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洋,林慶東
(1.桂林市平樂縣教育局教研室,廣西桂林,542400;2.桂林市平樂縣實驗中學,廣西桂林,542400)
2020年1月,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高考命題、評價與改革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明確規定了“一核”統領下高考的考查載體——情境,并以情境承載“四層”(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考查內容(評價學生素質內容),實現“四翼”(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考查要求(評價學生素質程度)。[1]雖然說“一核四層四翼”體系是直接指導高考工作的,但是高考有一定的延續性,以高考評價體系視角研究中考試題,對提高中考命題質量和服務教學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情境學習理論指出,知識是情境性的,產生于真實的情境中,如同工具一樣,只有在應用中才能被理解和發展。[2]《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要求:“強化評價與課程標準、教學的一致性,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不僅倡導情境化教學,教學活動中有目的地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以問題為線索,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探索和發現知識,掌握技能,發展創新思維,還強調在學業質量和學業水平考試中都要通過創設真實情境來考查學生核心素養表現。”[3]當前,認知心理學理論支撐下的現代教育考試也十分注重試題的情境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測量作用。[4]
本文通過對2023年廣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為中考)物理卷情境化試題進行統計分析,歸納總結其情境來源類型,研究其情境創設質量和評價素養目標達成度的有效性,探討如何在當前中考命題中通過科學創設情境提高情境化試題命制質量。
試題統計分析
在物理試題中,情境化試題是指以自然界及社會生產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科學探究中真實存在的物理現象、過程為背景和載體,考查學習者對物理知識、思想方法的理解、遷移應用和創新能力的試題。[4]情境化試題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知識、情境和問題[5],命制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中考物理情境化試題時要根據不同的評價目標、內容及“四翼”要求,選擇不同來源類型、三大核心要素關聯程度不同的情境素材為背景和載體,分別實現“四層”不同層級內容的考查。鑒于此,本文可以將情境素材來源大致分為四類:科技發展及前沿類、社會生產生活類、物理實驗類和學習探索類。根據知識、情境與問題的關聯程度,情境化試題可以分為情境組合型試題、情境結合型試題和情境融合型試題三種類型。三種不同類型的情境化試題的難度隨之增加,承擔的評價考查功能也不同。情境組合型試題主要承擔核心價值、必備知識的考查;情境結合型試題主要承擔必備知識、關鍵能力的考查;情境融合型試題主要承擔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情境化試題的情境素材來源類型、情境式試題類型、評價與考查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情境化試題分析
對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進行分析發現:試題總數為30題,其中情境化試題數為26題,占比86.70%;情境化試題總分值91分,占比91.00%。這說明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的命題工作非常注重試題情境的創設,滿足“無情境不入題”的要求。
1.情境素材來源類型的統計分析
對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試題情境素材來源類型進行統計發現:科技發展與前沿類情境化試題占15.39%,分值占9.00%;社會生產生活類情境化試題占46.15%,分值占34.00%;物理實驗類情境化試題占26.92%,分值占29.00%;學習探索類情境化試題占11.54%,分值占19.00%。
進一步分析發現,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情境化試題的素材來源主要是社會生產生活類和物理實驗類兩大類,充分反映出中考對物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及物理實驗教學的地位等方面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另外,科技發展與前沿類情境化試題的比例較高,也很好地展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與教學理念,說明初中物理與生活、科技發展等緊密相關。以學習探究類情境為素材的試題的比例雖然不高,但因其信息量大、呈現方式多樣、學生對之不熟悉等特點,也可用于對學生在信息獲取與分析加工、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等方面的考查。兼顧對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考查,凸顯出廣西中考物理試題已實現從學生能力立意向素養立意的轉變,實現了與新課標中學業質量要求的對接。這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學以致用的學習意識,而且有利于充分體現高考評價體系中“一核”引領“四層”和“四翼”的評價理念。
2.情境化試題類型的統計分析
對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情境化試題類型進行統計發現:情境組合型試題占30.77%,分值占23.00%;情境結合型試題占57.69%,分值占49.00%;情境融合型試題占11.54%,分值占19.00%。
在情境組合型試題、情境結合型試題和情境融合型試題中,情境組合型試題為三者關聯程度最低的,情境融合型試題是三者融合程度最高的,情境結合型試題處于兩者之間,試題的情境創設質量高低因此區分。
