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巧麗
(中國鐵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54)
圖書出版在邁入市場之后,其質量也變得魚龍混雜,而書籍內容缺乏專業性、主題和內容在排版上頭重腳輕、圖片多于文字等問題的出現,使圖書內容變得索然無味。這種劣質圖書的出現大大影響了圖書市場的口碑,使圖書不再處于信息傳播的權威地位。面對這種現象,急需提升圖書編輯的能力和核心素養,改善圖書質量,進而改變劣質的市場環境。
出版行業是黨和人民發聲的重要陣地。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加強了對出版機構的管理和出版人員的要求。因此,圖書編輯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這是開展出版工作的前提條件。一名優秀的圖書編輯應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積極弘揚和傳播國家的先進文化和民族文化,從而推進與國際文化的交流,不斷豐富我國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圖書編輯要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區分思想政治和學術問題,堅定地與各種錯誤觀念斗爭。圖書編輯作為出版工作的中流砥柱,要時刻清楚自身的工作責任,選好題材,堅守政治關口,防止圖書內容出現問題影響圖書質量。圖書編輯需強調文字深處潛藏的含義,提高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識,進而把握文學作品強調的價值觀。應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共產黨指引的政治方向,牢記自身的職責使命,強化社會責任感和判斷力,及時覺察問題所在,進而選取合適的文學表達方法,精準掌握表達尺度,確保文章思想正確,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安全保障[1]。
圖書編輯在圖書出版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市場調研、選題修稿等工作的綜合體。在當今時代,圖書編輯要根據不同的工作要求,變身成為不同的專家,既能確保信息收集的準確度,也能合理潤色稿件。所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編輯,不僅要具備編輯情懷,也要保持工作的熱情和活力。圖書編輯應精通出版流程和科學技術設備,確保在工作過程中將自身長處發揮到極致,推動團隊順利發展。編輯是讀者和作者的紐帶,所以每一位編輯要時刻思考怎樣才能將圖書變得更好。編輯是一項繁瑣的工作,不但需要過硬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素養加以支撐,也要具備獨特的眼光和真才實學來發現優秀的作品,進而提升圖書的價值。另外,每一位編輯要懷揣著職業使命感,時常反省自身,不遺余力地為精品圖書出版貢獻自身力量。以出版教材為例,編輯應全面投身到出版過程中,教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國的教育教學質量。所以,做好教材出版準備工作,跟進每一環節,才能將最好的教材交給學校。由此看來,圖書編輯要時刻磨煉自己的職業素養,為我國出版行業盡職盡責[2]。
具備超前的創新意識是圖書編輯工作好壞的關鍵因素。在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人們被海量的信息包圍,但圖書編輯可利用的信息卻少之又少。所以,圖書編輯要利用政治經濟文化來建立具有特色的信息網,大膽創新、精心策劃,來填補市場空缺。現如今,優質作者不斷流失,網絡文學等電子巨頭直接從源頭上簽約作者,例如亞馬遜、豆瓣等電子書平臺。因此,圖書出版要防止固步自封,應發揮出新型自媒體的優勢,注冊微博等平臺賬號招攬作者,使圖書出版順應時代潮流。另外,圖書編輯需了解讀者需求,以此來開展出版工作。目前,大批讀者從紙質書籍轉移到數字書籍,尤其是“90 后”“00 后”的網絡原住民。所以,圖書出版要選用新型編輯人才,從而減少讀者大面積流失現象。營銷方式也要進行變革。以《世界上最大的蛋糕》為例,通過第三方社交平臺的出版,上市一周12 000 冊售罄,僅僅一個月就占據電商銷售平臺第一的位置。所以,圖書編輯要具有超前的創新意識,確保出版行業緊跟時代步伐。因此,一位優秀的圖書編輯要激發自身創新能力,對傳統出版模式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從而更好地完成圖書出版工作[3]。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圖書編輯需要具備的素養。