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李雅琪,萬生芳,魏昭暉,楊蕤,李榮科,張磊,舒暢,李亞玲,楊雅麗
1.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2.中國藥科大學,江蘇 南京211298
糖尿病胃輕癱(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消化道并發癥之一,隨著糖尿病發病率不斷提高,DGP發病率占比達60%以上[1]。其主要表現是胃動力障礙、胃排空延遲、無機械性阻塞,并伴有餐后飽腹、惡心、嘔吐等癥狀[2]。DGP發病機制復雜多變,與自主神經病變、胃腸激素紊亂、胃組織病變、氧化應激、高血糖等密切相關[3]。目前研究大多關注高血糖、自主神經病變等,從氧化應激方面研究DGP較少。氧化應激失衡是導致DGP的重要機制,多種植物多糖能改善氧化損傷,恢復氧化平衡[4]。紅芪是甘肅道地藥材,其主要活性成分紅芪多糖(hedysarum polybotrys polysacchcaide)具有調節細胞免疫、抗氧化、抗炎、防治糖尿病等作用[5-8]。研究表明,紅芪多糖能清除氧自由基,激活核因子E2相關因子(Nrf2)信號通路,促進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生成,減少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6]。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紅芪多糖能降低DGP大鼠血糖,提高胃腸動力,修復胃腸黏膜,抑制胃竇組織平滑肌細胞凋亡[6,9]。本實驗觀察紅芪多糖對DGP大鼠胃排空率、小腸推進率的影響,并檢測血清和小腸組織氧化應激相關指標變化,進一步探討紅芪多糖改善DGP的作用機制,為治療DGP提供實驗依據。
72 只SPF 級6 周齡雄性Wistar 大鼠,體質量(180±20)g,北京斯貝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CXK(京)2019-0010。飼養于甘肅中醫藥大學動物房,溫度23 ℃,相對濕度50%。本實驗經甘肅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動物倫理委員會審批(2020-041)。
紅芪多糖,寶雞市方晟生物開發公司,純度72.4%,批號20200315。臨用前用純凈水溶解,制成濃度分別為20、10、5 mg/mL溶液。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 mg/片,批號190614。將藥品粉碎,用純凈水溶解,制成濃度為0.35 mg/mL溶液。
水合氯醛(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批號20190504),血糖試紙(羅氏血糖健康醫護公司,批號478696),鏈脲佐菌素(STZ,德國VETEC公司,批號WXBD4971V),活性氧(ROS)試劑盒(江蘇酶標生物,批號MB-6608A),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8-羥基脫氧鳥苷酸(8-OHdG)、丙二醛(MDA)試劑盒(上海酶聯生物,批號分別為ml059387、ml097316、ml028318、ml077384),PCR試劑盒(武漢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G3321),中性樹膠(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G8590),伊紅(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G1100),蘇木素(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G1080),4%組織細胞固定液(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P1110),谷胱甘肽轉移酶(GST)、醌氧化還原酶1(NQO1)抗體(英國Abcam公司,批號分別為ab13849、ab80588),RIPA裂解液(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R0010-100),Super ECL Plus超敏發光液(北京普利萊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批號P10100)。Accu-Chek Performa血糖儀(羅氏卓越金采),XYJ80-2電動離心機(常州市金壇恒豐儀器廠),Infinite M200 Pro多功能酶標儀(瑞士Tecan),Varioskan Lux型實時定量PCR 儀(美國Thermo 公司),RM2016 切片機(德國LEICA),SHA-C 水浴鍋(江蘇榮華公司),IX51顯微鏡(日本OLYMPUS),ML408生物電放大器(上海ADInstruments),PL3508生理信號采集系統(上海ADInstruments),AUW220D 半微量電子天平(日本島津公司),FRESCO 21高速冷凍離心機(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將STZ溶于0.1 mmol/L檸檬酸鈉緩沖液(pH 4.2~4.5),配制成1%STZ溶液。72只大鼠適應性飼養1周后,隨機分為空白組12只和造模組60只,禁食24 h,禁水2 h,造模組按5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溶液,空白組注射等體積0.1 mmol/L檸檬酸鈉緩沖液。72 h后尾靜脈采血,測定隨機血糖≥16.7 mmol/L為糖尿病大鼠。造模組大鼠繼續以高糖高脂飼料不規則喂養(單日上午進食,雙日下午進食)4周,測定血糖≥16.7 mmol/L,并伴有飲水量增加、腹部脹大、體質量明顯減輕等表現,隨機抽取空白組與造模組大鼠各2只檢測小腸肌電活動,造模組大鼠小腸自主收縮頻率顯著降低提示DGP大鼠造模成功。根據實際成模大鼠數量并綜合考慮模型大鼠死亡率,最終模型組8只,陽性藥組和紅芪多糖高、中、低劑量組各9只。根據體表面積法及紅芪多糖純度計算等效劑量,陽性藥組灌胃枸櫞酸莫沙必利溶液3.5 mg/kg,紅芪多糖高、中、低劑量組分別按200、100、50 mg/kg灌胃紅芪多糖溶液,空白組和模型組予純凈水灌胃,灌胃體積均為2 mL,每日1次,連續8周。給藥期間空白組予普通飼料喂養,其余各組繼續高糖高脂飼料喂養。
1.5.1 一般狀況
觀察大鼠精神狀態、活動狀況、毛色等,記錄大鼠每日飲食量、飲水量變化,每2周測量體質量及尾靜脈采血檢測隨機血糖。
1.5.2 胃排空率檢測
檢測前大鼠禁食24 h,禁水2 h,予50 mg/dL酚紅溶液2 mL 灌胃,20 min 后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0.33 mL/100 g)麻醉,剖腹,結扎賁門和幽門,取出完整胃體,沿胃大彎剪開,用生理鹽水沖洗胃內容物,定容至20 mL。加入0.5 mol/L氫氧化鈉20 mL攪拌均勻,室溫靜置1 h,取上清液5 mL,加入20%三氯乙酸溶液0.5 mL去除蛋白,3 5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另取酚紅溶液2 mL,依次加入生理鹽水18 mL、20%氫氧化鈉20 mL、三氯乙酸溶液4 mL攪拌均勻,作為酚紅標準品。多功能酶標儀波長560 nm 處測定OD值,計算胃排空率。胃排空率(%)=(酚紅標準品OD值-樣品OD值)×100%。
1.5.3 小腸推進率檢測
從幽門處分離小腸,平鋪于冰面,于酚紅染色末端剪一小口,滴加少量氫氧化鈉,若變紫藍色則為酚紅到達部位,并在此區域前后分別滴加氫氧化鈉以判斷酚紅實際到達位置,測量幽門至酚紅到達部位長度及小腸全長(幽門至回盲瓣),計算小腸推進率。小腸推進率(%)=幽門至酚紅到達部位長度÷小腸全長×100%。
1.5.4 ELISA檢測
心臟采血后常溫靜置2 h,4 ℃、4 000 r/min離心15 min,吸取上層血清,采用ELISA 檢測血清ROS、SOD、GSH-Px、MDA、8-OHdG含量。
1.5.5 HE染色
取小腸組織,放入固定液中固定,脫水,透明,常規石蠟包埋,切片(厚度5 μm),二甲苯Ⅰ、Ⅱ、Ⅲ各15 min 脫蠟,100%乙醇Ⅰ、Ⅱ各5 min,95%、90%、85%、75%乙醇各2 min復水,自來水沖洗,蒸餾水浸泡5 min,蘇木素染色5 min,流水沖洗2 min,1%鹽酸乙醇分化2 s,水洗返藍,0.5%伊紅染色1 min,水洗2 min,75%、85%、90%、95%乙醇各5 s,100%乙醇Ⅰ、Ⅱ、Ⅲ各5 s,二甲苯Ⅰ、Ⅱ、Ⅲ各30 s。中性樹膠封片,顯微鏡下觀察。
1.5.6 qRT-PCR檢測
稱取大鼠小腸組織0.1 g置于無酶EP管中,加入1 mL Trizol,于冰上勻漿裂解,靜置10 min,4 ℃、12 000 r/min離心8 min,將上清液轉移至新的EP管中,加入0.2 mL 氯仿震蕩搖勻,冰上靜置3 min,4 ℃、12 000 r/min離心15 min;吸取上清液,加入0.5 mL異丙醇,冰上靜置10 min,4 ℃、12 000 r/min離心15 min;棄上清液,沉淀加1 mL 75%乙醇溶解,充分混勻,4 ℃、7 5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液,沉淀即為總RNA,核酸定量分析儀測定RNA濃度。以RNA為模板反轉錄合成cDNA。RT-PCR 條件:95 ℃預變性30 s,95 ℃變性0.05 s,60 ℃退火34 s,共40個循環。95 ℃延伸15 s,60 ℃、1 h,95 ℃、15 s。以β-actin為內參,2-ΔΔCt法計算目的基因相對表達量。引物由碧云天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見表1。

