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辰
乘著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東風,騰勢品牌在豪華市場屢創佳績。
2023年6月,騰勢D9在MPV市場超越別克GL8奪得當月銷冠,在隨后的7月3日,智能豪華獵跑SUV騰勢N7作為比亞迪在豪華SUV市場的“破界者”乘勢而上。在比亞迪的強大技術背書以及前輩“騰勢D9”的好成績下,騰勢N7的成功似乎已經觸手可得。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我國的汽車市場中,SUV市場和MPV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大相徑庭,騰勢D9強大的產品力是一方面,而競品少且競品實力相對較差同樣締造了騰勢D9的成功,甚至騰勢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也曾表示過騰勢D9的成功有運氣成分。但對于SUV市場而言,騰勢N7要面對的不但有特斯拉model Y、理想L7、蔚來ES6等虎視眈眈的新能源豪華車型,更是有盤踞市場多年的奔馳GLC、寶馬X3、奧迪Q5L等傳統燃油SUV。騰勢N7想要突出重圍,絕不是易事。
同時,比亞迪旗下仰望品牌尚未開啟交付,方程豹品牌仍在孕育當中,騰勢N7要做到的不僅是在30萬~40萬元區間站住腳,更要成為比亞迪打開豪華SUV市場的敲門磚,為即將到來的“大哥們”鋪好路。因此,對整個比亞迪家族而言,騰勢N7必須要打勝仗,打漂亮仗。
25項配置全球首發,加持多項黑科技
騰勢N7在正式上市前經歷了長達4個月的預熱,外觀、內飾和空間等常規參數已經不必贅述,獵跑設計、π-Motion勢能美學設計理念、馭風腰線、逐光尾部、智慧六聯屏、全車高級NAPPA真皮等關鍵詞已經在不少感興趣的人心里倒背如流。因此,本文將側重于那些看不見的“黑科技”配置。
談到騰勢N7上面的黑科技,大部分人第一反應都是此前發布的仰望U8同款“云輦-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那么該系統究竟強在哪呢?
騰勢N7實現云輦-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全球首搭,具備阻尼自適應可調功能,提供多擋高度可選,開發了智能化的功能模式,如隨速調節、智能迎賓、載物模式、高度安全鎖定等多種功能模式拓展。
僅靠描述或許很難真正體會到其優勢,但是在我們的實際體驗中,云輦-A系統不斷刷新我們對騰勢N7的認知。例如,在有乘客上下車時,騰勢N7自動調整車身高度至最佳,使駕乘人員上下車姿態更加優雅舒適,為老人、小孩、寵物等提供便利性。在載物模式中,在行李艙中進行取放行李時,車尾高度自動下降,方便駕乘人員行李的取放。
同時,為使云輦-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更好地發揮作用,騰勢N7采用CCT舒適控制技術,在車輛起步、加速、制動以及停車時,能識別、預判車輛自身運動狀態,通過底盤集成控制技術協調制動系統、驅動系統以及云輦系統,使車身姿態變化達到最優解。
此外,騰勢N7搭載iCVC-底盤矢量控制系統,穩定轉向過彎,車輛更易操控,過彎精準、提升操控極限,更平穩安全。 iCVC系統通過前饋+反饋控制,融合控制制動、驅動、懸架系統,主動改變車輛過彎特性,在保證駕駛安全的基礎上,降低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介入頻率,提升整車操控極限,車輛像吸在地上一般又快又穩。同樣的彎道路況和駕駛技術水平下,iCVC的加持讓循跡性、速度感、穩定感均有顯著提升。
在實際體驗中,該系統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穩”。我們體驗的是0~100 km/h加速3.9 s的頂配N-Sport版車型,在實際測試0~100km/h加速中,強勁的動力輸出并未引起車輛出現翹頭和打滑現象,可以說騰勢N7是目前“3秒俱樂部”中最好駕馭的車之一。
而在比亞迪并不擅長的智能輔助駕駛方面,騰勢N7給了大家一個驚喜。騰勢N7搭載比亞迪首款“L2+級”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天神之眼”,配合高感知系統超遠距高精度雙激光雷達、高精度毫米波雷達、800萬像素前視攝像頭等高達33個傳感器,融合高精定位模塊和高感知算力平臺,實現高速、城市、泊車等全場景駕駛輔助。
騰勢作為比亞迪旗下的高端豪華品牌,騰勢N7三電技術的強大毋庸置疑。騰勢N7基于e平臺3.0騰勢升級版打造,采用全球首款量產八合一電動力總成,總成最大功率 230 kW, 動 力 系 統 綜 合 效 率 90%+。采用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相比CTP方案,CTB技術將電池上蓋與車身地板合二為一,從原來的電池三明治結構進化為整車三明治結構,動力電池系統既是能量體,也是結構件,整車安全性能大幅提升。同時,騰勢N7采用高功率雙槍超充技術,將“單槍”充電升級為“雙槍”超充,適配全國主流公共直流樁,將普通快充樁升級為“超級快充樁”,雙槍充電功率最大可達230 kW,單槍充電功率最大可達150 kW,實現最快 15 min 補電續航350 km,4 min補電100 km。
六大車型同步發售,價格跨度近8萬元
在騰勢N7發布會上,同時發布六大車型,覆蓋30.18萬~37.98萬元。對于騰勢N7的潛在消費者而言,該如何做選擇呢?
