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艷霞 胡 妍
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3大腫瘤,其治療方案一般為手術、化療(腎癌除外)、放療。但隨著腫瘤疾病進展至晚期,部分患者會因無法承受化療毒副反應,或化療無效等導致停藥[1-3]。而新型治療方法是口服靶向藥物,如舒尼替尼、培唑帕尼、索拉非尼等,此類藥物具有不良反應癥狀輕、個體化、靶向性等優勢[4]。但由于這類藥物作用靶點在皮膚組織大量表達[5,6],因此其皮膚不良反應常見。但皮膚不良反應中占據第1位的是手足綜合征(HFS),其發生率為56.52%[7]。手足綜合征(HFS)是一種特征性的皮膚毒性反應,主要表現為掌和趾刺痛感、灼痛和雙側對稱性腫脹,嚴重的可出現劇烈疼痛、脫屑、潰瘍等[8]。因此如何預防減輕患者在長期口服靶向藥物治療過程中HFS發生的嚴重程度已成為醫護人員思考的問題。目前針對HFS防治,主要是通過物理方法促進患者手足末端血液循環,避免手足受到過大壓力或者摩擦力,防止燙傷等不良刺激。這些措施一定程度緩解患者HFS發生程度,但仍缺少統一的、可及的載體及宣教內容來預防HFS。故本研究采用通過建立基于甘草紅花油的延續護理對泌尿腫瘤患者口服靶向藥物所致HFS進行干預,以提高患者對HFS預防關注程度及服藥依從性,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選取江西省腫瘤醫院2019年3月—2021年9月收治的62例泌尿系統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患者住院號奇偶數分為研究組32例,對照組30例。2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對比,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且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病例選擇標準納入標準:經組織病理學等檢查明確診斷為泌尿系統腫瘤;患者預期生存期在6個月以上;既往無精神及認知障礙;有較好溝通表達能力;能通過手機進行微信溝通;能夠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排除標準:嚴重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嚴重慢性傳染性疾病;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剔除標準:①中途退出本研究;②拒絕參加隨訪;④到醫院復查次數少于3次。
1.3 方法
1.3.1 成立延續護理小組小組由護士長1名,中醫專科護士1名,研究生護士1名,N3級護士2名及醫生1名組成,護士長為負責人和組織者,小組成員分工如下,①護士長聯系中醫科,獲取由科室主任自制的甘草紅花油劑(成分為甘草,紅花);②1名N3護士拍攝HFS分級識別,甘草紅花油劑使用步驟,并將內容維護于微信宣教平臺;③護士長及另外1名N3護士預隨訪5名患者,修訂與制定隨訪流程、時限、頻次、內容;④護士長及研究護士依據設定內容及流程,對參與研究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禮儀培訓、溝通技巧、HFS防治知識、疼痛管理辦法等,使參與此研究的成員具備執行延續護理方案的能力;⑤中醫專科護士向患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與方法,以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⑥研究生護士依據設定流程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
1.3.2 制定延續護理方案對照組以常規防護為主,發放HFS防治手冊,告知患者每日溫水浸泡手腳,并用護手霜保持手足濕潤,避免足底和手掌與衣服,鞋襪的摩擦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基于甘草紅花油的延續護理方案,該方案分為2個場所實施,住院期間患者檔案建立、護理評估、常規護理、甘草紅花油的領取及使用、康復指導、疼痛管理、微信宣教平臺使用及互動;居家期間的家庭隨訪、甘草紅花油使用、疼痛管理、飲食護理、穿著選擇等。