圖書出版應掌握良好的銷售渠道,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圖書編輯要與讀者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增強有效溝通,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工作中的困難。圖書編輯在出版流程中,要對編輯、印刷等環節進行組織與協調,保證外部出版環境良好,從而實現各個環節配合默契,順利出版圖書。圖書編輯要善于傾聽專家的建議并與之溝通,更好地發揮作者的能力,調動其寫作的熱情。編輯與作者的溝通可保證圖書出版工作順利運行。在書稿質量方面,編輯要與作者協商后再實施修改。有些作者不同意編輯的修改意見,會拒絕合作,這就要求編輯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專業視角有理有據地說服作者,確保書籍質量過關。書稿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讀者的閱讀欲望,所以要在尊重作者想法的基礎上交流意見,保證書稿設計可吸引讀者眼球。書稿的進展也需要溝通交流,面對部分作者的拖沓態度,編輯要適時與之溝通,催促寫稿進度。另外,作者不了解出版流程,編輯要適時講解,較強的溝通能力可得到作者的理解與支持[4]。
市場是驗證圖書是否受歡迎的試金石。編輯要具備良好的市場判斷能力,將圖書定位銷售市場,從而保證圖書銷量在線。依據圖書特點和受眾群體確定圖書的市場位置,更好地展現圖書優點,達到使讀者印象深刻的效果。圖書編輯要時刻掌握市場動向,將圖書暢銷榜分析透徹,最終將作品完美呈現在大眾視線范圍內。要具備市場策劃意識,先有計劃后有書。圖書編輯需掌握全局性發展計劃,按照策劃目標出版圖書,這對圖書具有重要作用。在策劃時,要注意社會環境、行業環境、競爭環境和自身環境,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印刷行業的大環境,以及自身競爭力的優點、不足和人員結構的組成優勢,確保圖書出版擁有良好的市場競爭力。在出版之前,應開展市場調研活動,留意讀者對圖書的需求是了解社會環境還是為滿足休閑娛樂,所以市場調研對了解讀者需要行之有效。深化市場意識就必須了解生活,這樣可以充分掌握市場動向,了解消費者需求。圖書是時代的產物,選題應符合時代要求,并貫徹落實市場消費觀念。研究市場消費大方向,才能對圖書的市場定位成竹在胸,從而刺激讀者消費[5]。
扎實的文字功底是每一個編輯都要具備的技能,再有特點的主題,若沒有把控文字的能力,也無法做到使圖書具有生命力。文學作品以語言為工具,用文字來表達,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生活的情感和向往,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文字作為圖書的呈現形式,不僅要準確表達作者的想法,還要通過各種手法讓讀者置身于藝術氛圍之中。所以,文字表達要具有藝術魅力和感染力,能與讀者產生共情,這對編輯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出版環節,編輯要時刻了解作者的寫稿進度,通過加工整理來提升書稿的文字效果。加工整理這一環節是考驗編輯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它不僅要求編輯精準地找到文字和語法錯誤,還要保證內容形式的規范標準,在保留作者原有風格基礎上加以修改潤色。由此可知,扎實的文字功底是編輯修改文章的基礎,是保障圖書出版最重要的一環。文學能力是熟練應用語句、語法的標志,因此要防范文字理解錯誤對語句表達的影響,強化基本功,避免知識系統更新落后出現文字運用不當的現象。
圖書編輯應大膽嘗試融合傳統出版模式和新型創新方式,應堅持原有的出版制度,新員工要虛心向老員工請教學習,擴充自身知識體系,將新思想、新技能展現到工作中來。圖書編輯要積極參與講座學習,完善自身編輯知識,拓寬眼界,進一步強化工作能力。要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原則,并將自身才能應用到出版優秀圖書的工作中,為傳播與繼承知識盡一份力量。在數字化時代,繁雜的信息使圖書內容與時俱進,也為出版工作帶來諸多影響。因此,圖書編輯應通過多種渠道了解信息,并擁有將零碎雜亂的信息加以整合的能力,保證圖書出版工作順利開展。另外,編輯應具備數據分析的能力。在圖書策劃時,編輯需清楚掌握出版社現有資源,貫徹實施調研工作,分析自身競爭優勢,找到能擔當出版社核心品牌的圖書,從而提高自身競爭力。隨著作者的寫作概念不斷擴展,圖書策劃問題逐漸受到讀者重視。因此,編輯在策劃圖書時,要將讀者感受融入其中,使文章內容與讀者產生共情。例如《讀庫》,它的成功就是將論壇中網友的經歷與現實感受融合到作品中完成編寫,使內容與讀者引起共振,從而獲得成功。所以,要深度挖掘讀者對文章的感受,精準有效地完成圖書修訂,使圖書成為精品佳作。
