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周鋼,張珊滋,王春燕,田莉,3*
(1.新疆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3.新疆名醫名方與特色方劑學重點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全世界有200多種薔薇,其中有多種薔薇的果實可供藥食兩用,其富含氨基酸、總多酚、總有機酸和糖類等成分[1-2],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降血脂、抗癌和抗菌等方面的藥理活性[3];在阿拉斯加、匈牙利和土耳其等地,一些口感獨特、營養豐富的薔薇果也被制成果醬,深受兒童喜愛[4]。新疆地處亞歐腹地,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為薔薇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5],新疆薔薇果果型大、肉厚、味甘甜、營養豐富,在食品、藥品開發方面具有巨大潛力[1-2]。植物多糖是植物體內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的生物大分子,主要由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單糖以一定的比例聚合而成,相對分子質量從幾萬到幾百萬不等?,F代藥理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具有抗腫瘤、免疫調節、降血糖、抗氧化、抗輻射等多種藥理作用[6-7],目前,關于新疆薔薇果中總多糖和單糖的研究鮮見報道。
多糖主要采用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8-9]等方法檢測。滴定法操作簡單、成本低,但試驗條件要求較高且滴定終點不易判別;UV-Vis法操作簡單、準確、重復性好,目前被廣泛應用。單糖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10],糖類物質經衍生化后可連接在紫外可見吸收檢測器中(ultraviolet-visible detector,UVD)進行測定,但衍生化操作步驟繁瑣且準確性較低;蒸發光檢測器(evaporative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LSD)[11]可直接檢測糖類物質,但靈敏度、重復性和精密度較差;示差折光檢測器(differential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RID)[12]檢測糖類物質具有靈敏度高、穩定性和重復性好的優點。因此本試驗采用UV-Vis和HPLC-RID測定新疆8種薔薇果中的總多糖和4種單糖的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CA)進行綜合評價[13],為后續研發品種的篩選及質量控制提供參考。
8種不同品種的完全成熟的新疆薔薇果(表皮為深紅色、萼片干枯)于2020年9月采自新疆烏魯木齊市雅瑪里克山和阿勒泰地區海拔的山地或灌叢,經新疆醫科大學徐海燕教授鑒定為薔薇科薔薇的果實,編號為 S1~S8,見表 1。

