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工匠精神輝映時代

2023-02-06 08:52:18策劃本刊編輯部執行吳金李玲
時代郵刊 2023年1期
關鍵詞:技能

● 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吳金 李玲

■ 策劃人語

有這樣一群勞動者,他們專注執著秉匠心,以冰心一片、物我兩忘的境界,勤學苦練,掌握著無人能及的技藝絕活;他們一絲不茍踐匠行,視質量為生命、視品質如尊嚴,始終恪守職業本分,把所有的事業都當作“老字號”品牌經營;他們精益求精出匠品,在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上精耕細作,用追求極致的精神締造出巧奪天工的神話。他們,被稱為大國工匠。

在各行各業深耕的他們,既是中國夢的筑夢師,也是中國夢的圓夢者,正因為有他們在各行各業的默默堅守和付出,我們的圓夢之路才能走得自信從容。

時代發展,需要大國工匠;邁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要實現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迫切需要培養造就更多的大國工匠和工匠人才,迫切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使其閃耀出更加璀璨的時代光彩。(吳金)

■ 本刊立場

讓工匠精神綻放時代光彩

● 吳金

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也是工匠精神的主要實踐者和傳承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這表明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因此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匠精神,歷久彌新

景德鎮千年不熄的窯火、古建筑中“天衣無縫”的榫卯工藝、絲綢之路上華服冠絕的漢唐刺繡……翻開一部中國工藝史,有太多巧奪天工的技藝、太多精妙絕倫的產品,讓千百年后的我們仍然為之傾倒,這也深刻表明工匠文化、工匠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們民族精神的歷史脈絡之中。

“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斫削而為工匠。”從遠古時代制陶開始,我國就有了工匠的行業分類與技藝傳承,西周時期即確立了“百工制度”。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先后誕生過魯班、李冰、李春、沈括這樣世界級的工匠大師,留下了瓷器、絲綢這樣代表世界頂尖工藝水平的產品。

工匠精神也一直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我國自古就有“尚巧工”的傳統,在我國的文化觀念中,常常用“匠心”來形容做事的高妙境界,如“匠心獨運”“大匠運斤”等等。在先秦諸子中,莊子對“技”的見解與推崇與工匠精神在內涵上高度契合,其筆下游刃有余的庖丁、削木為的梓慶、操舟若神的津人更是將高超技藝上升到了審美層面;墨子不僅本人技藝嫻熟,而且重視工匠技術的傳授,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工匠理論家和實踐者,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思想遺產。經過數千年的傳承和實踐,工匠精神作為我國勞動人民創造歷史、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力量,已成為社會共識和時代召喚。

中國共產黨人不但是最堅定的革命者、奮斗者,也是民族精神最忠實的傳承者和發展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中,涌現出了一大批辛勤付出、無私奉獻甚至不畏犧牲的工匠,促使工匠精神得到傳承和發揚。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大大小小的革命根據地上,涌現出了“兵工專家”吳運鐸、“勞動英雄”趙占魁等一大批優秀工匠,他們為贏得革命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刻苦鉆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為國家創造了大量財富,如摸索出“細紗工作法”的郝建秀、創造三尖七刃麻花鉆的倪志福等等,都是發揚工匠精神的典范;在改革開放年代,“當代畢昇”王選、“金牌工人”許振超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大力發揚工匠精神,將專業專注、精益求精的理念和要求融入技術、產品、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創造了無數“中國制造”的奇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禮贊勞動創造,謳歌工匠精神,并圍繞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工匠文化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用“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16個字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科學內涵,為我們在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9月,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工匠精神被納入其中。

進入新時代以來,在尊崇工匠精神的時代風尚引領下,涌現出了“最美職工”高鳳林、“藍領專家”孔祥瑞、“工人教授”竇鐵成等一批大國工匠,無論是高鐵、大飛機的設計與制造,還是航空航天取得的輝煌成就,無論是港珠澳大橋的飛架三地,還是北京大興機場的鳳凰展翅……這些大國重器、科技成就和重大工程,都離不開他們執著求精的匠心和精湛卓越的匠藝。也正是在大國工匠的感召和激勵下,越來越多的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越來越壯大。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這些技能人才成為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對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匠星”榮光,輝耀時代

