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李冠釗 姜懿珊
華燈初上,周末夜晚的廣州市越秀區府學西街一改白天安靜的模樣,一個個散發著年輕氣息的攤位分布在街道兩旁,咖啡、茶飲、手工、花卉、小吃等等,琳瑯滿目,吸引游人無數。這是今年4月中旬的一個晚上,幾名人大代表開展夜間進社區活動,來到府學西街看到的熱鬧景象。在這條有著千年歷史的廣州傳統中軸線上,一個普普通通的老街區,在年輕與創意的碰撞中,迸發出了新的活力。
2022年7月,一位在北京路一帶長大的街坊謝女士通過“越秀人家”小程序向區人大代表肖逢春留言,表示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的西湖路燈光夜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西湖路各類商鋪的店面越來越光鮮亮麗,但是“小時候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卻越來越少”。當時,位于西湖路的府學西街已探索開展市集活動,但由于周邊缺乏夜經濟氛圍,與太古倉、琶醍、東山口等地方相比,效果并不理想。謝女士建議,“有關管理部門再開放一點,大膽一點”,引入多種業態,搞活府學西街一帶夜經濟氛圍,與北京路白天高端商旅文路線形成錯位互補。謝女士的建議引起代表共鳴,因為街坊心中的煙火氣,不僅包含著“老廣”們的濃濃鄉愁,也蘊藏著澎湃的經濟潛力,是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關鍵所在。
據商務部發布的《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市商務局等部門發布的《廣州夜間消費報告》顯示,夜間消費對多行業的營收日益重要,零點之后的消費金額占比達到15%。在今天,城市夜經濟不僅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象征,還代表城市的開放、包容和多樣性。進一步擦亮北京路商圈夜經濟品牌,對于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促進經濟內循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肖逢春代表十分重視這則留言,隨即向越秀區人大常委會北京街道工委反映這一情況,希望人大北京街道工委督促相關單位及時辦理,讓群眾的意見建議能夠切實落地,轉化為工作實效。
人大北京街道工委及時響應,第一時間與謝女士取得聯系,積極聽取意見。2022年8月,在人大街道工委組織下,多名市、區人大代表與群眾、企業、行業協會圍繞夜經濟主題開展專題調研。
“希望能多組織有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動來吸引客流,促進消費。”“進一步優化美化北京路一帶外立面,提升夜間景觀,吸引年輕人眼球。”“建議持續引入新興業態,滿足年輕消費群體需求。”“希望管理上能夠更加開放、便民,縮減審批時長,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座談會上,群眾與企業代表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促進夜經濟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代表們認真記錄群眾和企業的意見建議并作出回應,要求有關職能部門要認真梳理相關意見建議,積極作為,把夜經濟搞活搞好,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代表們還建議在管理的觀念和措施上要更開放、更人性化,大膽探索不斷激活吸引年輕人的元素,主動聽取收集各方意見,集思廣益、同向發力,群策群力謀發展。
區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積極采納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建議,多管齊下,打造迎客新“名片”。在管理方面,更加開放包容,發展“外擺經濟”,允許北京路北段和禺山路部分餐飲企業外擺餐臺,提升休閑消費空間;發展后街經濟、夜宵經濟,豐富經濟業態;不收場地費、管理費,廣發英雄帖選取主辦方和參加商戶。在文化方面,打造了省財廳燈光、北段騎樓舞臺劇、青宮櫥窗劇場、新大新戶外裸眼3D藝術燈光秀等近10處夜間景觀節點;舉辦“時尚炫酷快閃秀”“南越衛隊陣列表演”“黃飛鴻之炫光醒獅”“嫦娥奔月古箏秀”等夜間文藝表演;辦好廣府廟會、迎春花市等品牌活動,為夜經濟注入特色傳統文化元素。今年2月,發布公告向全社會公開征集2023年路面活動,旨在通過開展多領域、多層次、高品質的路面活動,擦亮北京路全國示范步行街、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品牌。
4月15日晚,省人大代表釋耀智及部分區人大代表圍繞夜經濟主題再次到北京路調研,還邀請了線上留言的謝女士一同參加。代表們實地察看了大佛寺夜間燈光、惠福東美食街、廣州青宮青年櫥窗劇場、裸眼3D屏等夜間景點,最后來到了府學西夜間集市。
“跟之前相比,夜市熱鬧了很多,更有煙火氣了!”謝女士由衷說道。
代表們也紛紛走近夜市攤位與攤主們以及活動主辦方交流。
“感謝夜間集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和實現社會價值的平臺。”“府學西夜市與其他相比,商業氣息少一些,文化氣息、煙火氣息更濃厚些。”幾位攤主如是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提升活動內容與質量,推動夜間集市活動升級,豐富游玩體驗,擦亮府學西夜間集市品牌。”集會主辦方對此信心十足,同時也向代表們呼吁,希望能夠常態化地在周末及節假日期間組織夜間集市活動,并適當延長經營時間;增進互相理解,與社區同發展共進步,讓活動更加有聲有色。
代表們表示,會將這些好的意見建議及時轉辦相關職能部門并做好督辦,讓集市活動越辦越好,同時也向相關部門建議,要充分利用大佛寺夜間開放的契機,采取措施強化府學西街與北京路主街聯動,實現同向發力;加強與夜間集市主辦方的溝通,共同解決問題;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各項設施,提升夜間景點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