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在 “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哈薩克斯坦漢語國際推廣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為漢語在哈薩克斯坦的推廣創造了有利條件。然而,隨之而來的挑戰包括語言和文化差異、漢語教育資源不足、漢語教育在哈薩克斯坦的社會認同等。本文提出了優化教學設計、課程融入中國文化、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和增強哈薩克斯坦學生對漢語學習的信心與興趣等解決對策,應對這些挑戰,促進中哈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
關鍵詞:哈薩克斯坦;“一帶一路”;漢語推廣;機遇和挑戰
隨著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漢語教育市場需求日益增長。推廣漢語可以為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具有中文溝通能力的人才,促進國際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合作。
在 “一帶一路”倡議下,語言和文化交流成為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1]哈薩克斯坦地處歐亞大陸的交匯點,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漢語在哈薩克斯坦的推廣不僅有助于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還為哈薩克斯坦的青年一代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前景。然而,哈薩克斯坦漢語國際推廣也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教育資源有限、師資隊伍不足、教材開發不足等問題。此外,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也可能成為交流合作的障礙。本文通過探討哈薩克斯坦漢語國際推廣的機遇和挑戰,促進漢語在哈薩克斯坦的普及和發展,推動中哈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
一、哈薩克斯坦的漢語教育發展歷程和現狀
(一)漢語教育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展歷程
1.初期階段 (20世紀90年代初至2000年)
在哈薩克斯坦獨立初期,漢語教育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語言學校或外語學院中。漢語教育主要由中國文化中心提供有限的學習機會。在這個時期,哈薩克斯坦民眾學習漢語的主要動機是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興趣,以及為了將來可能的經濟機會。自中哈建立正式外交關系起,蘭州大學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阿里法拉比國立民族大學率先建立了 “漢語中心”,這一中心后來升級為孔子學院。
2.中期階段 (2000年至2013年)
隨著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經濟合作的增加,漢語教育開始受到更多重視。孔子學院開始在哈薩克斯坦設立,提供更多的漢語教育資源。一些大學增設了漢語課程,滿足了學生對漢語學習的需求。2007年,中國西安外國語大學在哈薩克斯坦的古米廖夫歐亞大學開設了另一所孔子學院,這是哈薩克斯坦第一所孔子學院。古米廖夫歐亞大學孔子學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文化和語言推廣項目在哈薩克斯坦的進一步發展。
3.“一帶一路”倡議時代 (2013年至2020年)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進一步推動了漢語教育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展。孔子學院的數量不斷增加,在哈孔子學院已經增加到5所,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學習漢語的機會。漢語教育的課程多樣性增加,包括商務漢語、漢語文學等多個領域。漢語考試 (HSK) 在哈薩克斯坦變得更加流行,成為評估學生漢語水平的國際標準。
4.當前階段 (2020年至今)
漢語教育繼續蓬勃發展,成為哈薩克斯坦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哈薩克斯坦政府繼續支持文化交流和中哈合作項目,包括漢語教育。哈薩克斯坦民眾學習漢語的動機不僅僅是文化興趣,還包括提高就業機會和參與 “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需求。
(二)哈薩克斯坦的漢語教育現狀
1.哈薩克斯坦漢語教育政策