在圖書出版工作中,圖書編輯要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出版優秀的作品。隨著出版體制的不斷改革,圖書出版需結合先進文化來開展工作,這不僅可出版高品質的圖書,也可推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與昌盛。目前,我國圖書市場的盜版讀物較多,這直接影響了圖書的質量。究其原因,不僅有出版方的因素,也與編輯的專業能力有關。因此,圖書編輯要依據時代要求,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素質,也要盡可能推動出版行業順利運行。圖書編輯需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有利用自身的審美水平和文化素質,將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相融合,并充分掌握市場需要,才能策劃出受消費者喜愛的讀物。如今,落后的工作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時代要求,圖書編輯必須強化自身思維模式,樹立新的工作理念,進而在遇到問題時應對自如。在策劃選題時,要注重創新,這樣才能保證圖書的市場前景廣闊。要重視熱點話題的應用,為選題積累更多的可用材料。首先,應全面了解市場需要,創新策劃主題,將圖書觀念充分展現出來。其次,圖書編輯要掌握消費者的閱讀愛好,將不同因素考慮其中,從而保證圖書策劃的準確性。最后,要體現出圖書的精神文化因素,保持圖書的美感,充分提升圖書的競爭力。
如何提高溝通能力是每一位圖書編輯人員要充分考慮的因素。在溝通交流中,應明確雙方的目的一致,共同完善圖書,使文章盡善盡美。在溝通過程中,需避免出現常識性錯誤。溝通書稿需要換位思考,多問作者的創作思想,畢竟作者是文章的創始人,而編輯只是賦予文章第二次生命。應多結合雙方的共同意見,摒棄成見,相向而行。圖書編輯應認清自我角色,擺正自身心態,多與作者溝通交流,充分了解作者風格和行文方式來采取修改思路,保留作者自身特點。編輯作為作者的第一位讀者,應當有豐富的審稿經驗,擺脫定向思維,站在客觀的立場上來發現書稿問題,指出不合理的地方,使作者能夠虛心接受。
另外,編輯與作者初次合作時,編輯要盡全力取得作者的信任,通過溝通交流,可讓作者了解到編輯的專業素質,使兩者合作更加默契。編輯不僅要與作者有良好溝通,還要與各部門溝通順暢,例如合同的簽訂、稿件的審閱和書面設計等。每一個流程,編輯必須親自與各個部門溝通協商,使圖書能夠順利出版,加強出版效率。編輯與平面設計師溝通,要準確將作者的想法轉述出來,便于設計師能夠了解到作者的需求,了解文章內容,進而設計出符合圖書的版式,所以,編輯的溝通能力非常重要,豐富自身的知識框架可以很好地增強溝通能力。
圖書出版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知識,要求編輯擴大知識結構,了解各個領域的知識內容。遇到重點難點,編輯要尋找專業人員或查找文獻,以便于理解文章內容。應尊重作者的想法和創新觀念,如作者的內容不嚴謹,不符合出版要求,編輯需提出專業性建議,與作者溝通交流,說服作者修改。如果編輯知識結構匱乏,沒有給作者提供專業性意見,使雙方產生無效交流,極有可能給作者留下不好的印象,造成資源缺失。因此,圖書編輯應不斷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內容,便于雙方溝通順暢,為圖書出版工作提供保障。
在全媒體環境下,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紙質圖書的發展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以教材為例,作為紙質圖書的代表,它是出版行業生存和發展的路徑,所以圖書編輯應提升教材的核心競爭力,為圖書出版貢獻一份力量。如今,出版行業的營銷形式單一,所以應加快完成教材營銷方式轉型,推進教材的核心競爭力。出版社需注意教材的核心競爭點,采取相應手段轉變營銷方式。營銷方式的轉型工作需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廣泛傳播教材內容。出版社需實時跟進營銷工作,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從而加快教材營銷的轉型工作。出版行業是傳統媒體行業的基本組織形式,因此,要想打造教材的核心競爭力,需要轉變管理運營觀念。第一,出版企業在獲得生存環境時,應順應時代步伐,將傳統的管理理念轉變為以精細化管理理念為主要方法,從而分析出市場需求,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第二,出版企業可通過分析同行業的運行模式來判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并積極引進新鮮血液,為圖書出版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傳統出版模式的生存空間不斷縮小,圖書市場也呈現了魚龍混雜的情況,傳統書籍的權威地位遭到質疑。因此,在圖書市場備受壓力的情況下,圖書編輯應強化自身的專業素養,及時察覺市場動態,進而使圖書出版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