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韜 賀成龍 韓 華 周成杭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農業農村局,貴州遵義 563100)
近年來,畜禽規模化養殖水平不斷提高,但畜禽糞污產生量也越來越多,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嚴重,逐漸成為農村環境治理的一大難題。
畜禽糞污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對于規模養殖場是負擔,對于有機肥廠是優質的有機肥原料,對于沼氣池工程是優質發酵原料,經處理后對于種植業就是優質的農家肥。為了有效解決畜禽糞污污染問題,2016 年12 月21 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提出“以畜牧大縣和規模養殖場為重點,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就地就近農用有機肥和農村能源為主要利用方向”處理畜禽糞污問題的指導思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 年5 月出臺了《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提出了“到2020 年,建立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構建種養循環發展機制,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提前1 年達到100%。畜牧大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率先實現上述目標”的任務[1]。制定了《全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工作方案(2018-2020 年)》,確定“2018-2020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重點選擇200 個以上畜牧大縣開展畜禽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的目標[2]。遵義市播州區作為全國586個畜牧大縣之一,在2019 年成功申報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于2020 年開始實施,2022 年實施完成,通過了市級驗收,在項目申報實施過程中,體會頗深,摘要總結如下。
遵義市播州區地處貴州省北部,是2016 年3 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遵義縣后,6 月6 日正式掛牌成立的新區。全區國土面積2 490.94 m2,下轄17 個鎮、5個街道、2 個民族鄉,常住人口為761 491 人。2019年,播州區存欄生豬60.1 萬頭、牛9.35 萬頭、羊9.16萬只、家禽235.58 萬羽;出欄生豬80.14 萬頭、肉牛3.23 萬頭、山羊7.85 萬只、家禽246.94 萬羽,肉類總產量8.22 萬噸,禽蛋產量3 376 噸。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從2020 年1 月1 日開始建設,2022 年10 月30 日全部完成建設任務,2022 年11 月28 日完成區級驗收,于2022 年12 月15—16 日通過市級驗收。項目采取“填平補齊”的原則完成對776 個養殖場(戶)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建設補助,擴建1 個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中心(即有機肥廠改擴建)和建設2 個種養結合基地建設。項目共完成發酵床暫存池53 042.34 m3,完成任務數的156.91%;發酵床56 716.43 m3,完成任務數的117.61%;雨水溝8 325 m3,完成任務數的105.02%;集糞棚29 688.44 m2,完成任務數的170.51%;沉淀池67 682.09 m3,完成任務數的126.34%;糞污暫存池4 612.84 m3,完成任務數的159.45%;60 m3發酵罐1 臺,完成任務的100%;沼液池267.6 m3,完成任務數的162.18%;沼氣池2 447.96m3,完成任務數的128.03%;購置安裝污水泵196臺,完成任務數的100.51%;紐扣式飲水器45 170 個,完成任務數的100.03%;翻耙機96 臺,完成任務數的101.05%;干濕分離機24 臺,完成任務數的100%;吸污車2 輛,完成任務數的100%;鋪設糞污利用50 型管道102 007.91 m,完成任務數的104.12%;糞污利用110 型管道26 323.13 m,完成任務數的101.24%;擴建2 萬噸糞污處理中心1 個,完成任務數的100%;建設日處理625 m3糞污處理站1 座(包括3 000 m3的UASB 發酵罐),完成任務數的100%;日處理200 m3糞污處理站1 座(包括1 000 m3的UASB 發酵罐),完成任務數的100%。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有276 個畜禽養殖場和500 個養殖戶全部配套建設了與其規模相適應的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全區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配套率達到100%。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從2018 年的72.58%,提升到2021 年的90.04%。
通過項目實施,在國家層面出臺的畜禽糞污處理和利用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區地形地貌、氣候特點等,總結了適于播州的“豬+發酵床+有機肥廠+還土還田”“豬+沼+還土還田”“豬+六級沉淀池+還土還田”“堆肥發酵+還土還田”“沉淀池(原水儲存)+還土還田”“畜禽+發酵池(集糞棚)+AO 二級生化處理+循環利用(回水利用和還土還田)”6 種糞污處理和利用方式[3]。特別是全區通過對原異位發酵床進行改進,提出高位異位發酵床處理生豬養殖場糞污技術,并在全區得到了試點和推廣[4],共有91 個生豬規模養殖場采用了異位發酵床處理糞污技術,建設異位發酵床56 174 m3,較好地解決了生豬養殖場糞污處理難、處理貴的難題。
通過項目實施,一是對規模以下養殖場戶進行了雨污分離、糞污收集、糞污貯存、糞污處理和糞污資源化利用相關設施的配套建設,對種養結合消納糞污模式進行了規范,從源頭上解決了規模以下養殖場糞污亂排亂倒,污染環境的問題[5]。二是建設異地種養結合基地,通過建設糞污管道、糞污暫存池和集糞棚等設施,解決了種植基地使用有機肥成本高等難題[6]。三是引導規模養殖場通過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有計劃地利用糞污,將養殖與種植有機結合起來,使處理糞污用錢變為利用糞污賺錢[7]。
