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 冉一雅,邱茜,黃文龍
建設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部署的改革任務,是推動區域性文物資源整合和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創新文物保護利用機制的重要舉措。《2021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提出,要構建涵蓋文創空間的多層級、立體化的文化產業空間體系。
以往對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的研究較為豐富,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歷史文物保護利用相結合的研究較少。研究范圍多集中在歷史文化街區[1]或者工業遺產[2]、博物館[4]等方面,研究內容主要關注城市更新[4]、空間溢出效應[5]等方面。總的來看,從產業集聚角度分析歷史文化資源密集區內文創產業空間特征及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運用企業資金數據與POI點位數據,在識別出三山五園地區文創空間的基礎上,分析文創空間的空間格局與影響因素,探究文創創意產業集聚與示范區的互動關系,促進其協調發展。
三山五園是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的統稱。參考2019年11月北京市公布的《關于開展第二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創空間)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總建筑面積超過10000㎡的綜合性園區應申報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總建筑面積在2000-10000㎡、“小而美”“專而精”的文創園區可申報文創空間。本文界定文創空間為在2000-10000㎡地域范圍內,具有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效應的集中地帶。識別方法具體如下。
(1)劃分基本空間單元。結合相關學者關于空間識別的研究[6],在三山五園范圍內繪制100m*100m漁網,剔除整體位于山區與景區而企業無法進駐的單元網格,最終得到5213個可用于識別的基本空間單元。
(2)計算文創企業注冊資本。分別獲取750家文創公司企業的注冊資金數,結合空間分布情況,計算每個空間單元內文創企業注冊資金總和作為文創產業規模。
(3)計算空間單元文創產業規模平均值,將大于平均值的空間單元看作具有發揮集聚效應潛力的文創空間,最終共識別出三山五園地區內的文創空間35處。
根據《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表(2017.06)》,利用2020年百度 POI公司企業數據,經過糾偏和地址匹配,提取出研究區內文創企業共750個,數據來源于商業查詢平臺天眼查。其他數據包括《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報告》《北京市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基準地價更新成果》《海淀區不可移動文物情況(2022.04)》,位置數據獲取來源于Geocoding與百度坐標拾取器。
地理探測器是依據地理信息的空間疊層和空間集合,通過不同因子的影響力度量,來揭示多因子驅動分異背后的綜合交互作用特征的一組統計方法[7]。其表達式為:

式中:h=1,2,……,L,為變量Y或因子X的分層;Nh和N分別是層h和全區的單元數;和σ2分別是層h和全區Y值的方差。本文用來探究影響三山五園地區文創空間發展因素的強弱與交互作用。
三山五園地區文創空間一共35個,分布于香山街道、四季青地區、青龍橋街道、海淀鎮、中關村街道、燕園街道、清華園街道7個街道。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態勢,規模差異較大,產業構成總體相似又各具特點。
從企業數量構成上來看,示范區內文創企業的集聚程度差異較大。企業密度高,而且文創企業具有小微特點。產業特征方面,示范區文創空間中共包含314家文化創意企業(表1),其產業類別構成有明顯科技創新特征。

表1 三山五園示范區文創空間文化創意企業構成
1.整體分布格局
整體上看,三山五園示范區文創空間的空間范圍主要呈現“局部集中、整體分散”的空間格局,集中分布在中關村北大街以東,主要圍繞成府路兩側布局,本區域內的文創空間規模較大。其他文創空間離散分布,明顯受到交通條件影響。
2.不同等級的文創空間格局
“高”與“中高”規模等級的文創空間主要分布于中關村與清華園附近,文創空間等級的空間分布隨距離中關村的遠近整體呈現降低趨勢,在頤和園、圓明園兩大空間地塊的阻隔下,西部文創空間與東部文創空間的規模水平差異較大。示范區內的文創空間布局具有明顯受自然條件制約的特點,雖然信息交互可借助于互聯網獲得一定空間突破,但物理距離的阻隔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布局與集聚效應的發揮。
3.文創產業格局與文創空間格局對比分析
空間形態特點對比分析。運用Arcgis10.5核密度分析,發現三山五園示范區內的文創產業空間格局具有典型的集中分布特點,形成了三個集聚中心,呈現“一核兩片多點”的格局(圖1)。核心片區位于北四環中部中關村附近,兩個集聚區位于北四環西部萬泉河橋交通樞紐附近、閔莊路北側,集聚區域內分別有清華科技園、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清華科技園玉泉慧谷三個園區,說明三山五園示范區內的科技園區充分發揮了集聚效應,而集聚規模大小主要受制于空間分布的地形與交通制約,側面論證了三山五園示范區內的大型園區布局已趨于飽和;而文創空間的分布兼顧了更深入的西北部地區,說明小而精的文創空間能發揮帶動西部、北部山區發展的作用,以多點拉動區域全面提升。

