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舸帆
摘 要:幼兒創意美術活動是兒童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這種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自由繪畫、手工制作和創意設計等方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助于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動手能力等。在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生活化材料的運用是一種常見的方式。本文基于幼兒創意美術活動,分析了生活化材料的運用優勢及運用意義,探討了如何運用生活化材料為幼兒創意美術活動賦能。
關鍵詞:幼兒;創意美術;生活化材料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9-0143-03
創意美術活動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審美能力,而材料是開展創意美術活動的重要資源。生活化材料廣泛存在于幼兒的生活,有簡單易得、啟智益思的優勢,將其運用在創意美術活動之中,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對培養創造性思維有所裨益。可以說,生活化材料的運用,可為幼兒創意美術活動的開展賦能,教師應始終關注和強調生活化材料的運用,為幼兒帶來豐富的創作素材,激發幼兒創作興趣,提升幼兒的創作能力。
一、生活化材料的運用優勢及運用意義
(一)生活化材料的運用優勢
首先,幼兒生活中存在非常多生活化材料,幼兒可以輕易獲得想要的生活化材料。與此同時,幼兒有自我選擇的條件,可以選出適合的生活化材料,進行創意美術活動。
其次,生活化材料有顯著的三大特點,一是可塑性強,二是操作簡單,三是啟思益智。生活化材料貼合幼兒當前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經驗,幼兒在運用生活化材料時會大膽思考和聯想,這一過程有助于延展想象力,利于同時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后,生活化材料需具有安全性。教師需在生活化材料的選擇過程中做好把關,和幼兒一起選出無毒、無害、安全健康的生活化材料,使幼兒的創意美術活動最大程度降低操作風險,發揮出生活化材料的最大價值。
(二)生活化材料的運用意義
首先,巧用生活化材料,有助于幼兒將美術活動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順利搭建起藝術和生活的認知橋梁。如此一來,幼兒在創意美術活動中可以自然而然地聯系到日常生活,既給創意美術活動提供生活素材,也能讓幼兒有效體驗和感悟到生活的美。
其次,生活化材料來源于幼兒所熟悉的生活,運用于幼兒創意美術活動,正是踐行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這一思想,促使美術教育和生活有效聯系起來,有助于實現幼兒創意美術活動的生活化。這一過程能讓幼兒感知到自己的生活中處處有藝術元素和藝術情感。更重要的是,幼兒今后的美術創作活動可以基于日常生活,既可以激發出幼兒的創作欲望,也能夠實現創意美術活動的生活化。
再次,在創意美術活動中,教師需要培養幼兒的多方面能力,主要是審美力、想象力、創造力。為達成理想的培養效果,教師需要有所創新,采用的生活化材料具有審美價值,并且能給幼兒提供不同的想象空間和創意構思。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幫助幼兒發揮出生活化材料的最大價值,有效發展幼兒的藝術審美水平、想象力和創造力。
最后,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的生活化材料運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培養幼兒的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通過利用廢棄物品和自然材料,幼兒可以學習到如何重復使用物品、減少浪費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同時培養他們積極向上和負責任的品質。
二、如何運用生活化材料為幼兒創意美術活動賦能
(一)挖掘和利用廢舊材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應全過程指導幼兒選擇和利用好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將其用于手工藝品、玩具的制作,達到美化自己的生活及開展其他活動的目標。”在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廢舊材料的挖掘和利用,并借助生活化材料,有效整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的日常生活環境中,有非常多無毒、無害的廢舊材料,比如塑料瓶、紙盒、紙筒、瓶蓋、紐扣、紙殼蛋托等。教師可以依托這些豐富的廢舊材料,給幼兒提供活躍、寬松、愉悅的環境,讓幼兒在利用廢舊材料時變得大膽和活躍。
例如,在進行“奇妙的蓋子”這一主題創意美術活動時,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挖掘生活中的各種瓶蓋。教師可以指導幼兒選擇大小、形狀、紋路存在差異性的瓶蓋,從而讓創意美術活動有更多的可能性。選擇好瓶蓋之后,教師可以讓幼兒蘸上顏料,蓋出自己所喜歡的印章。通過不同形式的蓋印,幼兒可創作出個性化的美術作品,既體驗到歡樂,也感知到藝術的美妙。
又如,教師可為幼兒提供生活中常用的梳子和小棉簽,并提供白紙、畫液、顏料,指導幼兒進行“濕拓畫”的創意美術。在創作過程中,幼兒可以選擇滴入自己喜歡的畫液顏色,用小棉簽隨意滑動紙面,最后放入紙張與水面完全貼合,停留5秒便可以拿起顏色的畫面向上放置,晾干即可。在這樣的創意美術活動中,幼兒會有自己的想象和操作,可以感知到創意美術活動的趣味所在,也能夠促進發散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
除此之外,教師應該極力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是讓幼兒自己挖掘所喜歡的廢舊材料,結合自己的能力、喜好,確定利用廢舊材料的方法。幼兒由此可以自主確定創意美術活動的主題和內容,確保身心始終處于舒適狀態,獲得驚喜和快樂,還可以提高創作的樂趣和形成無限的想象。在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教師應該始終以幼兒為中心,確保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二)多方面引入自然材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有效引導幼兒接觸到周圍環境,同時接觸到生活中美好的人、事及物,在此過程中豐富感性經驗和提高審美情趣?!彼?,教師應該堅持立足于幼兒的日常生活,基于周圍環境挖掘出優質的自然材料。大自然中有豐富多樣的資源,比如山坡上有樹林、竹子,小河邊有貝殼、石子,這些自然材料都是幼兒所熟識的。