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文
本文從增強企業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入手,就如何增強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進行探討,并嘗試性地提出一些參考意見與方法。
一家企業只有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夠立足于市場,擴大自己的經濟版圖并提升經營效益及社會效益。所謂文化軟實力是指除去具體的可量化的資本、資金、設備、人員以外的,以文化資源作為來源的軟實力,是各類有形的文化產品以及思想、價值觀、制度等無形的文化觀念所產生的軟實力的總稱。這些都是不可量化,且不能像設備資金人員等具象化生產要素一樣能夠為企業在短期內實現產出和創造價值的。但企業文化一直以來都是企業建設的重頭戲,尤其是國有企業更是十分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這是因為企業文化雖然不能在短期內為企業創造實際的價值與效益,但卻能在更深層次更多維度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經營質量、社會聲譽以及品牌價值。文化的力量相對于設備廠房資金人力來說,是一種更加“柔軟”的存在,能夠在不斷作用與推動下讓企業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與光彩。因此,增強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才成為了當前國有企業十分重視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工作還在不斷推進,在推進國企改革的過程中,企業文化對于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也在不斷顯現。尤其是對于我國國有企業而言,增強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具有以下幾點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就肩負著推動國家全面發展的歷史使命,在此前的幾十年里,國有企業始終靠著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才有了今天的新局面。因此,國有企業代表了國家的毅力與精神,始終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與優越性。因此,在新時期新經濟發展背景下,增強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不僅能夠有效推動企業自身的建設與發展、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是開拓國際市場、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舉措。
第二,“走出去”的企業必然要面對與國內不同的政治體系、文化背景、發展環境和輿論體系。這種差異不僅天然客觀存在,還表現出多樣性、復雜性特點,給企業跨國經營帶來一定的風險和挑戰。在當今國際經濟發展大環境下,“走出去”戰略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之一。一家企業想要走出國門,不僅需要依靠先進的生產力和卓越的產品與服務質量,是否擁有深厚底蘊的企業文化、是否能夠支持企業領導者與決策者堅定不移地推進各項制度與工作也至關重要。此外,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大力彰顯國有企業文化特色也能夠有助于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打造中國企業的特色品牌、占據專門的市場位置,從而為“走出去”的推進做出積極貢獻。
第三,企業文化軟實力的增強也能進一步提升企業內部的向心力與凝聚力,能夠讓企業員工不斷增強對企業的認同感、信任感以及歸屬感,從而營造出更加積極健康和諧的企業內部氛圍。在和諧健康積極內部氛圍影響下,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新意識能夠被最大激發與調動起來,從而讓企業的各項制度能夠得到更加積極的配合與執行,讓企業的各項業務能夠實現創新與突破。
在經濟硬實力建設工作持續推進的過程中,加強對企業文化軟實力的積極建設能夠達到助推企業綜合實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升、市場地位提升的多重作用。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全面提升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具體工作質量:

1.堅定不移站穩國企的身份與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近年來,中央政府與各級地方政府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也是為了保證國有企業在新時期新經濟發展背景下,能夠持續發揮國有企業的行業引領作用以及對國家經濟建設的全面助推作用,文化軟實力建設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國有企業在文化建設、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同時,也應當堅定不移地站穩國有企業的身份與立場。對于國外企業在文化建設上的成功經驗應當借鑒學習,但更需要立足中國具體國情以及國有企業的特殊社會身份與地位,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要高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國企責任的大旗,準確把握因為國情不同、政治立場不同而帶來的文化建設側重點上的不同,堅決貫徹國有企業應有的身份與立場。
2.準確把握制度與文化之間的關系
現代企業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不僅需要嚴格的制度管理與流程規范,同時也需要企業文化將各項制度融入企業員工的思想與行為當中,這就是現代企業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一些企業在重視文化建設、重視文化軟實力的同時,沒有能夠把握好制度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在不斷滿足員工需求、重視員工訴求的同時,沒有能夠正視堅持企業基本規范與制度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制度與文化出現失衡。因此,國有企業在文化建設及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工作當中,必須以企業制度為根本、以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地位與作用為基礎,來進行企業文化建設與文化軟實力提升的探索與實踐。
3.推進“以人為本”與企業利益趨同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與軟實力提升工作,必須立足國有企業的國家地位與社會責任,但同時也應當充分尊重企業員工的需求和發展。為此,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應當積極推進“以人為本”與企業利益趨同的相關工作。首先,要堅決從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有效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的精神內核。其次,重視企業員工實際需求的聽取與研究工作,在合理范圍內盡量做好對企業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上的照顧、給予員工更多的溫暖。再次,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優化,為員工提供多方面學習和培訓機會,盡量幫助企業員工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與專業素養,為員工制定更加人性化和更具針對性的成長方案,從而讓員工在自我能力獲得提升、自我價值得到展現的同時,增強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最終逐漸實現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的趨同。
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工作,不僅需要立足國有企業自身的角色與立場,同時也需要關注員工的發展與需求,在基本方法確定以后則需要經過漫長的探索與實踐,最終尋找到適合本企業文化軟實力提升之路。但不論是以什么為目的的文化建設及文化軟實力提升工作,都需要重視我國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只有這樣,我國的國企文化軟實力建設工作才能夠達到預期成效,也才能夠在企業“走出去”和履行社會職責與使命的過程中,發揮自己應有的價值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