表1 各基因PCR引物序列
1.5.7 Western blot檢測
取小腸組織約100 mg,加入1 mL RIPA 裂解液,冰上充分研磨,4 ℃、12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BCA法測定蛋白濃度;加入5×上樣緩沖液充分混勻,100 ℃水浴加熱10 min;蛋白上樣,SDS-PAGE分離蛋白,冰浴、200 mA 轉膜60 min,將蛋白轉至PVDF膜,5%脫脂奶粉封閉2 h,TBST洗滌3次,滴加GST、NQO1一抗(1∶1 000),4 ℃孵育過夜;取出條帶,TBST清洗3次,滴加二抗(1∶5 000),室溫孵育2 h,ECL發光液顯影,凝膠成像分析儀攝取圖像,采用Image J 1.4.8軟件分析蛋白灰度值,以目的蛋白與內參蛋白(β-actin)灰度值比值計算蛋白相對表達量。
采用GraphPad Prism 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實驗數據以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空白組大鼠飲食、飲水正常,精神狀態佳,毛色光澤,反應敏捷;模型組大鼠造模初期出現多飲、多食、多尿,隨機血糖升高,繼而出現反應遲緩、毛色黯淡、精神萎靡、多飲多尿、進食量減少、腹部脹大。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各時點隨機血糖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紅芪多糖各劑量組和陽性藥組大鼠給藥6、8 周隨機血糖顯著降低(P<0.01)。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隨機血糖比較(,mmol/L)