教師可以考慮引入幼兒熟悉且喜歡的自然材料,并切實發揮好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走進大自然,尋找和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自然材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最大程度減少干預,以求極力凸顯出幼兒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葉子變變變”這一創意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校園或大自然中尋找喜歡的葉子。教師應該注重引導,比如讓幼兒認真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葉脈紋理,并鼓勵幼兒之間進行分享和啟迪,從而營造出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待選擇好樹葉之后,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讓他們自主進行“葉子變變變”的創意美術,培養幼兒自然材料的運用能力和審美情趣。一些幼兒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樹葉制作出一艘大船,并對樹葉進行處理,使其成為多扇窗戶;還有一些幼兒利用樹葉制作出小魚,體現出小魚的自由自在之感。除此之外,一些幼兒會注重合作,先用樹葉拼貼出所喜歡的形狀,然后和小伙伴進行溝通交流,將各自所拼貼出的形狀有效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達到創意美術活動的良好效果。
較多的幼兒對生活中的果蔬較為熟悉,也愿意在創意美術活動中運用果蔬材料。因此,教師可以考慮設計“果蔬大變身”這一創意美術活動,同時可引導幼兒在家中進行這一活動,讓家長一起參與和進行創造。在這一活動中,幼兒可以感知到更多樂趣,在父母的支持和陪伴中,產生更多大膽且充滿新意的想象,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除此之外,自然材料的存在具有季節性,所以教師要根據季節變化,引入合適的自然材料。這可以更進一步幫助幼兒感知到自然材料的魅力,也可以讓幼兒在創意美術活動中始終保持新鮮感。
(三)多種材料的結合
為了讓生活化材料在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發揮出最大價值,教師應時刻強調多種材料的結合,努力讓幼兒接觸到更多的生活化材料?!?-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教師在發展幼兒的藝術表現力時,應該堅持運用好多種工具或材料,以便讓幼兒可以更好地表達感受和想法?!睘榇?,教師不僅要注重多種生活材料的引入及結合,還應該引領幼兒探究不同生活化材料的具體用途,以便發揮出生活化材料的最大價值。
例如,組織幼兒進行“京劇臉譜”這一主題創意美術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多種生活化材料,并和幼兒探究不同生活化材料的用法。教師要先確定一個教學目標,即幫助幼兒形象且有效地認識京劇人物,并對京劇人物的性格與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基于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引領幼兒觀察顏色的運用技巧和變化情況,感知色彩的魅力。首先,教師可為幼兒提供水彩顏料,并鼓勵幼兒進行色彩的搭配,并最終形成創意美術作品。其次,為幼兒提供橡皮泥,旨在讓幼兒進行配色捏貼,幫助幼兒提高觀察能力,認清楚臉譜的外形特征和變化情況,對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有重要作用。最后,為幼兒提供卡紙、棉簽等生活化材料,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自己的美術作品。
除此之外,人物、動物、風景中的優質材料,往往都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教師要持續性培養幼兒運用材料進行創作的能力,讓生活化材料更好地服務于創意美術活動。
(四)以材料創設活動情境
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教師要有效發揮出生活材料的價值,賦能幼兒創意美術活動。活動空間和氛圍是影響美術活動開展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可引導幼兒將生活中的各種材料利用起來,創設美術活動情境,拓寬幼兒創作空間。
在運用生活化材料創設創意美術活動情境時,教師要為幼兒創設直觀且形象的情境,讓他們獲得真實體驗和豐富感受。同時,要注意創設幼兒所喜歡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以此激發幼兒的創造潛能。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幼兒都喜歡把玩各種易拉罐,有的會將石子放進罐子里,聽石子撞擊拉罐壁的聲音,有的喜歡觀察易拉罐上的圖案,并敲擊易拉罐聽聲音,不同的易拉罐可以帶來幼兒不同的體驗和感受。因此,教師可以以“與易拉罐做朋友”為主題,組織創意美術活動。活動前,教師可以為幼兒們布置搜集易拉罐的任務,要求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搜集各種樣式的易拉罐,清洗干凈后帶到教室里。教師再與幼兒一起,在教室墻壁上粘貼不同顏色的易拉罐,并以易拉罐為色塊組成整體圖案。這樣不僅可讓幼兒切實感知到易拉罐的可塑性,對易拉罐美術創作有更多的想法,還可讓幼兒受到強烈的視覺沖擊,并以此進行聯想和思考,在自主觀察和探索的過程中形成更多的構思。之后,教師再組織幼兒用易拉罐進行創意設計,如有的幼兒用易拉罐制作了風鈴、小動物玩具等。教師再將幼兒們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幼兒在易拉罐創設的活動空間中自由觀察和探索。
三、結語
在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生活化材料的運用是一種創新和有趣的方式,教師應該注重生活化材料的運用,引導幼兒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創作出各種各樣的美術作品,以培養幼兒的能力和品質,切實發揮出生活化材料的最大價值。在后續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繼續探究生活化材料價值發揮的更多要點和技巧,為幼兒創意美術活動賦予源源不斷的能量。
參考文獻
[1]黃劍秋.基于生活化材料的幼兒創意美術活動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23(03):105-106.
[2]施彥宇.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生活化材料的妙用[J].教育界,2022(28):101-103.
[3]王環環.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生活化材料開發與利用分析[J].新智慧,2020(22):40-41.
[4]王丹沁.巧用生活材料 打開創意天地——淺談生活材料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有效運用[J].求知導刊,2021(20):89-90.
[5]羅蓉.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生活化材料的開發與利用[J].名師在線,2022(1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