為了確保項目申報實施成功,播州區成立了以人民政府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區長為常務副組長、區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播州區分局局長為副組長,區督察局、區自然資源局、財政局、審計局等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區畜禽養殖糞污整治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又下設技術指導組和執法小組。
播州區在區畜禽養殖糞污整治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置辦公室,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分管領導任辦公室副主任,具體落實項目實施。同時,各鎮(鄉、街道)也成立相應機構,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項目實施。另外每個項目建設戶也有專門人員具體負責項目實施[8]。
項目設計是項目建設的關鍵,項目設計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項目后期的建設與運行,為了提高項目建設質量,播州區采取直接到養殖場(戶)現場實地進行勘查,根據養殖場(戶)的養殖規模、養殖模式、對周邊環境影響程度、糞污處理方式等[9]情況,結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范(試行)》的要求,采取“填平補齊”的原則,充分征求養殖場(戶)的意見后確定項目建設內容。保證項目在后期建設中順利完成并正常運行。
為了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區人民政府特聘請省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專家任組長,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任專家指導組組長,為播州區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實施作技術指導。一是加強對項目技術指導組的培訓,為了提升項目技術指導組的業務水平,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在聘請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外,還派技術指導組人員赴北京、青島學習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二是加強對鎮(鄉、街道)農業服務中心和規模養殖場(戶)技術人員的培訓。采取會議統一培訓方式,對鎮(鄉、街道)技術人員進行了6 次集中技術培訓,對規模養殖場(戶)進行了3 次集中培訓。三是加強對鎮(鄉、街道)農業服務中心和項目戶的現場指導。采取農業農村局領導、科室負責人和項目技術指導組聯合掛點幫扶鎮(鄉、街道)、到鎮(鄉、街道)明確具體人員負責項目的分組指導制度。區技術指導組經常到鎮(鄉、街道)農業服務中心和具體的項目戶進行現場指導,提升鎮(鄉、街道)技術水平,確保項目得以順利建設完成。
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建設是播州區第一次實施該項目,為了確保項目建設質量,播州區在烏江、馬蹄、新民、龍坪、泮水、洪關、西坪等鎮(鄉)建設了“異位發酵床+有機肥生產廠”“簡易快速堆肥發酵+種養結合模式”“沼氣池+種養結合模式”“異位發酵床+種養結合模式”等10 個區級示范點[10]。同時,要求各鎮(鄉、街道)要建立項目建設示范點,帶動項目順利實施,有效的帶動了項目建設順利完成[11]。
為了及時掌握項目建設進度,播州區在實施項目時,一是實行聯絡員制度,每個鎮(鄉、街道)必須明確一名人員為聯絡員,專門負責項目進度的統計上報。二是由區級建立項目建設工作群,將各鎮(鄉、街道)分管領導、項目聯絡員組織起來,方便項目建設信息的及時溝通。三是實行項目周調度、月通報、季約談制度。項目最初實行了半月調度制度,由項目聯絡人員分別于每月的13 日、23 日統計上報項目建設進度,由區級進行匯總審核后,上報區政府領導。從10 月份開始,項目實行了周調度、月通報、季約談制度。每周對項目建設進度進行調度,并將調度情況上報區領導,每月將項目進展情況進行通報,每個季度末,由區領導對項目建設進度嚴重滯后的3 個鎮(鄉)主要領導進行約談。有效保證了項目能按時完成建設。
為了確保項目建設質量,一是實行第三方監督管理。播州區通過采購程序,確定了項目監理單位和項目跟蹤審計單位,由第三方公司對項目進行質量、時間、數量和安全的監督管理。二是實行例會制度。每半月由區項目技術指導組召集監理、審計第三方公司召開例會,匯總項目建設進度、收集項目建設問題,商量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2]。
由于該項目建設涉及養殖戶多,達到了779 個,如果等到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后再組織驗收會影響項目的建設進度。播州區按照“以鎮(鄉、街道)為單位,完成一個驗收一個”的原則。一是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區財政局、市生態環保局播州區分局、監理公司(第三方)和審計公司(第三方)成立區級驗收小組,及時對完成鎮進行驗收,完善相關資料并上報區級驗收。二是加強項目驗收培訓。從2020 年12 月開始,由農業農村局組織鎮(鄉、街道)農業服務中心進行了4 期項目區級驗收工作安排推進及驗收技術培訓活動,及時安排布署項目驗收,提出項目區級驗收要求。三是針對區級驗收存在的問題,由驗收小組當場為項目戶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措施;并在鎮(鄉、街道)通過匯總會議明確給當地人民政府(街道);同時,還由播州區生態畜禽漁業發展小組辦公室通過文件交辦給存在問題的鎮(鄉、街道),以保證項目建設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實施整縣推進項目可以通過生產有機肥廠、農家肥、糞肥水用于種植糧食及經濟作物,將畜禽養殖廢棄物轉變為有機肥、沼氣等資源,既減輕了環境保護壓力,又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13];推動有機肥替代化肥,減少了化肥使用量,同時增施有機肥可提高農作物抗性,減輕病蟲害的發生,降低農藥使用量,從而節約種植成本,促進農民增收[14];通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的推廣,將有效促進區域農牧結合、種養循環,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減少畜禽糞污排放、減輕養殖氣味污染,從而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推動美麗鄉村建設[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