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洋 楊雅喬
(中國人民銀行白山市分行,吉林白山 134300)
保險交易所是為保險行業提供交易和服務的平臺,是將保險資產證券化緊密相連的場所;通過交流信息,形成保險產品的定價機制,也是保險資產和保險資產衍生產品推出的場所,為壽險、非壽險和再保險機構提供交易平臺。保險交易所為保險人、再保險人、經紀人、投資者等提供交易平臺、促進交易撮合、信息披露、風險控制、數據管理和監督管理,為保險市場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交易環境,促進了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
勞合社(Lloyd's)成立于1688年,總部位于英國倫敦,被廣泛認可為保險交易所的起源。1979年,紐約保險交易所成立,它是按照勞合社的模式設立的保險交易所。然而,紐約保險交易所在1996年停止運營并進行清算;巨災風險交易所成立于1995年,它是一個運用互聯網技術的保險交易平臺,主要進行巨災風險的交易;健康保險交易所是在2010年奧巴馬醫改方案中推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0年,中國再保險交易所——中國首個保險交易所成立,專門負責再保險業務的交易和管理工作。從那時起,中國不斷積極發展保險交易所,從而推動保險市場的改革和創新。2016年6月12日,中國上海保險交易所(簡稱“上海保交所”)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綜合性保險交易所。上海保險交易所為中國保險市場帶來了更多的交易機會和產品創新,主要經營團體保險、國內再保險和農險業務。近年來,上海保交所在建設方面逐步推出了多項舉措,包括建立保險資產登記交易平臺、地震巨災保險平臺、招投標平臺等,實現了保險資產登記交易平臺與保險資管產品注冊系統的互聯互通。此外,還制定了保險產品交易業務規則和保險賬戶管理暫行辦法。這些建設帶來了一系列優勢,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提升了險資運用效率。
英國勞合社在整個世界范圍來看,是資格最老、最大的保險組織,為會員提供交易場所和相關服務,不直接經營保險業務。其賣方(承保人)根據不同的承保險種組合形成不同規模的組合,由一家或多家出資,進而形成一個承保辛迪加。辛迪加的主要職責是提供資金支持進行承保,而具體的業務經營則主要依靠代理公司來完成。買方則是由眾多的保險經紀人、承保代理人和服務公司等發達中介體系構成,遍布于全球各大保險市場。保險經紀人在接受客戶的保險要求后,通過保單,找到一個適合的辛迪加,確定費率、共保和再保交易的流程后,完成交易信息的登記。待保險責任得到解決,就會進行利潤核算和分配,勞合社還提供關賬再保險,可轉移風險,最終風險由勞合社承擔。勞合社通過獨特的制度安排,將資本和技術完美結合在一起,在世界范圍內實現了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保險要素市場。一是在保險要素方面,勞合社通過創新市場主體的方式,成功實現了高效配置。二是通過創新的承保機制和風險管理專長,實現了風險的多元化和再分散。三是通過創新中介體系,實現了向全球范圍內輸出保險服務的目標。
紐約巨災保險交易所(CATEX)成立于1996年10月。1998年,CATEX進行了改造,發展成為一種基于互聯網的交易系統,該平臺的目標是通過在線方式推動再保險交易,并為大規模災難事件提供分散平臺,以增強保險公司的承保能力,CATEX在全球巨災互換交易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賣方主要是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及其他資本提供方,買方主要是再保險經紀人和保險項目管理人等。CATEX作為全球最佳保險技術供應商之一,具有以下優勢和作用:一是網上交易平臺突破地域限制,使得交易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大大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時也節約了成本。二是CATEX參與者包括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保險和再保險公司,具有很強的競爭性。三是CATEX交易系統有助于實現公平市場價格,由于買賣雙方在簽約之前以匿名方式進行交易, 而價格成為唯一的交易信號,促進了交易公平。
健康保險交易所的出現是為了解決那些因貧困無法購買保險或因患病而被拒保的人群的問題。2010年,美國健康保險交易所建立,這是基于奧巴馬醫療改革政策中的健康保險交易所的經營模式,為沒有醫療保障的居民提供了購買保險的機會和平臺。健康保險交易所的賣方是經營健康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買方主要是小企業雇主和個人消費者,他們通常情況下無法在傳統商業健康險市場上購買到保險。美國的健康保險交易一是擴大保險覆蓋面,有效彌補市場體系缺陷。該平臺建立的目標是為小企業雇主和個人消費者提供負擔得起的保險價格,填補了傳統健康險市場的不足之處,使更多消費者能夠購買保險。二是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履行政府的多項職能。舉例來說,健康保險交易所的建立,可以加強對居民健康管理的監管和推動,從而為降低社會平均醫療成本做出貢獻。三是監督市場秩序,保護了保險消費者的權益。交易所會對保險公司的經營行為和產品進行審查,確保其合規性和可靠性。同時,交易所也提供投訴處理機制,促進了健康保險公司的有序競爭。
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高是傳統的保險市場存在著的主要問題。保險交易所通過電子化交易平臺,使用透明、公正、公平的交易環境來解決這些問題。保險交易所通過電子化交易平臺提供的實時行情信息,充分整合和發掘保險資源,將涉及保險產業鏈上下游的售前渠道、售中承保、再保安排、售后理賠等環節進行集合,顯著提高了保險交易的效率。