最低價的兩款Air版車型可以分別理解為超長續航版和長續航性能版車型的入門款,以失去云輦-A系統和CCT技術為代價,換取1.8萬元的優惠。但是這1.8萬元要不要省呢?
我們認為不該省。這兩大配置在前文已經有所介紹。云輦-A系統是騰勢N7的核心配置,也正是得益于云輦-A系統能夠智能調節車身高度的功能,騰勢N7的車身姿態才配得上“獵跑”二字。此外,前文已經介紹過CCT技術可以優化乘客的乘坐感受,通過提高行駛時的車身穩定性,從根源上避免乘客乘坐電動汽車時容易暈車的現象。因此,這1.8萬元還是很劃算的。
在排除兩款入門車型后,其余四個配置中,日常能夠使用到的配置幾乎全部標配,主要差異為超長續航版為兩驅車型,其余三款車型為四驅。而長續航性能Max版相比長續航性能版增加了iADC智能漂移控制系統和iCVC智能底盤矢量控制系統。N-Sport版則是在長續航性能Max版的基礎上再增加了一套更加運動的外觀套件。那么這四款又該如何選擇呢?
如果要求僅僅是日常代步,那么售價31.98萬元的超長續航版更為合適。盡管此款車型為兩驅車型,但是6.8 s的0~100 km/h加速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日常城市駕駛,續航相比四驅版也增加72公里。
而對于喜愛駕駛的人群而言,四驅版3.9秒的0~100km/h加速無疑可以帶來更大的駕駛樂趣。在這三款四驅版車型中,37.98萬元的N-Sport版性價比不高。相比34.98萬元的長續航性能Max版,3萬元并未換取性能的提升,而僅僅是一套外觀套件,同時失去了腳踢感應開啟行李艙功能,并不劃算。
最后,在33.98萬元的超長續航版和34.98萬元的超長續航Max版的選擇中,則更多是見仁見智了。一萬塊錢的價格相差的是iADC智能漂移控制系統和iCVC智能底盤矢量控制系統兩大更偏向賽道駕駛的配置,如果是深度駕駛愛好者,34.98萬元的超長續航Max版更加“硬核”。而對于大部分用戶而言,33.98萬元的超長續航版足以滿足他們對駕駛樂趣的追求。
總結一下,30.18萬元和32.18萬元的Air版的兩款入門車型與37.98萬元的N-Sport版頂配車型并不推薦。31.98萬元的超長續航版適合日常代步使用,33.98萬元的超長續航版適合對駕駛樂趣有一定追求的用戶,而34.98萬元的超長續航Max版則更適合“硬核”的深度駕駛愛好者。
市場競爭激烈,騰勢N7如何脫穎而出?