表1 樣品編號及采集地點Table 1 Sample number and collection location
葡萄糖(純度大于99.8%)、果糖(純度大于99.9%)、蔗糖(純度大于98.8%):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麥芽糖(純度大于94.4%):廣州碩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色譜純):美國Honeywell公司;苯酚、硫酸(分析純):天津北聯精細化學品開發有限公司。
LC-20A島津液相色譜儀、RID-10A檢測器:日本島津公司;722S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SL-200高速多功能粉碎機:浙江省永康市松青五金廠;XS105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KQ-5200DE數控超聲波清洗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TDL-5A離心機:上海菲恰爾分析儀器有限公司;Milli-Q純水機:美國Millipore公司。
1.3.1 總多糖含量的測定
1.3.1.1 供試品提取方法篩選
精密稱量S3號干燥樣品粉末(80目)2.000 0 g,平行9份,平均分3組,均加入500 mL蒸餾水,分別采用浸漬24 h、超聲45 min、煎煮45 min三種方法提取總多糖,采用UV-Vis法測定總多糖含量。
1.3.1.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8種新疆薔薇果粉末(80目)2.0000g,按照1.3.1.1所得最佳方法進行提取,抽濾,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備用。
1.3.1.3 總多糖顯色條件考察
以薔薇果中的總多糖作為考察指標,單因素考察5%苯酚用量 0.6、0.8、1.0、1.2 mL,其它條件為濃硫酸3 mL、50 ℃ 加熱 20 min;濃硫酸用量 3、5、7 mL,其它條件為5%苯酚用量1.0 mL、50℃加熱20 min;加熱溫度 40、50、60、80℃,其它條件為 5%苯酚用量 1.0 mL、濃硫酸 5 mL、加熱 20 min;加熱時間 10、20、30、40 min,其它條件為5%苯酚用量1.0 mL、濃硫酸5 mL、加熱溫度50℃。
1.3.1.4 總多糖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稱取葡萄糖對照品適量,制備濃度為5.138μg/mL的葡萄糖對照品溶液。精密移取 0、1.20、1.60、2.00、2.40、2.80、3.20、3.60 mL,加入 2 mL 蒸餾水,按照最佳顯色條件在490 nm處測定吸光度[14]。以葡萄糖的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1.3.1.5 精密度、重復性和穩定性考察
將方法“1.3.1.4”的葡萄糖對照品溶液的吸光度重復測定6次,記錄并計算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值,考察儀器精密度。
取S3樣品粉末按照“1.3.1.2”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按“1.3.1.3”方法,測定吸光度,計算RSD值,考察重復性。
取方法“1.3.1.4”中對照品溶液,25℃放置,在0、2、4、8、12、24 h 分別測定吸光度,計算 RSD 值,考察樣品的穩定性。
1.3.1.6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量已知總多糖含量的S3樣品粉末2.0000g,平行9份,按照樣品含量的80%、100%和120%加入葡萄糖對照品,每組平行3份,按照“1.3.1.2”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根據方法“1.3.1.4”中的條件測定,計算回收率,考察該方法的準確度。
1.3.1.7 新疆薔薇果樣品中總多糖含量測定
精密移取“1.3.1.2”方法中的供試品液各0.1 mL,按照方法“1.3.1.4”的條件測定樣品中總多糖含量。
1.3.2 新疆薔薇果單糖組分分析
1.3.2.1 對照品儲備液制備
精密稱取適量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麥芽糖對照品,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用40%乙腈溶解配制質量濃度分別為 50.28、40.12、20.45、20.98 mg/mL 的對照品儲備液。
1.3.2.2 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方法“1.3.1.2”中的供試品溶液125 mL,水浴蒸干,用5 mL 40%乙腈復溶,0.45 μm濾膜過濾,濾液為單糖組分供試品溶液。
1.3.2.3 色譜條件
色譜柱CAPCELLPKANH2(250mm×4.6mm,5μm),流動相為乙腈-水,在此基礎上考察流動相的比例;流速:1.0 mL/min,柱溫:40℃,檢測池溫度 40℃,進樣15 μL。
1.3.2.4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精密量取“1.3.2.1”方法中的單一對照品儲備液,梯度稀釋制備系列濃度各單一對照品溶液,按方法“1.3.2.3”的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以對照品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1.3.2.5 精密度、重復性和穩定性考察
取“1.3.2.4”方法中的對照品溶液,按“1.3.2.3”色譜條件連續進樣6次,記錄峰面積,計算RSD值,考察儀器的精密度。
取S3樣品粉末按照方法“1.3.2.2”制備供試品溶液,平行6份,然后按“1.3.2.3”方法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RSD值,考察重復性。
取方法“1.3.2.4”中的對照品溶液,25℃放置 0、4、8、12、24、48 h,再按照方法“1.3.2.3”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RSD值,考察4種單糖的穩定性。
1.3.2.6 加樣回收率
精密稱量已知含量的S3樣品粉末2.000 0 g,平行6份,按已知含量100%加入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麥芽糖對照品,按照方法“1.3.2.2”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方法“1.3.2.3”的條件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各成分的加樣回收率,考察該方法的準確度。
1.3.2.7 薔薇果中單糖組分的含量測定
將方法“1.3.2.2”中的樣品溶液按照方法“1.3.2.3”進行測定,計算各樣品中單糖組分的含量。
1.3.3 數據處理與分析
以薔薇果中總多糖、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麥芽糖的含量為變量,利用Origin 2018軟件對樣品中的5種成分進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CA)。
總多糖含量結果:煎煮法總多糖含量為263.48mg/g、超聲法總多糖含量為187.52 mg/g、浸漬法總多糖含量為126.79 mg/g。因此,確定煎煮法為供試品提取方法。
表2為總多糖測定方法的單因素考察結果。

表2 單因素考察結果(n=3)Table 2 Results of the single factor examination(n=3)
由表2可知,以1.0 mL 5%苯酚溶液,5 mL濃硫酸,50℃加熱30min為顯色條件,放至25℃后進行測定,此時S3樣品最為穩定且總多糖含量最高,為263.48mg/g,因此,以此條件為最佳。
葡萄糖的線性方程為A=26.152C+0.013 4(r=0.999 2),表明葡萄糖含量在 7.65 μg/mL~22.67 μg/mL范圍線性關系良好。精密度考察的RSD值為0.96%。表明該儀器精密度良好。重復性考察的RSD值為0.67%,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穩定性考察的RSD值為0.91%,表明總多糖在24 h內穩定。對樣品進行加樣回收率測定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加樣回收率結果(n=9)Table 3 Results of sample adding recovery(n=9)
如表3所示,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9.87%,RSD值為1.20%,表明本法測定總多糖含量準確。
2.4.1 專屬性與線性考察
依據《中國藥典》[15],考察流動相的比例對薔薇果中4種單糖成分色譜行為的影響,HPLC-RID色譜分析圖如圖1所示。


