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網站2023 年8 月7 日報道,7—8 月份,華北、東北和沿海等地出現強降雨、臺風、洪澇等災害,8、9 月份仍是自然災害的多發頻發期,畜牧業正常生產秩序受到影響,動物疫情發生和傳播風險增加。為有效應對災害天氣影響,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穩定畜牧業生產,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推出以下技術和工作措施。⑴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物資儲備。加強重大天氣變化預判預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短信微信、鄉村大喇叭等手段,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防災減災技術措施。提前組織對畜禽養殖場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及時修補加固養殖建筑設施漏水、不牢部位。重點防范丘陵山區山體滑坡和低洼地區雨水倒灌災害,必要時提前將畜禽轉移至安全場所飼養。指導養殖場(戶)貯備一定量的飼草飼料、藥品及防洪設備等物資,確保應急物資儲備充足。主動加強與氣象、交通、保險等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共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⑵強化災后畜禽飼養管理。受災的養殖場(戶),要及時做好清理淤泥雜物,修復加固養殖圈舍。關注災后水源地、飲水井和飲水管線衛生狀況,按要求開展飲水消毒,確保飲水質量安全。飼料飼喂前應仔細檢查,不用霉變飼料飼喂畜禽,防止中毒。⑶全面落實消毒防疫措施。結合“大清洗大消毒”專項行動,建立健全災后動物防疫消毒制度和操作技術規程,扎實推進災后消毒工作,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⑷抓好動物疫病防治,加強災區動物疫病監測排查。⑸做好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及時打撈收集死亡畜禽,確保無死亡畜禽漂浮。加強死亡畜禽的運輸管理,死亡畜禽運輸車輛應防水、防滲、耐腐蝕、易清洗消毒,運輸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經過人口聚居區、畜禽養殖密集區。⑹加強畜產品產銷銜接。針對災后可能出現的飼草料等投入品及出欄畜禽調運困難,及時發布供求和價格信息,指導做好產銷銜接,暢通運輸和銷售渠道。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2023 年8 月22 日報道,農業農村部答復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提出的關于建立自研自用疫苗快申快批綠色通道的建議。具體有:①關于允許有生產條件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研自用;農業農村部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保障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開展自用疫苗研究。在完成前期實驗室研究后,研發單位可按照《獸藥注冊辦法》有關規定,向農業農村部申請獸用生物制品臨床試驗和新獸藥注冊。獸藥產品通過新獸藥注冊評審,取得新獸藥注冊證書后,具備生產條件的獸藥生產企業可向農業農村部申請核發獸藥產品批準文號。獸藥生產企業取得產品批準文號之后,相關疫苗產品即可上市使用。②關于實行分級分類審批滿足行業疫病防控需求;2021 年,農業農村部發布修訂后的《獸藥注冊評審工作程序》 (農業農村部公告第392 號),針對不同情形采取4 種不同評審方式。對常規獸藥注冊,采取一般評審方式。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急需疫苗,采取優先評審方式;農業農村部獸藥評審中心對相關疫苗注冊申請,第一時間進行評審,第一時間報出評審意見和評審結論;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第一時間安排復核檢驗。對重大動物疫病應急處置所需疫苗,采取應急評價方式;農業農村部獸藥評審中心重點把握疫苗產品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非關鍵資料可暫不提供。對強制免疫用疫苗生產所用菌毒種的變更,采取備案審查方式。企業自研自用疫苗可根據不同情形,申請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評審。下階段,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探索企業自研自用疫苗的快速審批制度,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規范菌種分離活動,建立質量標準和生產規程,確保疫苗產品質量,滿足動物疫病防控需求。同時,企業在研發豬用細菌性疫苗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有關要求,嚴防發生生物安全風險。
據每日經濟新聞網2023 年7 月28 日報道,為進一步加強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工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新版《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3 版)》(以下簡稱《細則》),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新版《細則》調整了許可范圍。將可食用動物腸衣納入肉制品生產許可發證范圍,修訂后許可范圍包括熱加工熟肉制品、發酵肉制品、預制調理肉制品、腌臘肉制品和可食用動物腸衣。明確企業應根據產品特點和工藝要求,合理設置相應的生產場所。提出生產車間整體布局要求,強調了與污水污物處理設施、易產生粉塵場所等生產輔助區域的位置關系,避免交叉污染。明確肉制品生產作業區劃分要求及人員通道、物料運輸通道等方面的管理要求。采用分切方式生產肉制品的,要求企業在制度中明確待分切肉制品管理、標簽標識、工藝控制和衛生控制等要求。明確生產過程中解凍、腌制、熱加工、發酵、冷卻、鹽漬腸衣上鹽以及內包裝材料脫包后消毒等工序的控制要求。明確企業可以使用快速檢測方法開展原料、半成品、成品檢驗,定期與國家標準規定的檢驗方法開展比對或驗證,保證檢測結果準確。
2023 年8 月上旬,湖南、河南等19 省份統計局公布2023 年上半年生豬產能情況,數據顯示,大部分省份生豬出欄保持增長態勢。2023 年上半年,各省生豬按出欄量排序依次為,湖南省生豬出欄3 250.5 萬頭,同比增長1.6%;河南省生豬出欄3 240.95 萬頭,同比增長0.6%;四川省生豬出欄3 237.7 萬頭,同比增長3.1%;湖北省生豬出欄2 467.86 萬頭,同比增長3.1%;山東省生豬出欄2 433.1 萬頭,同比下降4.0%;云南省生豬累計出欄2 273.32 萬頭,同比增長3.8%;廣東省生豬出欄1 984.32 萬頭,同比增長4.5%;廣西壯族自治區生豬出欄1 917.27 萬頭,同比增長2.8%;江西省生豬出欄1 556.0 萬頭,同比下降7.6%;江蘇省生豬出欄1 245.4 萬頭,同比增長7.8%;黑龍江省生豬出欄1 217.7 萬頭,同比增長3.8%;貴州省生豬出欄1 106.4萬頭,同比增長1.1%;重慶市生豬出欄979.1 萬頭,同比增長4.4%;吉林省生豬出欄973.4 萬頭,同比增長7.2%;山西省生豬出欄681.3 萬頭,同比增長7.4%;陜西省生豬出欄650.8 萬頭,同比增長5.4%;浙江省生豬出欄458.8 萬頭,同比增長10.1%;上海市生豬出欄56.2 萬頭,同比增長8.5%;北京市生豬出欄14.3 萬頭,同比下降34.0%。