表2 各組大鼠隨機血糖比較(,mmol/L)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各時點體質量顯著降低(P<0.01);與模型組比較,給藥4周后,紅芪多糖高、中劑量組和陽性藥組大鼠體質量顯著升高(P<0.01),給藥6、8周后,紅芪多糖各劑量組和陽性藥組大鼠體質量顯著升高(P<0.01)。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體質量比較(,g)

表3 各組大鼠體質量比較(,g)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腸推進率顯著降低(P<0.01);與模型組比較,紅芪多糖高、中劑量組和陽性藥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腸推進率顯著升高(P<0.01);與陽性藥組比較,紅芪多糖中、低劑量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腸推進率顯著降低(P<0.01)。見表4。
表4 各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腸推進率比較(,%)

表4 各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腸推進率比較(,%)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與陽性藥組比較,△△P<0.01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ROS、MDA、8-OHdG含量顯著增加(P<0.05,P<0.01),SOD含量顯著減少(P<0.01);與模型組比較,紅芪多糖高劑量組和陽性藥組大鼠血清ROS、MDA、8-OHdG含量顯著減少(P<0.05,P<0.01),SOD 含量顯著增加(P<0.05,P<0.01)。各組大鼠血清GSH-Px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各組大鼠血清ROS、SOD、GSH-Px、MDA、8-OHdG含量比較()

表5 各組大鼠血清ROS、SOD、GSH-Px、MDA、8-OHdG含量比較()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空白組大鼠小腸組織結構完整,腸黏膜正常,腺體結構清晰,無炎性細胞浸潤;模型組大鼠小腸組織結構模糊,腺體結構被破壞,黏膜消失,有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各給藥組大鼠小腸組織損傷情況有所好轉,炎性細胞浸潤減少,以紅芪多糖高劑量組作用更明顯。結果見圖1。

