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勁松
2月6日"中國團隊出境旅游試點正式開始,首批游客陸續開始前往阿聯酋、埃及等20個旅游目的地。這是自2020年國家文旅部宣布“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旅游產品”后,出境旅游團隊的再次出發。
對于中國游客的重新到訪,不少國家都是高度重視和期待的P疫情前,中國出境旅游人次和出境旅游支出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2019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次為1.55億,較美國高出了5500萬人次,出境旅游支出為2546億美元,較美國高出了1200億美元。中國出境游客的規模以及旺盛的消費活動,不僅推動了到訪目的地的經濟發展,增加收入和相關就業崗位,還為世界旅游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能。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出境游客的出行時間是比較均衡的。在2018年和2019年,每月出游人數都在1000萬人次左右,在暑期等時段甚至會提升到1400萬人次以上的規模。穩定的大規模中國游客,對于不少旅游目的地來說有著更寶貴的價值,因為這意味著更具確定性的經濟支撐和崗位創造。中國出境團隊旅游業務試點恢復,恰恰在這方面打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不僅如此,試點恢復在人文交流上也展現出獨特的價值。從不得不相對隔離到主動的親密接觸,從隔空遙寄想象到親身實地探訪,在目的地的逛吃、逛玩和購物,或者深入到當地居民的生活場景,體驗具有新鮮感又充滿煙火氣的活動,出境旅游試點恢復必將創造更多的民間交往場景,形成更多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的機會,從而有力地增進民眾間的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
試點的廢復,雖然是中國越來越開放進程的一個小小節點,但又蘊含和萌發著中國和世界共享的發展觀所體現出的不可忽視的希望。從出境團隊旅游試點觀察、目的地的確定,到航班恢復加密以及在地服務的逐漸豐富和活躍,中國正在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全面、快速地恢復和擴展與世界的聯結、緊密互動、享受開放、互助和創造的快樂。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中國出境旅游,也讓不同國家、不同人群共享中國的發展,共享中國人民的快樂。
事實上,除了受到不可抗因素影響,中國對于出境旅游的態度一貫是開放的。中國出境旅游的發展與經濟的成長和國民收入的提升密切相關,也與中國越來越開放,越來越緊地融入世界而關。出境游得益于開放,本身又是開放的一部,分,服務和助力開放進程,在開放中推動互相理解和人文交流,在開放申結交好伙伴,發出中國好聲音。
從早期的出境探親旅氟到“新馬泰”成為旅游熱點,再到《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管理暫行辦法》的發布,中國出境旅游人數規模在上世紀90年代至2019年這20余年間從不足500萬人次增加至1.55億人次,增長超過40倍,年均增長速度超過兩位數。特別是出游門檻的消解和成本的相對下降,使得我國出境旅游者規模迅速擴展。從每年百萬人次到千萬人次,再到上億人次的持續增長,出境旅游的發展進程,實際上就是中國開放進程的縮影。中國出境團隊旅游試點恢復,也突出體現了中國開放的決心和行動。
當然,在出境團隊旅游重啟所帶來的豐富想象空間之外,我們也要關注再出發面臨的現實困難和障礙。如何重塑出出境旅游的期翠和想象,如何重出境旅游的市場和產業,將會成為出境旅游發展必須回答的關鍵問題。疫情可能反復以及地緣沖突等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有可能還會不時對出境旅游形成沖擊。但是,不管怎樣,從試點之初市場主體重振旗鼓,試水市場推廣開發和產品銜接,以及相關方協調航班、證件手續和服務,到生態環境逐步得到修復,產業運行進入常軌,游客的體驗得到有效保障,出游越來越便利。中國出境旅游克服復蘇障礙的能力是完全可以信賴的,整體向好的進程也是確定的。▲(作者是中國旅游研究院國際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