“大國工匠,國家就需要你這樣的人。”2021年6月29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將沉甸甸的“七一勛章”授予在焊工崗位奉獻50多年的艾愛國。

登上黨和國家的榮譽殿堂,打造“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評選盛典,拍攝《大國工匠》專題片……近年來,一系列的榮譽表彰和宣傳報道,激蕩起萬千大國工匠心中的信心與豪情,也讓人們看到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創造的非凡業績和寶貴精神,他們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作風,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身影就是對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

“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專注。“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執著專注是歷代工匠固守的職業本分,也是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內涵。幾千年來,許多杰出工匠之所以匠心獨運,留下不朽的技藝和作品,關鍵在于他們將堅定的職業信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們常常短則十幾年、長則幾十年堅守一個崗位、磨煉一項技藝,把工作做到了極致。如“鋼鐵縫紉師”艾愛國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極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50多年如一日手握焊槍苦練技術,至今依然奮戰在焊接工藝研究和操作技術開發第一線;“壁畫醫生”李云鶴從23歲進入洞窟修復壁畫至今已有60多年,在兩萬余天的“面壁”工作中,他做著除塵、灌膠、滾壓、回貼等重復甚至有些許枯燥的工作,使4000多平方米岌岌可危的精美壁畫再露“花容月貌”,如今近90高齡依然默默堅守在文物修復一線,被譽為我國“文物修復界泰斗”。

“干一行鉆一行”的精益求精。“藝癡者技必良。”精益求精是歷代工匠的職業追求,也是新時代工匠精神的靈魂所在。所有杰出的工匠,無一例外都保持著對職業的熱愛,并且用追求極致的態度勤學苦練,在專業的不斷精進與突破中練就爐火純青之技,最終成為行業“絕活”的創始者和傳承人,演繹著“能人所不能”的技藝神話。如“爆破王”彭祥華靠著一股鉆勁,練就了在軟若豆腐的巖層上實施精準爆破的絕活,他能用毫米計量炮孔的間距,并在十幾至一百毫秒間控制爆破精度;“數控微雕大師”常曉飛則可以用比頭發絲還細0.05毫米的刻刀刀頭,在直徑0.15毫米的金屬絲上刻字,字體內容要用高倍顯微鏡才能看清;“深海工匠”周皓20多年手握銼刀不輟,練就了一身過硬的鉗工本領,僅用手觸摸就能感知頭發絲1/16粗細深度的痕跡,他的技藝為護航深海科考立下了汗馬功勞。

“偏毫厘不敢安”的一絲不茍。“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老字號企業同仁堂歷代恪守的古訓,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種代表。一絲不茍是歷代工匠的職業信條,也是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基本特質。正是憑著這種質量追求,“金牌鉗工”管延安在每一件設備、每一顆螺絲安裝完后都堅持反復檢查三至五遍,他曾在5年內為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擰了60多萬顆螺絲,和團隊建造了世界首條滴水不漏的外海沉管隧道;“飛機醫生”時魯峰常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負責的工作人命關天,必須嚴謹細致”,同事眼中的他是一位嚴謹到幾乎所有答案都要數據化的工程師。工作近17年,時魯峰直接保障的各類航班超過一萬班,親手排除的故障成千上萬,從未出現過任何人為差錯。小到一枚螺絲釘、大到飛機維護,無不展現出優秀工匠一絲不茍、嚴謹細致的匠心匠品。

“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前幾年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章丘鐵鍋火爆出圈,曾一度“一鍋難求”,章丘鐵鍋之所以能爆紅,靠的就是“千萬錘成一器”的品質。據說,要做出一口章丘鐵鍋,需經12道工序,在1000℃左右的高溫中經過上萬下鍛打。追求卓越是歷代工匠的職業理想,也是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價值旨歸。工匠膽魄,大勇無懼。新時代以來許多優秀工匠敢向難題挑戰,敢向頂峰攀登,用自己的技能打破了一項項紀錄,書寫了一段段傳奇。“大國焊將”高鳳林,為我國90多發火箭焊接過“心臟”,被稱為“金手天焊”,他不僅技術精湛,還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攻克難關200多項,連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遇到技術難題都不忘向他求助;“大國工匠”張冬偉潛心鉆研船舶建造技術,面對LNG船(液化天然氣船)這種國際上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他勇者無懼,努力攻關,打破了國外船企長期的技術壟斷,與同事們共同書寫了“大洋上的中國榮耀”,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世界第一。