圖1 各組大鼠小腸組織形態(HE染色,標尺=100 μm)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小腸組織Keap1 mRNA表達顯著升高,Nrf2、HO-1、Trx mRNA表達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模型組比較,紅芪多糖高劑量組和陽性藥組大鼠小腸組織Keap1 mRNA表達顯著降低,Nrf2、HO-1、Trx mRNA表達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6。
表6 各組大鼠小腸組織Keap1、Nrf2、HO-1、Trx mRNA表達比較()

表6 各組大鼠小腸組織Keap1、Nrf2、HO-1、Trx mRNA表達比較()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小腸組織GST 和NQO1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1);與模型組比較,紅芪多糖高劑量組和陽性藥組大鼠小腸組織GST 和NQO1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1)。見表7、圖2。

圖2 各組大鼠小腸組織GST和NQO1蛋白免疫印跡
表7 各組大鼠小腸組織GST、NQO1蛋白表達比較()

表7 各組大鼠小腸組織GST、NQO1蛋白表達比較()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
Keap1/Nrf2信號通路是抗氧化應激的經典通路,Keap1是氧化還原反應的傳感器,正常情況下,Keap1主要與Nrf2結合,以非活性狀態存在于胞漿中,當受到ROS等刺激后,通過使構象發生改變從而與Nrf2解偶聯,使Nrf2轉入細胞核內與Maf蛋白結合成異質二聚體后與抗氧化反應元件結合,激活Ⅱ相代謝酶、抗氧化酶或藥物轉運體的轉錄活性,發揮抗氧化損傷作用,恢復細胞內穩態[10]。Keap1/Nrf2信號通路被激活后,進一步啟動下游關鍵靶標如HO-1、Trx、NQO1、GST、SOD、GSH-Px、8-OHdG等,增強機體氧化應激反應,維持氧化平衡。
Keap1是氧化應激的關鍵蛋白,能提高機體對心肌微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協調氧化應激,緩解機體氧化損傷[11]。GST是體內二相代謝酶,能促進氧化應激產物與還原型谷胱甘肽結合,維持氧化還原動態平衡,是抗氧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脂肪蛋白的生物合成,保護細胞免受化學和代謝損傷及氧化應激反應,調節脂質、能量代謝[12-13]。研究表明,GST含量變化是引起氧化應激、胰島素抵抗等內環境紊亂的關鍵因素,更是導致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關鍵因素[14]。NQO1是細胞質中調節氧化還原反應的蛋白酶,能解除自由基和化合物毒性,是Nrf2下游重要的抗氧化因子,通過清除ROS催化體內還原反應,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應激損傷[15]。研究發現,增強Nrf2、HO-1、NQO1蛋白表達可改善氧化應激,從而達到改善糖尿病并發癥的目的[16]。
本實驗中模型組大鼠小腸組織Keap1 mRNA表達顯著升高,Nrf2、HO-1、Trx mRNA 表達顯著降低,血清ROS、MDA、8-OHdG含量顯著增加,SOD含量顯著減少,胃排空率和小腸推進率顯著降低,提示模型大鼠出現氧化應激損傷。經藥物干預后,陽性藥組和紅芪多糖高、中劑量組大鼠小腸組織Keap1 mRNA表達顯著降低,Nrf2、HO-1、Trx mRNA表達顯著升高,血清ROS、MDA、8-OHdG含量顯著減少,SOD含量顯著增加,胃排空率和小腸推進率顯著升高,提示機體抗氧化應激能力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紅芪多糖干預能改善DGP大鼠一般狀況,提高胃排空率和小腸推進率,調節血清ROS、MDA、8-OHdG、SOD含量,改善小腸組織病理損傷,其機制與下調小腸組織Keap1 mRNA表達,上調Nrf2、HO-1、Trx mRNA及GST、NQO1蛋白表達有關。本研究從抗氧化應激角度揭示了紅芪多糖改善DGP的作用機制,可為相關臨床研究提供實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