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鄉市民政局
浙江省桐鄉市創新采用“養老院+護理院”、機構內設醫務室、醫養結合簽約等模式,將養老機構、醫療機構、社區資源有效鏈接,積極發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形成了“醫康養結合”服務模式,不斷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統籌規劃,建設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一是合理布局養老服務設施。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編制《桐鄉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桐鄉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根據桐鄉本地老年人口數量、衛生服務需求和醫療衛生資源分布狀況等要素,合理規劃養老服務設施規模、數量和功能定位,使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有機銜接。二是同步建設護理院。新建養老機構同步規劃建設護理院,使養老機構成為集基礎養老、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康復治療和臨終關懷于一體的“養老院+護理院”型醫養結合機構。三是促進醫療機構轉型。充分利用現有的醫療衛生資源,將鄉鎮衛生院等過剩公立醫療資源進行結構和功能調整,轉型為醫養結合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康復護理服務。
整合資源,優化醫康養結合服務環境。一是設立老年醫學共同體。由桐鄉市中醫醫院牽頭,發揮其在中醫藥養生、老年病專科方面的技術優勢,組建桐鄉市老年醫學共同體,構建由“急、難、疑”診治到慢病管理,再到康復、醫養護一體化服務的架構體系。二是建立認知障礙照護聯盟。由嘉興市康慈醫院牽頭,定期派出醫療、護理、康復專業人員,分批次到各養老機構開展認知障礙專業服務與技術幫扶。邀請醫療、護理等方面的專家對養老機構護理員與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建立嘉興市康慈醫院與各養老機構關于精神(心理)障礙聯絡會診綠色通道機制,更好地服務認知障礙老年人群。三是建設康養聯合體。以大型養老機構、示范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主體,集成護理院、醫院等醫療資源,在專家指導、雙向轉診、員工培訓等方面展開合作,在精神科臨床用藥指導及心理健康咨詢、失智癥照料與康復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為入住機構的老人及周邊社區老人提供綜合評估、康復治療等服務,并制定個性化照護方案,形成多方共舉、服務多元、資源共享的康養服務體系。
多措并舉,強化醫康養結合保障措施。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出臺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辦法,建立養老機構補助政策、收費標準與星級掛鉤機制。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在省級補貼基礎上,自建的給予每張床位12000元補助,護理型床位再增加2000元補貼;租用的每張床位給予每年1000元補助,連續補助3年,護理型床位再增加1000元。養老機構接收本市戶籍老人的,以機構評級為依據,按照失能、半失能、自理老人分別給予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的運營補貼。二是強化護理人員隊伍建設。加強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開展針對不同層次和類型養老服務人才的培訓和教育,舉辦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將養老護理項目納入桐鄉市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對各級技能大賽獲獎人員落實相應支持激勵政策,并落實養老服務人才特殊崗位津貼和技術等級津貼。打通職業晉升空間,將護理員技能競賽獲獎情況納入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的加分選項。三是優化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各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就近和鄉鎮衛生院或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簽訂協議,醫生定期上門提供基礎醫療服務,并承擔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的一般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對符合收住入院標準的及時開通應急通道收住入院。探索養老驛站融合康養服務,在小區的養老驛站中加入康養服務元素,打造老年朋友觸手可及的醫養服務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