匠心匯聚,百業俱興

2022年10月,“00后小伙刮膩子刮成世界冠軍”的新聞登上熱搜,并收獲眾多網友點贊。這位小伙名叫馬宏達,是浙江一所技師學院的學生。當月在法國舉行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上,馬宏達以爐火純青的“刮膩子”技藝,一舉奪魁,這也是我國在該項目首次拿到金牌。

世界技能大賽是當今世界地位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賽事,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2022年我國共派出36名代表參賽,他們在賽場上追求卓越、奮勇拼搏,取得21枚金牌、3枚銀牌、4枚銅牌和5個優勝獎,我國金牌榜和團體總分再次位居第一。尤為可喜的是,這些參賽選手全部來自技工院校等職業院校,平均年齡僅22歲。這群年輕的中國“小匠”,不僅實現了憑技能報國、讓人生出彩的夢想,也讓工匠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匠心聚,百業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因此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加快培養大批高技能人才,是十分迫切而現實的需要。

弘揚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綜合競爭力。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一個國家發展能否搶占先機、贏得主動,越來越取決于國民素質特別是廣大勞動者的素質。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不斷加強,我國技能勞動者數量呈穩步上升趨勢,但占就業人員總量比例卻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在新興產業中,技術技能人才缺口仍然較大,而且技能勞動者多以低級工和中級工為主,高技能人才比例整體偏低。目前我國高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比重只有6%左右,而德國、日本等一些制造業強國普遍都高于35%。此外,受“重道輕器”的傳統文化觀念影響,目前社會上依然存在輕視職業教育、不重視技能人才的現象,技能教育特別是職業技能教育面臨不少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做到禮敬工匠、禮遇工匠,讓工匠人才享有職業榮光,在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氛圍,激勵億萬職工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弘揚工匠精神有助于促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我國已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但整體而言大而不強,曾經“一支小小的圓珠筆尖難倒中國這個造筆大國”的新聞就刺痛了很多國人的心,因為筆尖鋼這個核心部件造不出,長期依賴進口,大頭利潤都被國外企業拿走了。近年來,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而回望日本、德國這些制造強國的轉型蛻變歷程,雖然路徑和模式各有千秋,但有一個共同特征是高度推崇“工匠精神”,并在這種社會氛圍下培養造就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成為它們實現工業進階、產業升級的關鍵支撐。今天,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引領下,正在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同樣,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進程中,也需要我國技能人才大力踐行工匠精神,努力實現從經驗型到科技型,從手工型到數字型,從傳統工匠到現代工匠的轉變。

弘揚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國品牌塑造、國際形象提升。品牌是企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國家形象的亮麗名片。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品牌建設正從企業行為上升為國家行動。通過多年的持續努力,我國品牌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與德國產品的嚴謹、細致,日本產品的精致、個性化相比,我國產品整體上還處于市場的中低端,在國際上真正叫得響的品牌還不多。曾經一段時間國人一窩蜂涌向國外搶購馬桶蓋、電飯煲的新聞,就是例證。涵育品牌,品質先行,而品質優劣全存于匠心。工匠精神與品牌形象塑造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工匠精神代表著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把細節做到極致。因此要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就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加快建設品牌強國的步伐。

以匠鑄魂,成風化俗

身處人工智能時代,各個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革,許多傳統職業在被顛覆、被替代,一些傳統技藝也在不斷消失。一些人不禁疑惑,在這樣一個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意義在哪?事實上,無論職業版圖如何變化,匠心始終是從業者應有的價值追求,工匠精神始終是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