據巨潮資訊網2023 年8 月下旬報道,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15 家養豬上市企業公布2023 年半年度報告。具體各企業財務數據如下: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4.53 億元,同比增長11.4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9.83 億元,同比下降27.95%。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3 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18.69 億元,同比增長17.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79 億元,同比大幅減虧。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為411.89 億元,同比增加30.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6.89 億元,同比下降33.07%。福建傲農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0.67 億元,同比增長14.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9億元。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及參股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6.67 億元,同比增長16.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4 億元,同比下降51.62%。唐人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4.80 億元,同比增長18.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6.64 億元,同比下降375.22%。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9.63 億元,同比增長11.92%;營業利潤-4.47 億元,同比下降358.85%。深圳市京基智農時代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6.02 億元,同比增長685.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2.85 億元,同比增長797.40%。云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公布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07 億元,同比下降44.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64億元,同比下降114.90%。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7.36 億元,同比增長20.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56 億元,同比下降315.41%。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1.52 億元,同比下降58.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9.94 億元,同比增長53.47%。深圳市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72 億元,同比增長7.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38 億元,同比下降27.55%。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70 億元,同比增長81.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 億元,同比下降442.13%。湖南正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10 億元,同比增長22.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0.49 億元,同比增長32.51%。東瑞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56 億元,同比增長20.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0 億元,同比下降458.62%。
2023 年8 月4 日,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邦科技”)發布關于與重整投資人簽署《重整投資協議》的公告。8 月4 日,正邦科技、正邦科技管理人分別與重整產業投資人江西雙胞胎農業有限公司及重整財務投資人蕪湖千鯉信雙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南昌金牧紓困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寧波泓洋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鼎一惠嘉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以下簡稱“重整投資人”)簽署了《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資協議》。根據《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草案)》,正邦科技資本公積轉增股份情況如下:以正邦科技總股本扣除股份回購形成的存量股以及未完成回購注銷的股權激勵限制性股票為基數,按每10 股轉增不超過18 股的規模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共計轉增57 億股股票,最終轉增的準確股票數量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實際登記確認的數量為準。轉增股票不向原股東進行分配,全部在正邦科技進入破產重整后,在管理人的監督下按照重整計劃進行分配和處置,具體如下:轉增股票中的31.5 億股股票由重整投資人有條件受讓(其中產業投資人以1.1 元/股價格受讓14 億股;財務投資人以1.6 元/股價格受讓17.5 億股),重整投資人合計提供資金人民幣43.40 億元。轉增股票中的25.5 億股股票將通過以股抵債的方式,用于清償正邦科技及正邦養殖系列公司債務,股票抵債價格為11.0~12.5 元/股。
2023 年8 月20—22 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聯合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共同主辦,《中國豬業》雜志聯合西南科技大學共同承辦的2023 畜牧產業創新創業大會暨第三屆豬產業發展大會在四川綿陽順利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西南科技大學校長黃琦,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師李春華,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畜牧處處長王健,綿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辦主任江保權,綿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平等出席開幕式。
本次大會聚焦“穩產保供、降本增效”主題,立足當前形勢,匯聚產學研用政經多方力量,旨在分析研判未來國內生豬產業發展趨勢、創新動向、轉型升級路徑,加強生豬高產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研究、示范推廣與成果轉化,加快推進生豬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設置有開幕式、主旨報告及飼料營養與飼養,種業創新發展,健康生產與生物安全,銀行、保險服務創新賦能生豬產業等4 場專場論壇,同期還組織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生豬高產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協同創新項目”現場會、中國農業科學院第八期青創論壇暨“科創匯”青年科學家沙龍,舉辦了2022 年度中國豬業年度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及科學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和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新書發布儀式,現場還開展了畜牧產業創新創業項目洽談及人才供需對接,新成果、新產品、新技術展示交流及合作簽約等系列活動。大會期間還召開了《中國豬業》雜志編委會,舉行了新一屆編委的聘任儀式,與會編委對進一步辦好雜志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大會得到了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和四川省畜牧業協會、綿陽市委組織部、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綿陽市農業農村局的鼎力支持。全國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畜牧技術推廣部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知名企業代表、銀行保險期貨、金融機構代表近1 000 人出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