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愛虎
初中語文教師應心有全局,把每一單元的教學要點置于整套語文課本的結構網絡中來理解,落實于日常教學實踐中,從教材看框架,從單元看高度,向課堂要效果。教學設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構建:
(一)打好基礎——確定任務
在設計初中語文單元教學活動之前,需要重點確定各個教學任務,還需要為學生們制定可行性較高的自主學習目標。確定任務,是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的基礎內容,也是非常關鍵的導學方向之一。很多初中學生在第一次接觸語文教材時,對比較枯燥的內容并不感興趣,也并不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因此確定單元教學活動的基本任務是非常重要的,也能夠有效引領初中生從不同的視角看待閱讀理解文章以及古詩詞等相關教學內容。但是在確定任務和目標的過程中,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并不能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目標以及學習任務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利于學生全面綜合素養能力的正常發展。
(二)牢固框架——設計問題
在設計初中語文單元教學活動方案的過程中,需要將問題的創新設計形式對應到框架的層面之上,才能夠讓學生們從不同的視角看待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在設計教學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扣緊主題,并對學生在思想意識層面以及自主學習層面上存在的疑問和不解進行多方面研究和分析。單元教學活動可以用家國情懷為主題作為教學問題的設計方向,還可以將不同體裁的語文閱讀賞析段落作為引導初中學生發散思維的主要渠道。通過設計更加精準的問題,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潛力以及獨特思維模式得以體現。
(三)栽花引鳥——創設情境
創設合理的情境,則能夠起到栽花引鳥的作用,充分激發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閱讀、寫作、口語、聽力等教學層面的情境設置方式進行有效分類,并協助和引導初中生完成相應層次的挑戰任務和目標。教師在設置特定的教學情境過程中,可以充分結合實際生活經驗,讓學生們從生活中尋找美好的詩詞和語句,并將其應用在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之中。對于初中生而言,設置有效的語文教學情境是非常關鍵的,也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事件,還能引導學生們對語文教學情境中的各項教學元素進行有效認知和理解。
(四)花香鳥語——建構意義
初中語文單元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需要充分展示其多層次的建構意義,并有效輔助初中生構建完整的語文學科知識體系架構,并從中發現一些獨特的學科思維模式。對于初中生而言,建構意義會更加集中在綜合素養能力的培養層面之上。獨特的建構意義也是吸引學生們參與到課堂互動環節的主要因素之一,還可以在多種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充分展示學生們的獨特優勢以及個體差異特點。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進一步提升單元教學活動的建構意義層次,也能夠直接影響到后續教學活動的創新設計能力。
比如在學習游記課文單元中,一方面學習線索樹立,另一方面就可以抓住景物描寫在文中的具體寫法體現,從本單元的其他課文里,找出有景物描寫的地方,整合成一個課時來上。這樣一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很明確,學生也很容易掌握。
單元整體教學應該總攬全局,整體設計教學內容,整合單元難點、要點,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更廣的空間去閱讀、感悟、實踐,讓他們在學習中積累知識,在感悟中掌握方法,在實踐中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
單元整體教學的展開,有利于學生把握整體,更好的理解課本內容。合理整合單元主題,讓學生融會貫通于完整知識點的理解,讓語文課時不在緊張,讓學生樂學、愛學、能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