1.3.3 住院期間①建立患者檔案:搜索2019年3月—2021年9月相關初期口服靶向藥物的泌尿腫瘤患者名單,依據住院號先后順序,復診日期,患者一般資料等排列于Excel中,研究護士依據設定隨訪流程及內容對患者制定隨訪計劃。②護理評估:N3護士檢索患者是否正在初期口服靶向藥物,并依據HFS評估表逐步咨詢患者手足皮膚狀況,并登記在案。③理論知識宣教:研究生護士告知納入研究患者靶向藥物服藥時間、頻次、不良反應、HFS內容、HFS皮膚分級及防治、甘草紅花油的基礎護理及涂抹方法等,內容分3次進行,每次講解不少于10 min。講解完畢后,指導患者識別臨床采集的HFS圖片,另外指導患者掃碼醫院健康宣教平臺,以便了解文字版的理論知識宣教講解。④日常生活提示:避免焦慮,不留長指甲,手足勿過冷、過熱及直接接觸刺激性的化學洗滌劑;避免足底和手掌與衣服、鞋襪的摩擦或手足損傷及擠壓皮疹;應穿軟鞋墊、軟鞋底和舒適度較高且透氣的運動鞋;避免長時間行走和站立;坐或躺的時候應將手足放到高處;飲食方面適當增加蔬菜和水果類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⑤手足護理指導:指導患者保持手足處于濕潤狀態,每天用溫水(水位超出踝關節5 cm),保持水溫42 ℃浸泡手腳3次,每次10 min。然后在手掌上滴甘草紅花油1~2滴(大約1 ml),雙手對搓至發熱,并交替揉搓手部及足部。⑥出院宣教:告知患者每日針對HFS分級觀察手足情況,若出現疼痛或潰瘍、水泡等,功能完全喪失,有繼發感染的征象,可立即就醫。
1.3.4 院外階段①電話隨訪:出院后第3天研究生護士進行第1次電話隨訪,隨后每周隨訪1~2次,詢問并解決患者潛在護理問題,并與患者約定好下一次的隨訪時間。第2次隨訪,根據患者具體病情以及尚未解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地調整護理方案,必要時邀請醫生給予解決方案。②微信隨訪:每周1次,19:00~20:00研究小組成員在微信群內進行泌尿系統腫瘤靶向藥物知識分享,每次10 min。分享完成后,將相關內容上傳至微信群內,供患者及其家屬隨時查看,患者有疑問也可在群內提出問題,由專業人員進行答疑。同時鼓勵微信群內患者進行經驗交流,患者如有疑問無果時,可通過微信或電話咨詢研究組成員。③要求患者每周上傳HFS自我評估,研究生護士根據患者HFS程度,針對每位患者進行重點指導。對于連續 3 次以上未傳HFS自我評估的,研究生護士電話聯系患者,督促其能夠按時上傳資料。④出院后預約復查:臨近復查時,通過電話或微信方式告知患者如何復查及如何掛號。
1.4 觀察指標治療前及用藥后4周評價患者HFS、疼痛及皮膚病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狀況。
1.4.1 HFSHFS分級標準:Ⅰ級為手、足部無痛性紅斑,感覺麻木、遲鈍、不適,但不影響日常活動;Ⅱ級為手、足部疼痛性紅斑,感覺不適、腫脹,已影響日常活動;Ⅲ級為手、足部出現濕性脫屑,并出現潰瘍、水皰,感覺嚴重不適,嚴重影響日常活動,甚至不能工作。
1.4.2 疼痛采用數字評分法(NRS)0~10分來評估患者疼痛:0 分為無痛,1~3 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
1.4.3 皮膚病生活質量采用于然等[10]基于HF-QOL,Skindex、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標調查表(DLQI)等的基礎上,結合HFS及手足皮膚反應患者特殊臨床表現而形成,量表有18個條目。量表采用(0~4分)等級式條目設計,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差。漢化后量表Cronbach’s系數α=0.943,因子分析共提取出3個公因子,累及解釋76.035%的總變異。

經過4周干預,患者HFS分級及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標均有改善。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模式效果比較 (例,
