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俠,李遠吉(.安徽工商職業學院旅游學院 安徽合肥 30000;.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書 名:新時代高校實踐思政教育創新研究
作 者:王邵軍,王莉莉,等
出版單位: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定 價:70.00元
ISBN:9787521829129
當前,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整個社會處于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憑借其傳播頻次高、承載內容豐富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深受大學生喜愛,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面對新媒體技術的深刻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加大對新媒體技術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研究力度,從而切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時代高校實踐思政教育創新研究》一書,深刻把握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向,全面闡述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向度,以及制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現有問題,深入探討了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構建和實施路徑。
明晰新媒體時代下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義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前提基礎。一是有利于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時代高校實踐思政教育創新研究》認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采用填鴨式的單向灌輸教育,大學生只能從教育者處獲取相關信息,而在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性明顯增強,教師與學生可以在相關教育平臺進行跨時空交流,教師通過新媒體平臺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將學習成果在新媒體平臺反饋給教師,由教師對其進行點評糾正,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彌補學生的短板和不足,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有效性。二是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新時代高校實踐思政教育創新研究》認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較為狹窄,只能依托于課堂教學、主題講座、圖書報紙等線下方式進行知識傳輸。在新媒體時代,由于信息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傳播,因而教師可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而是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去查找更多的教育內容,并將教育內容做成PPT或視頻等,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是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新時代高校實踐思政教育創新研究》認為在新媒體時代下,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進一步提高,學生可以結合個人情況借助智能設備隨時隨地了解最新資訊、搜集熱點話題,以此充實自身的知識儲備量。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新媒體手段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潛移默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該書還就新媒體如何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路徑作了進一步思考。一是優化教育內容供給。《新時代高校實踐思政教育創新研究》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供給應注重政治性和精神性有機結合,篩選出契合時代潮流的精品教育內容。例如,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拍攝短視頻、微電影等參加各類主題活動,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可以采用VR虛擬技術使學生沉浸式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而增強自身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二是升級教育工作機制。《新時代高校實踐思政教育創新研究》認為高校應建立線上線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針對線上教育,高校應組織相關專家學者錄制一批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并將課程置于新媒體平臺,組織學生進行觀看學習,開闊學生眼界。針對線下教育,高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研,將課堂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并將調研的相關情況上傳到學校的官方媒體平臺,帶動其他學生進行話題互動,引起廣大學生的參與熱情。三是打造教育工作隊伍。《新時代高校實踐思政教育創新研究》認為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應打造一支新媒體素養較高的師資隊伍。高校應積極邀請企業中的新媒體運營工作人員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系統講授新媒體運營基礎知識與培訓新媒體應用技能。此外,高校還可以組織思政教育工作者去校外企業參觀考察,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檢驗對新媒體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從而不斷增強自身的新媒體知識技能。
總之,該書重點分析新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深刻影響,以及創新優化的具體路徑,提升了該書的時代性和可讀性,能夠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掌握全書的知識點,從而實現教育工作的長遠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