圖1 三山五園示范區文創產業核密度分析圖
發展方向趨勢對比分析。整體上來看,文創產業與文創空間的發展方向是基本一樣的(圖2),文創空間略向西北方向偏移,一方面說明研究區內文創空間分布符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另一方面說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巨頭企業也構成了文創空間,但從整體來看仍未脫離文化創意產業布局的總體趨勢。

圖2 三山五園示范區文創空間與文創產業標準差橢圓分析圖
通過對示范區文創空間格局的分析以及對已有研究成果的總結,研究選取文化設施、交通設施、歷史文脈、地價租金、人才支撐、娛樂場所、創意氛圍七個因素,來構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文創空間格局的影響要素(表2)。以示范區內分布有文創空間的7個街道為單位,對不同指標因素進行分區和分級,通過對指標因素進行均值化處理,采用自然斷裂點分類法進行離散化分析,并將各指標因素數值量化,探測不同影響因素對示范區內文創空間分布格局的解釋力。

表2 各影響因子交互作用對文創空間規模的影響
1.因子探測分析
因子探測主要測度各影響因素對文創空間發展規模的解釋程度大小。結果顯示,歷史文脈因子的因子解釋力最大(0.89),說明三山五園示范區文創空間受歷史文脈因子的控制作用最為強烈,即歷史文脈和文創空間規模具有最強的一致性。
文創空間規模同時受7個因子影響,但不同因子對規模的影響程度不同,因此采用分維標準差法識別關鍵限制因子。2個界值點分別為0.32、0.87。因此,歷史文脈屬于顯著影響因子;文化設施、公共交通設施屬于影響不顯著(圖3)。

圖3 文創空間規模因子識別
這個結果體現了歷史文脈是最關鍵、最顯著的影響因素,符合了三山五園示范區文物保護利用的主題。創意氛圍、人才支撐、休閑娛樂作為一般影響因子說明創意人才對三山五園示范區文創空間的發展起到影響作用,吸引人才集聚、發揮智力優勢仍是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需要努力的方向;基礎地價說明創意空間的選址關注區位與價格,價格波動對其的影響仍顯著。文化設施與公共交通設施目前對三山五園示范區的影響不顯著,原因有二:一為本區域內城市文化設施建設較為完備,文化設施多為社區文化服務點與規劃建設的文化場館,其選址與布局具有較為明顯的政策導向與空間均質性。二為三山五園地區距離城市核心區有一定距離,公共交通出行會存在一定制約性。另外,文創空間分布地帶多靠近城市主干道,道路交通便捷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共交通的影響力。
2.交互探測分析
交互探測主要分析各影響因素對文創空間規模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結果發現,文化設施與交通、文化設施與人才支撐、公共交通與休閑娛樂因子交互后因子解釋力為非線性加強,其他宜居感知因素交互后因子解釋力均為雙線性加強(表2)。說明任意兩個影響因素交互后對文創空間規模的因子解釋力均會顯著提升,文創空間規模不是各因子簡單的疊加影響,而是多種因素復雜耦合的結果。
主要基于北京市POI數據、天眼查企業數據等,識別出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的文創空間,并利用自然間斷點分類法對文創空間進行等級與類型劃分,遷移應用了小范圍區域內文創空間識別和分類的方法。最后運用地理探測器對7個影響因素進行因子探測與交互探測,探究示范區內文創空間發展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探討不同因素協同提升的效力。以三山五園示范區為研究區,共識別出基于10000m2單元網格的文創空間35個,分為四級。根據文化創意產業分類細則,將其又區分為軟件、網絡與互聯網、新聞出版、設計服務、休閑娛樂五種功能類型。呈現“局部集中、整體分散”的特點,等級分布由東向西逐漸減低,企業數量的分布情況與基于企業規模的文創空間集聚大致相仿。在影響因素中,歷史文脈發揮了最主要的作用,示范區具有利用自身資源發展的基礎;結合交互探測,今后應該突出局部文化設施建設,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能力,注重文化設施與公共交通、文化設施與人才支撐、公共交通與休閑娛樂三方面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