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要: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完成本課課堂教學內容,在體育課堂中,我采用了分組教學法上課的組織形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組教學能發揮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完成體育課的任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教學? 作用? 技術? 能力
我市“學講計劃”的提出,改變了以體育教師講練為主,學生被動練習的教學方法,我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分組多練為指導思想,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平時組織的體育活動中,我們學校存在著部分學生喜歡體育運動卻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為改變這種情況,我在體育課上就從提高學生興趣開始、從簡單動作教起,使多數學生能學會技術動作。只有讓學生對學習體育技術動作有信心,學生才能有好的學習態度。所以,我在體育課堂上就運用了分組教學法。這個教學的方法能利用比賽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實踐證明,“分組教學法”在體育課堂上能起到很好的作用。[1]
一、提高學生的參與讀,端正學習態度
體育課的分組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改變了以前部分學生練習和比賽,其他學生旁觀的現象。這樣能讓所有學生參與分組比賽,能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以及團隊榮譽感。從學生現在上課人數和參與度上能看出,學生都喜歡分組教學法上課。分組教學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例如:在進行足球課“腳內側傳球”教學中,首先對學生進行踩球、趕球、撥球等最基本足球動作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基本動作后,再教學生腳內側傳球技術,然后讓學生分組練習。這樣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練習,很快完成本課教學任務。
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在學生學習基本動作時,通過分組教學對學生不正確的動作進行糾正,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多次演示,最后再讓學生在本組中進行比賽。這樣學生能很快學會老師教的基本動作。
在分組教學時,我會鼓勵學生盡量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分組學習。例如在“跨越式跳高”一課的教學時,老師做示范講過動作要領后讓學生們自由分組,以橡皮筋代替跳竿,分組進行跳高練習。每組學生都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分組,他們練習時很認真并及時交流,所以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三、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
反應能力是學生在對抗比賽賽場上運用所學的體育技術和及時變換能力的結合。要提高反應能力,就必須先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術,再經過實實在在的多次對抗比賽,才能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使學生之間能產生有目的的配合。[2]例如:在校際間的足球比賽時,我校帶球隊員,遇到對方隊員搶球時,自己不但要用所學足球技術擺脫對方防守,而且還要創造最好的傳球時機和傳球方向,把足球快速傳給隊友,讓隊友迅速完成一次射門。這種默契配合是要經過無數次的分組反應練習,才能掌握并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四、培養學生課余鍛煉身體的習慣
我們的體育課雖然能教會學生一些簡單體育技術動作,但是對于難度大的、變換多樣的體育技術動作,在課堂上有些學生是不能完全掌握的。要想學會這些動作并能實際運用,我們就要提倡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分組進行練習,這樣能培養學生課余鍛煉身體的習慣。例如:我校喜歡籃球的一些學生,經常在課外活動時間抱著籃球找我輔導變向連續過人和過人投籃動作。
五、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在體育課堂上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這樣能增加每名學生練習的機會。分組練習也有利于同學間互相觀察、互相探討。通過互相觀察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便學生能及時糾正錯誤動作,較好地完成本課教學任務。[3]例如:我在上小學體操課“前滾翻”一課時,講過動作要領后,讓學生分成六組,圍成六個圓自由練習,這時學生很容易看到其他同學的動作,便于交流,能準確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小學生喜歡新鮮有趣的東西,在體育課的內容上總有一些相對枯燥的,多數學生不喜歡上的項目,例如:廣播體操教學、田徑的定時跑練習等。我按學生身體素質情況給他們分組,讓他們多次進行分組比賽。學生為了給本組爭光,都很認真對待,這樣學生的練習興趣提高了很多,較好地完成了本課教學任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團隊精神。
總之,在體育課堂上運用分組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也能讓老師輕松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分組教學法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邵桂華.體育教學的自組織觀[D].南京師范大學.
[2]呂春林.淺談練習方法的運用[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0(2):5.
[3]李祥.高等學校教材 學校體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