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青山
湖北省宜昌市行業協會商會持續改革創新,畫好最大“同心圓”,樂當產業發展的“領航者”、科技創新的“先行軍”、招商引資的“排頭兵”、政企互通的“連心橋”、幸福生活的“守護人”,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作出了突出貢獻。
高起點站位,建設活力型行業協會商會。強黨建聚合力。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在市社會組織綜合黨委領導下,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堅持將黨建工作與成立登記、章程核準、年檢年報、專項抽查、等級評估、教育培訓等工作“六同步”。截至目前,市級行業協會黨支部已達14個,市級商會黨支部已達37個。強機制促轉型。積極構建自主管理與政府監管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行業治理模式,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加強誠信自律建設,建立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通過綜合監管和服務聯席會議制度,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目前,全市行業協會商會已蓬勃發展至301個。強品牌優服務。用好等級評估,向質量要發展,堅持以評促建、以評提質、以評增效,推動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助力穩經濟、促發展、保就業服務水平向縱深推進。目前,有全市性5A級行業協會商會10個、4A級9個、3A級3個。
高標準謀劃,建設服務型行業協會商會。發揮“聯”作用,謀其所謀指方向。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多措并舉解難題、助發展。如市建筑業協會團結廣大會員企業勇闖市場,2020年至2022年,全市建筑業產值位列全省市(州)首位。市茶產業協會連續3年開展百圓惠活動,推出系列春茶旅游推介活動。2022年,全市茶葉面積、產量、產值均位居湖北省前列。體現“治”作為,想其所想創優勢。聚焦產業領域和關鍵技術,大力培育發展科技創新類項目,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如市磷石膏綜合利用協會,組織56家會員企業簽訂技術創新合作協議,合力攻克磷石膏綜合利用世界性難題,并成功推出全國首個磷石膏道路材料應用標準。做好“引”文章,行其所行求發展。探索“商協會+”招商新路徑,通過成立宜昌市楚商聯合會、召開中國(宜昌)綠色能源發展大會等形式,吸引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來宜,助力外地企業“請進來”、中小企業“走出去”,形成資源互補、協作共贏的發展新優勢。據統計,2020年至2022年,全市行業協會商會共開展“雙招雙引”活動249場次、成功簽約項目150個,投資總額達1649.23億元。
高質量發展,建設公益型行業協會商會。主動作為,促進就業改善民生。主動參與穩崗就業工作,加大招聘專職人員力度,免費提供就業指導服務,為會員企業和畢業生提供精準匹配的有效平臺,助力全市穩經濟促就業工作大局。2022年,市級行業協會商會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招聘崗位2889個、推動會員單位發布招聘崗位3169個。勇于擔當,振興鄉村推動共富。勇當表率,積極投入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2022年,宜昌市級行業協會商會共捐贈資金393萬元、捐贈物資折價127萬元、采購農副產品753萬元、幫助銷售農副產品223萬元。其中,市三峽物流園市場商會被表彰為全省民營企業和商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萬企興萬村”行動標兵。同心同行,紓難解困締造幸福。充分帶動會員企業高效參與基層治理,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如市重慶商會黨員、會員下沉社區,調解居民矛盾糾紛29次,走訪慰問困難群眾230戶,捐獻270余萬元建設黨群連心站、鄉村大舞臺等,將優質服務延伸到末梢,共同畫大幸福生活“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