作為一個大國所推崇的時代精神,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也早已超越了工匠這個群體,幾乎可以推及到任何一個行業或職業群體,成為人們為學、從業、處事的一種積極態度和實踐精神。同時,還要消除一種誤解,匠心不是刻板、不是機械重復,也并不意味著“匠氣”。事實上,匠心從來不拘一格,每一位追求極致的勞動者,都有自己的匠心之道:擇一事,終一生,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工匠精神的本質就是追求卓越、敢于創新,永不滿足于現有水平,永不停滯于當前的狀態,總是在向著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

匠心無界,行者無疆。

“人民教育家”于漪,為講好課,她給自己立下了“豐而不余一言,約而不失一辭”的講課規矩,堅持把上課的每句話都寫下來,先修改,背下來,再口語化,每天到學校的路上,再把上課的內容一遍遍“過電影”,這是一種工匠精神;

中國出版界的“校對王”吳海平,干了40多年圖書校對,大半輩子都埋首書桌琢磨各種文字,練就了“一眼知文病”的硬功夫,曾在許多書出版前如傳奇門將般“撲救”無數訛誤脫漏,這是一種工匠精神;

著名演員李雪健從藝數十年,飾演了許多經典的角色,被尊稱為“表演界定海神針”,每一次拍戲,他都習慣一個鏡頭準備多種方案,反復打磨,一直演到導演和自己都滿意。為了讓自己的熒屏形象更像焦裕祿,他曾在一個月內減肥20多斤,這是一種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實質,是熱愛、責任與付出,是默默無聞的堅持、心無旁騖的執著,這種精神是敬業與踏實、堅定與專注、傳承與創新的代名詞。我們不必人人成為工匠,但我們人人都可成為工匠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今天我們表彰大國工匠,呼喚工匠精神,并不僅僅是對傳統工匠技藝的傳承,而是對一切職業精神的呼喚,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勞動光榮的價值底色,激勵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其根本目的是要為中國制造強筋健骨,為中國文化立根固本,為中國力量凝神鑄魂。

“工匠精神”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題中應有之義。培育“工匠精神”重在弘揚精神,這絕不僅限于物質生產,還需要全社會各行各業祛除浮躁風氣、克服短視心態,培育和弘揚專注執著、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品格。從這個意義上說,工匠精神代表著一種沉穩踏實的心性,表征著一個時代的氣質,是社會品格、國家形象的折射,當這種精神蔚然成風,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就會變得氣質雍容、活力奔涌。

■ 背景·盤點

致敬大國工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致力“攀登技術高峰”的焊接顧問艾愛國,“用一輩子做好工程的眼睛”的工程測量工陳兆海,秉承“產業報國、傳承經典”理念的木匠劉更生,以“我為祖國獻石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己任的采油工劉麗……他們用高度的責任和精湛的技藝,以匠人之心,鑄大國重器。

向他們致敬!

艾愛國:當工人就要當一個好工人

● 史衛燕 薛宇舸

一位70多歲的老人,終日奮戰在高溫火花中,只為給我國焊接事業貢獻力量。

說到他的堅持不懈,他的親人會心疼無奈;談起他的無私培養,他的徒弟們會紅了眼眶;了解他的淡泊名利,人們都被他的平凡而偉大深深折服。

1969年,19歲的艾愛國從湖南邊境的羅霄山脈來到湘江邊的湘潭鋼鐵廠,由知青變為焊工。

1983年,原冶金工業部組織全國多家鋼鐵企業聯合研制新型貫流式高爐風口。如何將風口的鍛造紫銅與鑄造紫銅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成為項目的最大難題。還是普通焊工的艾愛國,提出采用尚未普及的氬弧焊工藝,當時國內還沒有先例。

艾愛國用濕棉被擋住身體,用石棉繩韁包住焊槍,在高于700℃的高溫材料旁持續奮戰。寒冬臘月,外面鵝毛大雪,而他的工作服卻擰出了汗水。整整5個月的奮斗后,他焊的21個風口全部符合國家技術標準。因在這次攻關中表現突出,艾愛國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艾愛國在技術突破上從不滿足。他憑借高超技能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技術難關400多個,獲得數不清的獎項。