哈薩克斯坦政府允許中國孔子學院和文化中心在國內設立分支機構,并提供合適的場地和資源,以便開展漢語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支持中國孔子學院和文化中心組織各種文化活動,如中國文化節、藝術展覽、電影放映、傳統音樂和舞蹈表演等。哈薩克斯坦政府支持哈薩克斯坦大學和學院與中國的大學合作,開設漢語課程,是為了推動漢語教育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漢語教育資源,并促進中哈兩國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202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聯合聲明》提出,雙方將全力推動兩國教育和研究機構合作,促進在華哈薩克斯坦中心、中國高校哈語專業教研室和在哈孔子學院有效運轉。[2]
2.哈薩克斯坦漢語教育平臺和教學資源
哈薩克斯坦的孔子學院和文化中心漢語教育正在穩步發展。當前中國在哈薩克斯坦設立了5所孔子學院,每年培訓超過3 000名學生。孔子學院在推廣漢語學習和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哈薩克斯坦的一些中學和大學也開始開設漢語課程,漢語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外語教育語言。
哈薩克斯坦的教學資源主要依賴孔子學院。現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孔子學院使用的教材主要有 《新實用漢語課本》 《HSK標準教程》 《快樂漢語》等;線上漢語學習平臺和多媒體資源包括 “中文聯盟”“孔子學院在線”“漢語橋”“中國大學MOOC”等。
3.哈薩克斯坦漢語教育師資隊伍和學生群體
哈薩克斯坦的漢語師資隊伍包含兩個主要部分:中國派遣的漢語教師和哈薩克斯坦本地培養的漢語教師。其中,中國派遣的教師具備正規的教育背景和教學經驗;本地培養的漢語教師通常擁有與漢語教學相關的資格證書,他們大多數擁有中國留學經歷或者交流訪學經歷。哈薩克斯坦漢語學習學生群體呈現多元化特點,覆蓋從中小學生到成年人的不同年齡段,還包括不同背景和行業的學習者。在哈薩克斯坦的一些中小學中,漢語已經成為第二或第三外語的選項之一,這讓中小學生有機會在較早的階段接觸和學習漢語。有多所大學開設了漢語本科和研究生專業。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機遇
在過去的10年里,“一帶一路”倡議已逐步發揮其巨大作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這一倡議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一帶一路”倡議鼓勵各國間的教育合作與交流。學生可以獲得國際化的教育體驗,增加跨文化理解和全球視野。同時,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有助于知識和教育資源的共享。為了促進人際交往和跨國合作,許多國家開展了漢語教育項目,為外國學生提供學習漢語的機會。這有助于漢語教育的推廣。
(四)促進哈薩克斯坦國際商務合作和就業競爭的需求
哈薩克斯坦是 “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隨著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貿易和投資合作不斷增加,商業人士需要掌握漢語以促進商務溝通、洽談合同和拓展市場。漢語能力可以減少他們在跨國貿易和合作中的阻礙,漢語在中哈商業交流合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掌握漢語可以幫助哈薩克斯坦投資者更好地與中國的合作伙伴溝通和交易,從而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在哈薩克斯坦的各行業中,掌握漢語被視為一個額外的優勢,可以幫助求職者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脫穎而出。很多職位要求或優先考慮掌握漢語的求職者,掌握漢語的人才在國際職場上具有競爭優勢。
(五)提升哈薩克斯坦的國際影響力需求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其保持緊密和友好的關系可以帶來良好的機遇。學習漢語可以使哈薩克斯坦的企業家更容易與中國的商業伙伴進行合作。這將促進雙方的經濟聯系,增加貿易和投資,有助于提升哈薩克斯坦的國際經濟地位。漢語能力的提升可以為哈薩克斯坦開辟一個新的維度,使其在多邊論壇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從而提高其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哈薩克斯坦可以通過漢語教育培養一批具備全球視野的年輕人,掌握漢語將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與世界交流,增強他們的國際認知和影響力。[3]
二、哈薩克斯坦漢語推廣面臨的挑戰
(一)語言和文化差異
漢語屬于漢藏語系,對于哈薩克斯坦人來說,學習漢語可能會面臨語法、發音和漢字書寫等方面的挑戰。漢字的復雜性和漢語的聲調體系可能會對學習者構成困難。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系統,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筆畫和結構,這使學習者需要記憶大量的字符。哈薩克斯坦在推動漢語的國際推廣中同樣面臨文化差異帶來的困難,包括中哈兩國國家歷史背景和價值觀的差異、宗教信仰的不同、日常習俗和禮儀的差異,以及教育方法和學習風格的不同等方面。
(二)漢語教育資源不足
在哈薩克斯坦的漢語國際推廣中,師資和教材不足是又一挑戰。哈薩克斯坦缺乏有經驗的漢語教師。雖然孔子學院有部分中文教師,但是這遠遠無法滿足哈薩克斯坦漢語學習的需求。哈薩克斯坦本土漢語教師缺乏持續培訓和進修機會,導致教學方法和內容落后,無法保障漢語教學質量。在哈薩克斯坦,可以獲得的漢語教材數量相對較少,而且往往缺乏多樣性。這可能導致學習者難以找到適合自己水平和學習需求的教材。漢語教材中很少有專門針對哈薩克斯坦學生的教材。
