,結腸內無糞便或不透明液體殘留。②腸道內泡沫分別對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3部位進行評分。評分標準:0分:大量泡沫,嚴重影響觀察,黏膜無法看清;1分:散在泡沫,影響局部觀察,部分黏膜因泡沫殘留顯示不清;2分:少許泡沫,不影響觀察,黏膜顯示清楚;3分:全腸道無泡沫或少量泡沫,所有黏膜顯示清楚。波士頓清潔量表評分與腸道泡沫分級評分總分均為9分,分別對右側橫結腸、左側結腸進行評分,每個部位最高分為3分。③詢問患者服用瀉藥過程中是否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不良反應。

2.1 腸道清潔度BBPS2組腸道清潔度分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Z=5.12,P<0.05)。見表2。

表2 2組行結腸鏡腸道清潔患者腸道清潔度評分比較 (分,%)
2.3 泡沫評分2組腸道泡沫分級分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Z=4.34,P<0.05)。見表3。

表3 2組行結腸鏡腸道清潔患者泡沫分級比較 (分,%)
2.4 不良反應耳穴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4%,2組不良反應率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χ2=10.87,P<0.05)。見表4。

表4 2組行結腸鏡腸道清潔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例,%)
結直腸癌目前已是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癌癥之一,2015年其在中國的新發病例已經高達38.76萬例,占新發惡性腫瘤比例約9.87%,占惡性腫瘤死亡比例約8.01%[1]。結腸直腸癌多遵循“腺瘤-癌癥”的病變過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故如何早發現、早診治尤為關鍵。
結腸鏡是篩查、診斷及治療結腸病變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質量的腸道清潔度對結腸鏡診療尤其重要,有研究表明,腸道準備不合格率可達30%[2,3]。低質量的腸道準備弊端較多:可降低腸道病變檢出率;延長結腸鏡操作時間;患者因腸道準備不充分,需要再次行結腸鏡檢查,從而增加醫療費用。
《黃帝內經》認為耳與經脈關系密切,“耳者,宗脈之所聚也”。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六陽脈均在耳廓有走行,六陰經脈通過經別與陽經相通,間接上達于耳。現代醫學研究顯示耳廓的神經分布豐富,耳大神經、枕小神經、顳神經等神經。各臟腑在耳穴上均有相對應的穴位,耳穴壓豆通過刺激耳穴,產生局部酸脹感,從而起到調整臟腑經絡的作用。既往研究顯示,不同疾病通過相對應的選穴均有不錯的臨床療效,盧冬彥等[4]研究發現,耳穴壓豆可改善頑固性呃逆。王曉霞等[5]研究發現,耳穴壓豆可緩解功能性便秘合并焦慮狀態。鄒紅霞等[6]研究發現,可改善大腸息肉切除術后患者腹脹的癥狀。蘇雪娟等[7]研究提示,耳穴壓豆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林濃濃等[8]研究顯示,耳穴壓豆可以改善白內障摘除術患者的淚液功能、減輕疼痛。本研究選取大腸、直腸、三焦、交感、皮質下5個穴位,其中大腸、直腸增強腸道蠕動,通調腸腑,下氣通便;三焦可化氣輸精,促進運化;交感、皮質下可以調節大腦皮質以及植物神經,提高排便反射興奮性,增強通便之功。五穴同用,起到調腸通腑的功效。本研究與王婧涵等[9]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耳穴壓豆可以提高腸道清潔的質量,緩解患者服用瀉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耳穴壓豆操作簡單,經濟且相對安全,可以在臨床工作中推廣,尤其是尚無消泡劑的醫院。不足之處,耳穴壓豆療程的長短對腸道清潔效果是否有差異,需后期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