作為鋼鐵廠的焊工,艾愛國自稱為“鋼鐵裁縫”。艾愛國最擅長的是焊紫銅,這是讓很多焊工都望而卻步的領域。為焊接一個地方要把整個銅件加熱到七八百攝氏度,人很難接近。

“焊紫銅的時候頭發緊貼頭皮、皮膚繃緊,手會不自覺地顫抖。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到第幾秒,手也會因為高溫出現一片片的紅色水泡,對人的心理和肉體都是一種煎熬。”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艾愛國的徒弟歐勇說,“面對這樣的身體極限,人的本能是逃避,而師父是勇于面對。”

“焊工是易學難精。沒有熱愛,就不會動腦子,就是機械式地干活。”艾愛國說。他利用業余時間編著《焊接技術及自動化》等書,隨身帶著各類專業書籍送給徒弟,指導學習。

50多年來,艾愛國手把手培養的600多個徒弟在祖國各地發光發熱。

近年來,艾愛國著力無償培養下崗工人和農村青年。他常說:“做好傳幫帶,實現高技能人才的傳承,是我的責任。”

“如師如父”是徒弟們對他的評價。

來做學徒的農村青年沒有地方住,他就自己想辦法騰出辦公室讓他們住下。他連續多年免費給個體戶、民辦企業的焊工培訓上課,每次都是“滿座”。所有工人都有他的微信,有事找他,他總是有問必答。

艾愛國在湘鋼工作一輩子,最高職務就是焊接班的班長。領導想從職務的角度提拔他,但被艾愛國婉言謝絕:“我還是安心從事自己的崗位。”

如今他已年逾古稀,仍然戰斗在湘鋼生產科研第一線。艾愛國幾十年不變地騎著他那輛破舊自行車,同事們勸他:“該買輛汽車享受享受。”他總搖搖頭說:“騎自行車挺好,省事。”

“一定要保持工人本色,當工人就要當一個好工人。”艾愛國說。50多年來,艾愛國以“拼命三郎”的勁頭引領著我國焊接事業不斷發展。“我對自己的技術要求是達到極致。只有做到極致,才能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陳兆海:給大國工程當“眼睛”

● 劉旭

27年前,陳兆海站上了“夏天一身汗、冬天兩頭寒”的工程測量崗位。27年后,他還在這個崗位上。27年來,陳兆海只干了一件事:“測量點和線”,只是數量需要以“上百萬個”來計算。

回顧職業生涯,全國勞模、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工程首席技能專家陳兆海十分感慨:測量就像是工程的“眼睛”,越是投入其中,越會覺得那些點和線已經融進了自己的生命。一個個大國工程的精準落成,讓他丈量出的上百萬個數據有了特別的意義。

2004年,陳兆海參建的大連港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進入大干階段,當年還沒有使用GPS技術,只能用“打水砣”的方式來檢驗基床平整度。為了在一個月僅有兩次的大潮中安裝更多沉箱,他常常一連幾天吃住在海上,最長一次在沉箱上待了26個小時。

40多斤的“測深水砣”,每天要扔上百次,而且必須追著海流一路小跑出去。深冬,冰冷的海風打在身上,陳兆海的眉毛和胡子結滿冰霜,濺起的海水將衣前襟凍成了“冰甲”。

受水流、水深及尺深形變等因素影響,測深讀數時間必須在配重觸及海底的兩三秒內完成,常人根本來不及反應。不服輸的陳兆海把所有空閑時間全部用來練眼力和反應速度,硬是把一整套快速讀數方法練成了肌肉記憶,靠人工測量將沉箱水下基床標高精度控制在厘米級。陳兆海為水下基礎施工提供的準確數據,保證了沉箱安裝的高效推進。該工程最終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2018年初,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啟動,海況地質十分復雜,多礁石多溶洞。作為我國在嚴寒海域建設的首條沉管隧道,要求超差精度為5厘米,而首次水下掃測數據與現有基床整平驗收數據比對相差10厘米。“當時使用的是二維單波束測深系統,一條小魚吐出的泡泡都會影響測深結果。”陳兆海多方奔走后,引進了一套可以實現三維掃測的多波束設備。