圖1 對照品和樣品溶液的HPLC-RID色譜分析圖Fig.1 HPLC-RID chromatograms of standard and sample solution
由圖1A可知,當乙腈與水體積比為80∶20時,4種單糖成分的出峰時間在15 min以內,果糖和葡萄糖的分離度小于1.5;由圖1B可知,當乙腈與水的體積比為70∶30時,待測物質對稱因子為1.45且麥芽糖無檢測峰;乙腈與水的體積比為75∶25時,4種單糖成分的分離度大于1.5,對稱因子為1.02,理論塔板為3 320,適用于4中單糖類成分檢測。
2.4.2 線性考察
4種單糖成分的線性考察結果見表4。

表4 4種單糖回歸方程、線性范圍及相關系數Table 4 Regression equations,linear ranges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four monosaccharides
如表4所示,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麥芽糖分別在質量濃度 5.01 mg/mL~35.09 mg/mL、4.04 mg/mL~28.28 mg/mL、0.25 mg/mL~8.06 mg/mL、0.24 mg/mL~7.73 mg/mL的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0.999 6。
2.4.3 精密度、重復性、穩定性和加樣回收率試驗
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的精密度考察RSD分別為0.27%、0.25%、0.69%、0.94%,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重復性考察的RSD分別為2.17%、2.38%、1.95%、2.72%,表明方法的重復性良好;穩定性考察的RSD分別為2.36%、1.51%、2.41%、2.55%,表明4種單糖在48 h內穩定;4種單糖成分的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4種單糖成分的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Table 5 Results of the spiked recovery test for the 4 monosaccharides(n=6)

續表5 4種單糖成分的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Continue table 5 Results of the spiked recovery test for the 4 monosaccharides(n=6)
由表5可知,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9.51%、99.24%、100.46%和 102.32%,RSD值分別為1.25%、0.66%、1.21%和2.43%,表明本法測定4種單糖含量準確。
新疆8種薔薇果中總多糖含量及4種單糖組分含量結果見表6。

表6 新疆8種薔薇果樣品中總多糖和4種單糖組分的含量Table 6 Content of total polysaccharides and four sugars in 8 Xinjiang Rosa fruits samples
表6結果顯示,總多糖和4種單糖組分的含量差異較大,含量分布范圍較廣。其中S4號樣品總多糖含量最高,S3號樣品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麥芽糖含量最高。
主成分分析(PCA)運用降維的思維,通過提取對應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排除重疊信息,減少變量,并對數據進行相似性分類[16-17]。本文以新疆8種薔薇果中總多糖、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麥芽糖5種成分為變量進行PCA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主成分分析方差貢獻率Table 7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表7結果表明,提取獲得的主成分為總多糖和果糖,累計的方差貢獻率為87.85%,前2個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分別為3.38和1.02,表明這2個主成分可以代表8種藥材中5個成分87.85%的信息。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表示主成分與其對應變量的相關系數[18-19],結果見表8。

表8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Table 8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采用得到的2個主成分對8種不同薔薇果進行評分,計算2個主成分的單獨得分,表達式如下。
Y1=-0.070X1+0.159X2+0.177X3+0.172X4+0.084X5
Y2=0.903X1+0.033X2-0.139X3-0.134X4+0.281X5
以2個主成分所對應的方差貢獻率為權重,獲得綜合評價函數為Y=67.511%Y1+20.334%Y2,計算樣品的綜合得分并進行排序,結果見表9,樣品S3質量最好。

表9 8種薔薇果樣品的主成分因子得分、綜合得分和排序Table 9 Factor scores,comprehensive scores and sorting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8 Rosa of fruits kinds of samples
聚類分析(CA)是一個“物以類聚”的分類過程,通過計算樣品間的歐氏距離,根據樣品間的相似性進行分組[20]。本研究以新疆8種薔薇果中5種成分的含量為變量,以樣品間的歐式距離為區間分析樣品之間的異同[21]。聚類分析樹狀圖如圖2所示。

圖2 薔薇果的聚類分析樹狀圖Fig.2 Dendrogram for clustering analysis of the Rosa of fruits
由圖2可知,在樹狀圖的距離75處為標準進行歸類,可將樣品分成 3 類,S5、S7 和 S8 歸為一類,S1、S2、S4、S6歸為一類,S3歸為一類。此分析結果與主成分分析結果一致。
本試驗采用UV-Vis和HPLC-RID分析測定新疆地區8種薔薇果中總多糖和4種單糖成分的含量,考察不同提取方法以及總多糖和4種單糖組分測定方法的提取效率,所建立的方法經過嚴格的方法學考察,操作簡單、精密度好、靈敏度高,適用于果實類中糖的檢測。8種薔薇果中波斯單葉薔薇(S3)的綜合評分最高,其次為寬刺薔薇(S2)、密刺薔薇(S5)和疏花薔薇(S6),研究結果可為新疆薔薇果的開發及綜合利用提供試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