(三)漢語教育在哈薩克斯坦的社會認同
在哈薩克斯坦進行漢語國際推廣過程中,漢語教育在社會認知方面也面臨多方面的挑戰。民眾對漢語文字體系學習難度的認知可能導致其對學習漢語缺乏興趣或信心。同時,出于對本民族文化認同的保護,部分人可能會擔心本地文化和語言受到沖擊或淡化,導致民族認同感受到威脅。哈薩克斯坦由于其歷史和地理原因,受到多種語言的影響,特別是俄語。這意味著漢語需要與其他外語如英語、俄語和德語等進行競爭,爭取更多的學習者。盡管學習漢語有其經濟優勢,但短期內一些家庭可能認為投資英語或其他更為國際化的語言學習會帶來更快的回報。[4]
三、對策與建議
(一)優化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
在哈薩克斯坦開展漢語教學需要設計不同水平的課程,如初級、中級和高級漢語課程。每個水平的課程內容應有一定的連貫性,以確保學生可以平穩過渡到更高水平。教師需要有足夠的靈活性來適應不同水平的哈薩克斯坦學生,對于一些有能力的學生,可以提供額外的挑戰性任務,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漢語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了解他們的興趣和需求,利用互動、游戲、音樂和多媒體資源來豐富課堂氛圍,使學習過程更具吸引力,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
(二)融入中國文化教育,促進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在漢語課程中融入中國文化教育,包括中國歷史、傳統、宗教、習慣和價值觀,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漢語的文化背景。組織文化體驗活動,如中國茶道、書法、民間音樂等,讓學生深入體驗中國文化。促進學生參與文化交流項目,如學生交換、文化訪問和志愿者項目,讓他們親身感受中國文化。創建中國文化角,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文化和了解中國文化,促進文化交流,激勵學生積極參加漢語演講比賽、歌曲比賽等,并提供支持和指導。
(三)加強教學資源建設,促進在哈漢語教育的發展
開發適合哈薩克斯坦學生的漢語教材,包括教科書、工作簿、參考書籍等。這些教材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水平進行定制。利用在線學習平臺提供漢語課程和學習資源,這可以幫助覆蓋更廣泛的地理區域和學生群體。與中國的教育機構、大學和文化中心建立合作關系,共享教材和教學資源,這可以通過文化交流項目、師資培訓和資源互換來實現。鼓勵中國的漢語教師作為志愿者到哈薩克斯坦支持漢語教育。志愿者可以參與教學、文化交流和活動組織。孔子學院要在擴大中國漢語教師師資隊伍的同時,培養本土教師,彌補師資不足的現狀。
(四)增強哈薩克斯坦學生對漢語學習的信心與興趣
開展廣泛的宣傳和信息傳遞活動,向公眾解釋學習漢語的重要性和優勢。強調漢語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學習漢語對職業發展的潛在好處。可以在課程中強調跨文化理解,促進文化交流,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共通之處和互補之處。強調學習漢語的經濟回報,特別是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和商業機會。提供獎學金和獎勵計劃,以鼓勵學生學習漢語。通過綜合利用這些對策,可以減輕哈薩克斯坦學生和社會大眾的疑慮,增加他們學習漢語的信心和興趣,推動漢語教育的發展。
四、結束語
在 “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哈薩克斯坦漢語國際推廣面臨機遇和挑戰。“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經濟、文化和人際聯系更加密切,為漢語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環境。要通過不斷努力,為更多哈薩克斯坦的學生提供學習漢語的機會,同時促進中哈之間的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 陳炎,孔凱,吳建國,等.來華留學生國情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哈薩克斯坦籍來華留學生為例[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22,33(02):77-82.
[2] 曾婷.中亞多語教育戰略及其對中國語言文化傳播的啟示[J].中國俄語教學,2021,40(03):85-95.
[3] 王敬艷,顏晨.“一帶一路”戰略對漢語在哈薩克斯坦傳播的影響[J].今傳媒,2020,28(04):7-9.
[4] 李雅,夏添.“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亞漢語國際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機遇與挑戰[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9,11(06):31-36.
作者簡介: 羅銳,女,漢族,甘肅靜寧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國際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