有了“金剛鉆”,陳兆海和工友們信心倍增。此時,新問題出現了。海底隧道施工環境遠不如陸地上安穩,極大影響了多波束設備的精準度。

“儀器不能自控水平,我們可以幫它‘長’出‘手腳’。”陳兆海提出為多波束設備的五個分部儀器定做連接架的想法。他拉著測量和機務班組研究,4個月里多次改進,終于研發出一款可拼接、適合任何船型的拆卸式連接器,讓儀器“長”出了抓住船舷和站穩海底的“手腳”。

10厘米、7厘米、5厘米……連接器穩定后的測量效果一路精準。“只要你想干,沒有干不成的事!”說起技術創新,陳兆海語氣堅定。

陳兆海說:“27年前上班第一天,師父跟我說工程測量很辛苦,問我喜歡這個活嗎。我說我對測量這活挺感興趣,我能吃苦。這些年,我更加覺得,做人要像給儀器調水平一樣,這是基礎,要端端正正;做事要像校準儀器一樣,這是準繩,要經得住考驗。真誠釋放自己對測量的喜愛和執著,以嚴謹和自律的態度對待每一次任務,就是用心呵護師父在我心里埋下的那顆‘匠心’的種子。”

劉更生:靜下心來,雕琢時光

● 于丹娜

生在北京原崇文區(后并入東城區)魯班胡同,聽著錛鑿斧鋸的聲音長大,父親是龍順成的老師傅,劉更生從小就與紅木結下緣分。

1983年,19歲的劉更生和那個年代的很多青年人一樣,頂替父親的工作崗位吃上了“公家飯”,成為有著160年歷史的京作宮廷家具老字號——龍順成的學徒。

“剛開始當學徒,都要先學習開榫、鑿眼兒。我在鑿一個眼兒的時候,一下把眼兒給鑿壞了,師父非常生氣,他心疼這塊料。”師父后來的一番教導讓劉更生懂得,作為木匠應該惜木如金,更讓他明白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把手上的活練好。

從那時起,劉更生每天都背著一大包廢木材,刮刨子、下鋸、鑿孔,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他重復練習了成千上萬次。年復一年的勤學苦練,讓他在方圓之間練就了精湛的木工技藝。榫卯結構是京作家具的精髓,看似最簡單不過的打眼兒,卻關系到一件家具是否能經年不散。

“一次我在地攤上看到一本關于中國傳統家具的書,要150元,當時我一個月就掙300元,但我還是狠狠心買了。我一定要把修復傳統家具的手藝學好。”出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劉更生沉浸在對木藝制作的潛心鉆研中,技藝愈發精湛。

2001年,劉更生開始負責古舊家具修復工作。“修復工作遠比制作新家具難得多,要對傳統家具的文化、歷史、風格譜系均有細致了解及研究,才能分辨出古舊家具的材質、器型與制作工藝,從而將各種木工技藝運用于修復工作中。”

近年來,劉更生多次承擔國家重點工程所用家具的制作任務。2018年,他參與設計制作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團賀禮。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天安門城樓內部修繕項目(木質家具),10組60個隔扇、活門,180個花窗,采用全榫卯可拆裝的結構,家具、暖氣罩、風機罩、宮燈一共200多件,劉更生率領團隊加班加點,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北京冬奧會開幕之前,劉更生每天都忙著為冬奧會定制座椅進行平整度檢測。“國家對紅木家具平整度要求是小于0.2毫米,而我們對冬奧會產品的平整度要求是小于0.1毫米。”劉更生介紹道。

以心琢物,以技傳世。2016年,劉更生創新工作室成立,他不遺余力地將手藝傳授給生產一線的工人,為非遺技藝的傳承培養了大批人才。“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是發自內心對手藝的敬重。我希望能用我的雙手讓傳統家具煥發新生命。”劉更生堅定地說道。

工作室先后創新了名貴木材曲線拼接技法:大幅度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節約了珍貴木材,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創新了線型刀具制作: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機械代替手工,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傳承了傳統家具表面處理工藝技法:運用水磨燙蠟打磨工藝,使家具表面更加光滑且環保。

劉更生大力弘揚京作文化,堅持組織開展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等活動,年均參與人數達千余人次。為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中華傳統京作紅木文化,劉更生及工作室的匠師們從幕后到臺前,通過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方式,宣傳京作硬木家具制造技藝和紅木文化,使老字號煥發出新生機。