騰勢N7上市前已經引起了競品的關注,被視為與騰勢N7定位最為接近的極氪001于日前發布7月權益,限時免費享28 000元的選裝基金相當于變相大降價。而隨著N7交出發布24小時大定11 687臺的優異成績,其他競品也絕不會坐以待斃。
深究智能豪華獵跑SUV這一產品定位,其競品可以分為“獵跑”和“SUV”兩大類。
針對“獵跑”設計,市面上的相關產品并不多,受眾群體也相對小眾,同價位的主要競品為極氪001和蔚來ET5 Touring兩款。與這兩款純電動汽車相比,比亞迪強大的三電技術背書是騰勢N7無法掩蓋的優勢。
而在更能走量的SUV市場中,則本就有著蔚來ES6、理想L7、特斯拉Model Y等新能源車型正在和寶馬X3、奔馳GLC、奧迪Q5L三大傳統豪華車企的SUV激烈廝殺。除去特斯拉Model Y,其余車型家用屬性要遠大于駕駛屬性,在此基礎上,騰勢N7最與眾不同的便是云輦-A系統所帶來的優秀操控和極致的動態極限。而在與特斯拉Model Y的對比中,騰勢N7無論是乘坐舒適度、裝配工藝、還是內飾的豪華感均領先不少。
為更好了解騰勢N7潛在消費者心中的主要競品車型,我們在7月15日前往北京朝陽金港騰勢中心一探究竟。
據多位銷售顧問透露,該店每天平均進店客戶約20組。自7月3日騰勢N7正式發布以來,到店咨詢騰勢N7和騰勢D9的客戶比例約為12∶8。客戶年齡以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中青年為主,有很不錯的訂單轉化率,考慮騰勢N7的主要原因是其能在兼顧家用的同時滿足自己對設計和駕駛的需求。他們主要考慮的競品車型是特斯拉Model Y和蔚來ES6,而理想L7、問界M5智駕版和智己LS7均有所提及。讓人吃驚的是,比較極氪001的人數很少。部分客戶透露,主要原因是很難說服全家人接受極氪001的造型設計,但騰勢N7則既能夠凸顯設計元素,而又沒有發力過度。準確地講,雖然騰勢N7與極氪001的定位最為接近,但其潛在用戶年齡層次卻有著差異,極氪001更針對年輕群體日常1~2人的用車場景,而騰勢N7則更傾向于有一定經濟實力并已經組建家庭的中青年群體。也正是因此,這兩款車實際競爭并不大。
幾乎每一組到店客戶均會提到特斯拉Model Y。據實際轉化訂單的客戶透露,家人表示特斯拉Model Y較差的后排乘坐舒適度和偏硬的底盤濾震調校是他們放棄的主要原因。
在與蔚來ES6、理想L7等國產新勢力代表SUV車型的對比中,最終選擇騰勢N7的客戶主要有兩大理由。第一是騰勢N7所表現出的操控水準,第二是騰勢品牌背靠比亞迪,不必為車企的未來擔憂。
實際上,幾乎沒有人對比過燃油車,到店客戶中甚至不止一位客戶表達過想要用自己的“BBA”置換騰勢N7的想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第一,受限于北京的新能源汽車指標政策,只能購買純電動汽車。第二,燃油車使用成本高,駕駛感受和NVH又無法和純電動汽車相比。第三,部分客戶對輔助駕駛和智能化的要求較高,目前燃油車在這兩方面仍然十分落后。
因此,考慮到騰勢N7的主要受眾群體以已組建家庭的中青年群體為主,最主要競品為特斯拉Model Y和蔚來ES6,而騰勢N7在與這兩款車型的對比中不落下風,并在不少方面占據著優勢。強大的產品力足以支撐騰勢N7在豪華SUV市場中“搶到肉”。
總結
背負著比亞迪家族沖擊高端SUV市場的使命,騰勢N7延續了比亞迪一貫的“全能”屬性,幾乎沒有短板,并在此基礎上有著多根十分明顯的長板,可以說是下限高,上限也高。僅從本月的發布而言,無論是社會熱度還是下定人數,騰勢N7都稱得上是大成功,但是要知道的是,騰勢N7不但賽道比騰勢D9更激烈,更是沒有比亞迪引以為傲的DM-i和DM-p的混動系統支持。在激烈的內卷中,騰勢N7如何實現先穩定、再向上仍然是十分棘手的問題。
據稱,在騰勢N7天神之眼輔助駕駛系統發布后,某車企連夜開會決定加快城市NOA的落地時間,那么騰勢是不是也該做出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