3.1 基于甘草紅花油的護理模式豐富了延續護理的內涵延續護理又稱過渡護理,主要是提供給那些治療復雜但病情穩定的患者,或者是有康復要求的患者[11]。而多數患者出院后,因病種不同,往往需要漫長康復訓練,在此過程中如缺乏醫護人員的督促、指導與鼓勵,大部分患者難以堅持。而延續護理則能通過整合有限醫療資源,通過規范,持續電話隨訪、病友座談會和家庭訪視等開展包括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癥狀干預、并發癥預防等多種干預措施,使患者掌握大量的疾病相關知識,應用于康復治療中,同時也得到全程、連續、專業性的護理,在提升護理質量、改善患者遵醫行為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12]。隨著中醫護理技術的推廣,中醫護理在慢性病患者的照護中發揮著獨特優勢,85.4%慢病患者希望在家中接受持續中醫護理及相關健康教育[13-15]。因此本研究對于泌尿腫瘤靶向藥物所致HFS患者,采用的是聯合中醫獲取甘草紅花油劑,使患者無論居家或住院期間,依托微信宣教及科室移動宣教平臺,學習油劑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項,使患者積極改善對疾病的認知態度,獲取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也解決單純門診以及短時間病房住院治療無法達標的這些問題。說明基于中醫的延續護理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也能豐富中醫護理內涵,與國內學者研究結果一致[16]。
3.2 基于甘草紅花油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靶向藥物所致HFS狀況抗腫瘤藥物可分為細胞毒類、激素類、分子靶向類等,分子靶向類藥物由于其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的特點備受關注,抗腫瘤治療過程中,HFS是靶向藥物常見不良作用之一。發生率可能與給藥次數、劑量等有關[17]。嚴重的HFS可明顯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甚至可能導致藥物的被迫減量或停藥,影響腫瘤患者的疾病治療療效[18]。HFS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指南。馬慧淼等[19]通過數據挖掘55 篇文獻,探索中藥外用治療HFS使用方法分為泡洗、熏洗、濕敷,涉及 105 味藥物, 其中,支持度最高的是當歸與黃芪/桂枝/紅花合用。本研究對泌尿腫瘤患者靶向藥物所致HFS防治,采用的是甘草紅花油劑,其使用簡單,易操作掌握,無論居家或住院期間,各種方式護士隨訪使得患者參與度較高,因此也保障了HFS防治的執行,使得患者的HFS分級較對照組減輕。
3.3 基于甘草紅花油延續性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靶向藥物所致皮膚病生活質量靶向藥物所致HFS是皮膚毒性反應,但所表現的掌和趾刺痛感、灼痛和脫屑、潰瘍往往與皮膚病相似,嚴重影響患者的衣、食、住、行。皮膚病又是臨床治療比較棘手的1類疾病,這類疾病在治療過程中遷延難愈,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較大危害[20,21]。本研究利用甘草紅花油來預防及控制患者HFS的發生,使得患者瘙癢、脫屑、潰瘍較以往好轉,一方面,能夠確保患者得到足夠睡眠時間,另外一方面,患者也因瘙癢、脫屑、潰瘍等癥狀的減輕或消失,增強了遵醫依從性,因此,生活質量及病情控制得到較大改善。
3.4 基于甘草紅花油延續性護理模式對患者口服靶向藥物所致疼痛影響本研究結果比較可知,基于甘草紅花油延續性護理,研究組與對照組的疼痛程度進行統計學檢驗,發現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研究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后疼痛效果對比區別不明顯。本研究2組患者中,不足10%(3/32=0.098)的患者處于中、重度疼痛。有研究顯示對于靶向藥物所致HFS的疼痛,多需要采用藥物塞來昔布、布洛芬、撲熱息痛等治療[22,23]。而本研究中,口服止痛藥物患者甚少,因此,2組患者的疼痛是否是因為分級普遍不嚴重,還是甘草紅花油起效,還是因為樣本量過小導致疼痛評價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尚不清楚,需要今后進一步研究。
目前基于甘草紅花油延續性護理模式改善患者靶向藥物所致HFS狀況及對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探索和研究較少,結合研究病例顯示,對用于靶向藥物所致HFS狀況損傷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今后可將本研究方案擴展到其他病例,進行大樣本研究,為臨床治療多種藥物導致的HFS提供醫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