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繼龍
(巨野縣中醫醫院骨科,山東 菏澤 274900)
脊柱骨折(spinal fractures,SF)屬于較為常見骨科疾病,而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為SF 常見并發癥,可誘發機體功能障礙,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1]。據相關調查顯示,SF 在全身骨折中發生率為5.08%~6.13%,其中合并SCI 患者約占20.39%[2]。既往臨床多用神經減壓、骨折椎復位及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等基礎治療,但對機體創傷較大,影響患者預后效果[3]。減壓術治療SF 效果理想,不僅能保護脊髓神經功能、操作簡單、術中出血量少,還能在骨折愈合后較易取出內固定物,對脊柱前柱徹底減壓,確保脊柱完整性[4]。高壓氧(HBO)屬于治療神經系統損傷的重要方法,可通過提高腦脊液及腦組織內氧分壓等改善組織缺氧情況,并減輕組織水腫,有助于改善脊髓水腫情況,進而降低繼發性SCI風險[5]。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減壓術結合HBO 治療對患者炎癥反應及神經功能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6 月至2022 年5 月巨野縣中醫醫院收治的65 例SF 合并SCI 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診治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32 例)和研究組(3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12 例;年齡34~74歲,平均年齡(51.52±8.78)歲;受傷至接受治療時間0.5~3 d,平均受傷至接受治療時間(1.83±0.16)d。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4 例,女性9 例;年齡34~74 歲,平均年齡(51.15±8.83)歲;受傷至接受治療時間0.5~3 d,平均受傷至接受治療時間(1.67±0.14)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巨野縣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用骨科學》[6]與《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7]中關于SF 與SCI 相關診斷標準,并經磁共振成像(MRI)確診;②臨床資料及感覺與運動功能等檢查項目齊全;③受傷后48 h內收治;④經外科治療后減壓徹底、脊柱生理曲度恢復、生命體征平穩。排除標準:①存在神經疾病;②先天性脊柱與肢體功能障礙;③近30 d 內服用過影響研究結果藥物;④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運用減壓術治療,具體措施:麻醉醫師給予患者全身麻醉,并在氣管插管下完成手術操作,取俯臥位,運用軟墊墊高胸部與雙髂,以病變椎體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鈍性分離,充分暴露病變椎體及相鄰節段椎板及關節突;切除病變椎體及上下椎間盤,清除椎管內積血,緩解血塊對脊髓的壓迫,運用C 型臂X 線機(南京普愛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型號:PLX7000A)透視下在傷椎上下椎體各置入2 枚椎弓根釘,并置入連接桿與螺帽;依據其專屬性生理曲度對鈦棒實施預彎處理,再行椎管減壓治療;必要時取自體骨或將椎板、棘突骨塊做成米粒大小實施回填,置于預彎釘棒,鎖定螺釘;透視滿意后逐層縫合,放置負壓引流管。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增加HBO 治療,具體措施: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增加HBO 治療,運用單人氧氣加壓醫用氧艙(上海七零一所楊園高壓氧艙有限公司,型號:SHC900GD),囑患者取仰臥位,先運用凈化空氣加壓至0.3 MPa,佩戴面罩實施吸氧,升壓時間為20 min,吸氧時間為50 min,中間休息20 min 后轉化為吸入艙內空氣,在吸氧結束后,持續減壓30 min 后患者出艙,1 次/d,6 d/周,持續治療8 周。
1.3 觀察指標①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后分別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以3 000 r/min 離心20 min,取上清液分為2 份,并將其放置在-80 ℃醫用冷藏箱(中科美菱低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YC-300L)內。取1 份上清液運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集團有限公司,型號:7600)檢測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與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并運用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漿降鈣素原(PCT)。②神經功能評分:治療前后分別運用ASIA 編著的ASIA2000 標準[8]評分,該標準包含運動與感覺。其中運動總分介于0~100 分;感覺包含輕觸覺與針刺覺檢測。總分介于0~112 分,得分高代表神經功能好。③應激反應指標:取①中所得的上清液1 份,運用Multiskan SkyHigh 全波長酶標儀(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型號:MK3)檢測S-100β 蛋白(S-100β)、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④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后分別運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9]評分,該量表包含軀體功能、生命活力及睡眠質量3 個領域,各領域得分介于0~100 分,得分高代表生活質量好。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hs-CRP、TNF-α、PCT 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hs-CRP:超敏C 反應蛋白;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PCT:降鈣素原。
2.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比較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運動、輕觸覺、針刺覺等維度的神經功能評分均升高,且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2.3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比較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S-100β、NSE、GFAP 均降低,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S-100β:S-100β 蛋白;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GFAP: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軀體功能、生命活力、睡眠質量等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且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SF 屬于常見骨折類型,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措施不當,極易出現感覺及運動功能損傷,嚴重者甚至喪失自理能力[10]。SCI 屬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具有較高發病率、致殘率及病死率,較易引發損傷節段以下出現感覺障礙或多系統功能異常等不良情況,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并對其家庭及社會造成一定經濟負擔[11]。臨床多采取手術治療,減壓術及固定椎體等手術可極大程度上降低脊髓受壓,提升機體活動功能,但大量臨床研究表明,術后對患者實施積極高效創傷修復對其康復具有重要意義;隨HBO治療在各臨床領域開展,該種措施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改善缺血缺氧情況及減輕局部水腫等功效得到廣泛驗證[12]。
當病原微生物入侵或機體組織發生創傷等炎癥反應時,hs-CRP 表達水平會升高,屬于炎癥及組織損傷主要標志物;TNF-α 屬于機體重要炎性介質,能夠參與機體感染及炎癥反應等,屬于重要炎癥因子;PCT 能夠反映機體炎癥反應活躍程度,當機體遭受病原微生物或多臟器功能衰竭時,在血漿中水平會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炎癥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對SF 合并SCI 患者實施減壓術結合HBO 治療效果顯著,有助于提升其治療效果,顯著抑制炎癥因子表達,促進運動能力恢復,從而保護機體神經功能。分析出現上述結果的原因:①HBO 治療能調節SF 合并SCI 患者降壓術后神經功能康復,并降低炎癥反應,同時還可以提升血液中氧張力,提升血液中氧含量,有助于改善機體缺血缺氧情況,進而恢復機體神經功能。②HBO 治療能夠增強血氧彌散距離及組織中氧儲備量,有助于改善受損部位局部微循環,降低機體氧自由基,改善脂質過氧化,進一步減輕炎癥因子釋放,提升機體抗氧化能力,進而整體改善機體神經功能。
S-100β 能夠廣泛分布在神經細胞內,若神經細胞受損后,可進入血液循環;NSE 在神經損傷后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血液及腦脊液中;GFAP 含量急劇升高說明機體存在脊髓損傷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應激反應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減壓術結合HBO 治療不僅能降低創傷應激,還能整體提升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SF 合并SCI 患者采取減壓術結合HBO治療臨床效果顯著,患者神經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并可有效減輕其炎癥反應及應激反應,從而全面提升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