劉麗:油田里的創新能手

● 肖滋奇

“擇一事,終一生”,從一名普通的采油女工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從采油小隊的巡井路走上“大國工匠”的領獎臺,這一路,匠心逐夢,劉麗用了29年。

1993年,劉麗以第一名的成績從技校畢業,來到大慶油田老標桿采油48隊,成為一名石油工人。劉麗的父親是大慶油田第一批建設者。當她像父親一樣穿上石油工服時,父親告訴她:“要當個好工人,干就干到最好。”

這句話深深地烙在了劉麗心里。剛上班時,她總是懷揣一本技術書,白天上井對照實物琢磨,晚上回家整理筆記。工作不到4年,她就把采油隊所有崗位干了個遍。摸工具便知規格型號,看電流即判井下狀況,聽聲音可辨機械故障,成為一專多能的“崗崗通”。

領導看到這是棵好苗子,重點培養她。1997年,劉麗代表大慶油田參加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技能運動會。比賽中,腰部曾骨折過的她背著35公斤重的抽油機皮帶,只用15秒鐘就完成皮帶更換操作項目,獲得全國比賽第三名,被評為首屆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技術能手。面對別人的贊美,她卻心有遺憾:“我做得不夠好,沒能為油田爭得冠軍。”

此后,她加倍努力,向著更高的目標攀登。日常管理中,從設備到數據,一律要精細、規范、高標準。每次迎檢,她所管理的井均達到“零誤差”,成為標桿隊里的標桿井。

“采油工要想干出水平來,光靠力氣不行,提升技能更重要,要把活干得更巧、更快、更好。”劉麗工作之初就有樸素的創新意識。

大慶油田進入聚驅開發階段后,抽油機井的光桿極易被腐蝕導致盤根盒漏油,嚴重時一天就得更換一次密封圈。劉麗圍繞這一難題日思夜想,直到有一次在轉動口紅時受到啟發:可以通過旋轉頂出的原理把密封圈頂出來。她立即著手設計圖紙,尋找廠家加工,第一個上下可調式盤根盒于2000年投入使用。

此后經過5次更新迭代式的改進,采油工在戶外更換密封圈,時間從40多分鐘縮短為10分鐘,密封圈的使用壽命從1個月延長到6個月。

匠者,精湛極致也。讓油井多產油,為企業多創效,劉麗勇于創新,不斷突破。她研制的“螺桿泵井多功能電纜護管”“減速箱可擦洗看窗”等革新成果在大慶油田批量推廣使用。29年來,她累計研制技術革新成果200余項。

2011年8月,廠里成立了劉麗工作室。從兩名采油工起家,逐漸擴大到涵蓋采油、集輸等35個工種,擁有11個分會、531名成員的創效“集團軍”,劉麗傳承的不僅是技術和創新思路,更是一種精氣神。工作室成員鄒繼艷說:“要是沒有劉麗,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采油工,管好十多口井就完事了。”現在鄒繼艷是大慶油田公司采油技能專家。

劉麗在不斷接力中傳承“工匠風范”,像一顆火種,點燃了她身邊石油工人的石油夢。劉麗說:“我最開心的是技術革新成果解決了生產上的問題,最期盼的是我們產業工人隊伍不斷成長,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優秀石油工匠。”

猜你喜歡
技能
老師的神技能
意林(2025年4期)2025-05-10 00:00:00
高級技能
我有特殊的打扮技能
技能強國 創新有我
工會博覽(2022年16期)2022-02-04 16:58:24
勞動技能up up!
秣馬厲兵強技能
中國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豐收
新學期,學習技能get √
學生天地(2016年26期)2016-06-15 20:29:39
畫唇技能輕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醫院院長必備十大技能
中國衛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jizz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在线国产毛片|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爱爱影院18禁免费|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操操操综合网|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91伊人国产| 色成人亚洲| 偷拍久久网|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红杏AV在线无码|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国产小视频免费| 亚洲美女久久| 欧美在线黄|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99精品久久|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欧美午夜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成人精品区| 欧美高清三区|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视频一区|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天堂亚洲网|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色135综合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h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制服丝袜 91视频|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www.99在线观看|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日本黄色a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