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海磊
(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胸心外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連續性血液凈化在心臟術后嚴重腎功能衰竭中的應用價值
賀海磊
(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胸心外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目的 探究連續性血液凈化在心臟術后嚴重腎功能衰竭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間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心臟術后嚴重腎功能衰竭患者20例,均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統計治療前后心率(HR)、氧合指數(PaO2/FiO2)、血小板計數(PLT)、血清肌酐(Cr)、心輸出量(CO)、尿素氮(BUN)、乳酸脫氫酶(LDH)及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水平變化情況,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治療后PaO2/FiO2及CO水平均高于治療前,Cr、BUN及LDH、AST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連續性血液凈化應用于心臟術后嚴重腎功能衰竭,可改善患者心、腎功能,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連續性血液凈化;心臟術后;腎功能衰竭;應用價值
心臟外科手術包含二尖瓣置換術、二尖瓣置換并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手術創傷及缺血再灌注損傷、血液接觸體外循環裝置異物等均可引發全身炎性反應,誘發術后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等嚴重并發癥。心臟外科手術術后ARF可增加腎血管阻力,導致心排血量減少,周圍血管擴張,甚至誘發心力衰竭、腦水腫等[1]。本文選取心臟術后嚴重腎功能衰竭患者20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連續性血液凈化在心臟術后嚴重腎功能衰竭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間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心臟術后嚴重腎功能衰竭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齡40~70歲,平均(57.18±10.32)歲;風心病瓣膜病變9例,冠心病11例,手術類型:二尖瓣置換并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2例,二尖瓣、主動脈瓣雙瓣置換1例,雙瓣置換并三尖瓣成形術1例,二尖瓣置換術3例,二尖瓣置換并三尖瓣成形術1例,主動脈瓣置換術1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并主動脈瓣置換1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并左心室室壁瘤切除1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7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并二尖瓣置換2例。本研究經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倫理協會審核通過。
1.2 治療方法 取仰臥位,以利多卡因實施局麻,于經皮穿刺頸內靜脈或股靜脈下留置單針雙腔管,建立血管通路,以持續腎臟替代治療機(德國費森尤斯,bosila816),AN69膜血液濾過器,管路M100,面積0.9 m2,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或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置換液成分為2.50 mmol/L鉀離子、1.25 mmol/L鈣離子、34.00 mmol/L碳酸氫離子、140.00 mmol/L鈉離子、103.00 mmol/L氯離子、0.50 mmol/L鎂離子??筛鶕委熤醒浨闆r適量添加氯化鉀(3%)。前置換模式,1 000~1 500 ml/h透析液量,1 000~2 000 ml/h置換液量,每天超濾量約為500~4 000 ml,血流量為100~180 ml/min,治療開始時自靜脈端注入低分子肝素鈣抗凝劑,首劑量為50~100 U/kg,維持劑量為10~15 U/(kg·h)。
1.3 觀察指標 ①檢測統計治療前后HR、PaO2/FiO2、Plt、Cr、CO、BUN。②觀察比較治療前后LDH及AST等心肌酶變化。

2.1 治療前后心、腎功能指標變化 治療后PaO2/FiO2及CO水平高于治療前,治療后Cr、BUN水平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心腎功能各指標比較±s)
2.2 治療前后心肌酶變化 治療后LDH、AST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心肌酶指標比較
ARF為心臟術后常見并發癥,其主要致病因素為:①圍術期殘留藥物的腎毒性;②術前存有心功能不全、腎功能減退;③體外循環破壞血液有形成分,形成血紅蛋白管型,阻塞腎小管及術后低氧血癥、低心輸出量綜合征等[2]。ARF患者多伴有全身炎癥反應、多器官功能不全、血流動力學異常、高容量負荷及酸堿平衡失調、水電解質紊亂等,約有1.0%~15.0%的患者需實施透析治療[3]。連續性血液凈化為目前治療ARF的首選,李海斌等[4]對急性腎衰竭予以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后血清離子水平及肝腎功能顯著改善;吳三梅等[5]采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血壓、心率及呼吸頻率改善,效果顯著,治療后APACHEⅡ評分為(15.0±2.7)分(理論最高值71分)。連續性血液凈化通過借助對流及吸附機制,清除患者循環系統中炎性介質及心肺毒性介質,恢復其單核細胞功能,改善機體免疫,促使機體循環處于穩定狀態,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腎功能,改善血壓水平,降低BUN等水平,改善心率,提高氧合指數,降低血液中炎性介質水平,減少對各器官功能的損害。連續性血液凈化應用于ARF具有以下優勢:①減少兒茶酚胺用量;②具有高溶質清除率,可維持酸堿及水、電解質平衡;③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性;④為患者供給充足營養。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PaO2/FiO2及CO水平均高于治療前,Cr、BUN及LDH、AST水平均低于治療前,提示連續血液凈化可有效改善心臟術后ARF患者心、腎功能。
綜上,連續性血液凈化應用于心臟術后嚴重腎功能衰竭,可改善患者心、腎功能,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劉偉.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心力衰竭Ⅳ級合并腎衰竭患者56例療效觀察[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4,14(7):406-409.
[2] 胡秀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18例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4):71-72.
[3] 生偉,池一凡,侯文明,等.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在心臟術后急性腎衰竭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3,35(11):1672-1674.
[4] 李海斌,張智敏,朱志東,等.高原環境下野戰機動式連續性血液凈化系統對急性腎衰竭犬治療的實驗研究[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3,38(12):1007-1010.
[5] 吳三梅,武亞莉,黃麗麗.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24例臨床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療效觀察[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29(s1):148-149.
R 654.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044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