高考評價體系將情境化試題按復雜程度分為簡單情境和復雜情境,組合型試題的情境大多是簡單情境。因此,情境組合型試題可以更好、更多地承接“一核”的考查與評價目的,也能很好地實現基礎性的考查要求;其他類型情境化試題無法實現“一核”考查目標的,都可以通過情境組合型試題實現。[4]這類情境化試題在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占30.77%,說明本次中考試題命制者注重對學生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旨在有效引導教師抓實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建構和理解應用,重視物理學科育人價值的發揮。
情境結合型試題的情境與知識、問題之間的關聯性較緊密,要求學生在解答這類試題時能認知情境,從情境中提取有用信息并有效連接自身已有知識,再運用相關物理知識解決相關問題。該類情境化試題主要能實現對學生綜合性和應用性的考查要求。這類情境化試題在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中占57.69%,說明本次試題命制者很重視對學生理解、關聯與遷移應用知識能力的考查,不僅旨在引導學生感受身邊的物理,提升實踐與活動意識和能力,從而提高其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改善其學習動機,旨在引導教師重視學生對主干知識的建構、理解及應用。
融合型試題的情境與知識、問題間高度關聯且融合在一起,這類情境主要源于真實的研究、實際的探索過程或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完善的過程,因而涵蓋上述過程中涉及的真實問題,大多為復雜情境。這類情境化試題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科學思維和探究素養,能分析處理信息,綜合運用自身知識、經驗和能力解決真實情境的問題或創新性地解決原始問題。該類試題主要能實現對學生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這類試題在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中占11.54%,雖然比例較低,但因其信息量大、呈現方式多樣、學生不熟悉、考查高階認知能力等特點且難度大,可以更精準地考查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從而更好地服務選才。這引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除了重視對學生整體的基礎知識、綜合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還要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更好地培養優秀的創新型人才。
3.情境化試題評價與考查功能的統計分析
對2023年廣西中考物理卷情境化試題評價考查功能進行統計發現:如果僅將考查層級與情境化類型簡單對應,那么A考查層級的試題占30%,B考查層級的試題占46%,C考查層級的試題占11%。但是,這種簡單的對應是不科學也不合理的。因為非情境化試題沒有被列入其中,且每種類型的情境化試題都可能分為三個考查層級,所以本文將情境化試題評價考查層級與情境化試題類型結合起來進行統計分析,如“A層級—情境組合型”代表試題情境為組合型、評價考查層級為A層級的試題,“B層級—情境結合型”代表試題情境為結合型、評價考查層級為B層級的試題,“C層級—情境融合型”代表試題情境為融合型、考查層級為C層級的試題。統計可以發現:A考查層級的試題中有24%的情境組合型,35%的情境結合型,4%的情境融合型,9%的非情境化試題;B考查層級的試題中有2%的情境組合型,9%的情境結合型,6%的情境融合型;C考查層級的試題中有11%的情境融合型,其余的均為0。具體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分析表2可以發現,A、B、C三個考查層級的試題分值比例大致與歷年各地市(廣西)中考試題分析中“容易題、中等題和難題的比例約為7∶2∶1”保持一致。A考查層級的試題主要由情境組合型試
題(含非情境化試題)和部分情境結合型試題組成,重點承接核心價值、必備知識的考查內容,要求學生從簡單情境中直接識別相關知識,或根據問題直接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答;B考查層級的試題主要由情境結合型試題和部分情境融合型試題組成,重點承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的考查內容,要求學生從較復雜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能與自身已有知識、能力建立關聯,并應用多種知識或技能解決相關問題;C考查層級的試題主要由情境融合型試題組成,承接關鍵能力、學科素養的考查內容,要求學生能對從復雜開放的情境中提取的信息進行分析、加工,靈活、綜合運用自身知識、科學思維及探究能力等創造性地解決真實問題。由此可見,物理試題的難易程度和創設的情境、問題關聯的程度(情境創設質量)有一定的相關性。試題情境創設的質量往往決定著試題的難度,這意味著在試題命制過程中可以通過科學適當地調整試題情境材料的復雜程度、信息的多少與呈現方式等調控試題的難度,完成對學生的科學考查,從而進行有效的區分與評價。
廣西中考物理卷命題工作堅持從能力立意轉向素養立意的基本原則,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有益嘗試,并以高考評價體系的視角和要求開創性地開展了情境化試題命制工作。在情境素材的選擇方面,凸顯核心價值的引領作用,有意識地選擇了科技發展與前沿、社會生產生活、物理實驗和學習探索類素材,有效地拓寬了情境來源渠道,實現了教育考試的育人導向功能。此外,通過調控試題情境的創設質量,可以間接調控試題難度,實現教育考試的評價與區分功能。中考試題命制者在情境化試題命制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不為情境而捏造情境、偽造情境;即使改編情境,也要注重情境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嚴謹性;在引入新技術新產品時注意技術專用術語與物理術語的契合度,規范使用名詞或術語等。
為提升初中物理教育質量,一線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創設優質的情境,重視多元化教學方式的使用,如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讓學生在解決一系列具有進階意義的情境問題(鏈)或任務時完成對知識的體驗、感悟、理解和建構,實現深度學習,形成物理觀念。此外,在習題教學時,一線物理教師要注意多選用有進階性的情境化練習題、測試題,幫助學生尋找、提煉解決情境化問題的策略,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作業布置和設計方面,為落實“雙減”政策,一線物理教師可以開展情境化試題命制的選編、改編、創編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