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倩 牛青麓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煤礦智能化建設正是數實融合的有力實踐。華陽集團公司十四屆五次職代會也提出,“按照‘系統智能化、智能系統化’思路,打造智能礦井。”
煤礦智能化建設是必然趨勢,更是未來的主流發展方向。華陽新能一礦深入貫徹二十大精神,努力將打造智能礦井落實到生產實踐中。
“沒有入井安資證的女職工也能下井?”帶著疑惑,記者見到了黨的二十大代表、山西華陽集團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一礦大國工匠工作室負責人李杰,跟隨他的腳步走進大國工匠工作室。原來他說的“下井”是“云下井”,通過智能化掘進系統管控平臺遠程參觀井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
春節前夕,一礦順利通過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這是集團公司第一座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煤礦。
“智能化煤礦的標準是什么?”面對疑問,李杰認真向記者解釋:“煤礦的智能化建設是整個系統的智能化,包括信息基礎設施、采掘、地質保障、運輸、通風、安監等系統的智能化,還包括經營管理等,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采掘工作面的智能化。2020年以來我們建成了21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其中3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被省能源局評定為高級。”
李杰指著監控畫面里掘進工作面生產現場,繼續說道:“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的‘智能’就是所有采掘設備都實現集中控制,我們可以通過井下集控室操作設備一鍵啟停,甚至在井上借助智能化采煤和掘進系統管控平臺,遠程控制井下設備工作。除此之外,這兩個管控平臺還能集中顯示一礦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的全部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不用下井,就能第一時間發現井下哪里出現問題,判斷出現什么問題,以最快速度解決問題,保證井下的安全生產。這正是智能化煤礦建設的意義之一。”
采訪即將結束時,李杰的徒弟們陸陸續續上井向他匯報工作。“井下151305工作面進行的井下作業場所視頻監控安裝工程,基本按照計劃有序開展,效果也不錯,只要過年期間加把勁,加快數據采集進度,就能盡快完成。”一礦機電工區智能化小組成員袁天奇還告訴記者,他跟著李杰進行智能化方面的工作大約一年了,完成了井下設備數據上傳、設備一鍵啟停等多項工作,也切實感受到智能化對煤礦生產方式的改變,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管理效率,還讓煤礦工人作業場所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