保險資產管理產品能夠上市,得益于保險資產登記交易平臺的運行。它能夠提供流動性,使保險資金能夠更好地在市場中流動起來,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同時,保險交易所的運營也促進了金融市場的互相連通,促進了金融市場間資金和信息的流動,使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相互影響、交流,推動了金融市場的發展和繁榮。
巨災保險數據庫是一個包含各種與巨災相關的數據和信息的系統,它的建立為巨災保險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務效果。隨著巨災保險平臺的不斷完善,巨災風險將得到更合理的分散和分配,從而發揮更大的優勢。
保險交易所以股份制的形式存在,對一些收取高額復式的手續費、進行地下交易和售賣未報備保險產品等混亂的市場行為進行監控和打擊,以促進保險業的健康發展。
保險交易所提供了一種安全的交易環境,使投資者能夠在不承擔過多風險的情況下進行交易,同時還可以從中獲利。盡管近幾年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的種類和發行量有所增加,但與券商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相比,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在交易流通量和抵押融資等方面較少,因缺乏市場吸引力,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目前,由于復雜的客觀環境制約,我國巨災保險制度建設面臨許多困難,進展較為緩慢,這導致了保險交易所巨災保險平臺系統利用率較低,其在推動巨災保險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保險交易所怎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優化盈利模式,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目前還沒有可以直接借鑒的經驗,這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積累。
保險交易的設立所可以吸引國內外保險資本和技術,在保險市場短期聚集國內外資源,使我國的保險市場更加功能齊全、繁榮高效,更好地滿足我國不斷增長的多樣化保險需求。借鑒國際經驗,我國保險交易所在法律法規、監管、配套中介機構、人才培養等方面涉及一系列需要改進并提升的地方,同時也需要加強監管部門的指導與支持。
一是制定《保險交易法》,從法律或監管上規定保交所是自律管理的獨立法人,明確規定在交易品種、交易流程、風險管控等保交所所涉及的各個環節。二是要明確保險業務和資產交易的有關規則,如對《登記管理條例》、《交易過戶管理條例》、《結算管理條例》等進行明確,以確保各保險主體在交易過程中有明確的規則可依。三是出臺保單交易相關輔助規定,如針對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保以及單貼現人合法權益,可以借鑒美國經驗,制定“保單貼現法”或“保單貼現管理條例”等規章。
作為一線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交易所應充分利用登記管理系統、引入技術手段如人工智能、區塊鏈以及建立信息數據庫等市場化監管工具,實現更高效、精確的現代化監管。同時,保險交易所還應通過實時監測功能,與監管部門進行密切對接,確保監管措施貫通至保險交易的每個環節,從而加強對保險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防范和化解保險市場風險。
保險交易所涉及大量的資金流動和風險管理,因此,其監管實踐還需要加強對風險的監測和評估。監管機構可以要求保險交易所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并對其進行定期的風險評估。監管機構可以要求保險交易所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并對其進行定期的風險評估。同時,監管機構還可以采取措施,如要求保險交易所支付一定風險準備金,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保險交易所的風險水平,從而保證保險市場的平穩運行。
監管機構可以要求保險交易所及時披露相關交易信息和財務信息,以便投保人和其他市場參與者了解交易情況。同時,監管機構還可以建立相應的監管報告制度,定期公布對保險交易所的監管情況和評價結果,以提高監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從全球保險交易所的成功案例來看,為了使保險交易所的發展建設取得成功,需要建立完善的配套功能性中介機構。這些中介機構在保險交易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確保交易的順利進行和風險的有效管理。比如保單貼現市場的發展,不僅僅需要保險交易所的參與,還需要發展、支持和配套的精算師事務所、保單貼現公司等相關機構;保險經紀人也可以在國際再保險市場等信息采集方面提高效率。當前保險交易所的創建,不僅僅缺乏的是政策上的支持,還缺乏的完善的輔助配套的功能性中介機構。
歐美國家保險業先進發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擁有一批高端人才。他們在保險業具備較高的技能、素質和知識水平,同時,他們擁有國際化的視野、通曉國際法律法規,能用國際語言進行流利的交流。因此,中國保交所如果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培養出一批世界頂級的保險交易人才,可以使中國的保險交易所從最初只能解決生存問題逐漸發展壯大,發展成為國際領先的保險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