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麗,黃千峰,馬遠珠,李甜甜,夏建紅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1.婦保科;2.體檢科;3.保健部,廣東 廣州 51144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由于妊娠期間孕婦內分泌發生一系列變化引起胰島素抵抗進而導致的糖耐量異常,是妊娠期常見的合并癥之一[1]。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生活質量的改善及膳食結構的變化,GDM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同地區發病率存在較大差異。國際糖尿病聯合會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世界GDM的發病率已經上升到15.0%~20.0%[2],我國GDM的發病率更是位居世界前列,已超過18.9%[3]。GDM容易導致多種妊娠并發癥和不良分娩結局,對孕產婦及胎兒健康造成嚴重威脅[4]。
當前,臨床上GDM的治療,常常以飲食控制和運動措施為主,控制效果不佳時采取注射胰島素治療,往往忽略了GDM患者心理不良反應對治療效果的影響。盡管國內外已有針對GDM患者心理干預的研究,但數量較少且缺乏系統性。近年來,正念干預因其有效性、低成本和易獲得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5]。正念是指通過自我的認知、調節和接納的心理過程來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的康復手段[6]。像冥想、太極拳、健身氣功和瑜伽等以正念為原理的干預訓練方法,已被證實能夠提高情緒調節能力和調節外周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可以有效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7-8]。此外,正念療法簡單易學,即使不在治療師的指導下,患者也可以自行進行。目前,正念干預在癌癥、心理問題方面應用的研究較多[9],且均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在GDM患者中的應用還相對缺乏。同時有研究認為,借助微信平臺,利用碎片化時間對患者實施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本研究應用微信平臺的健康教育對GDM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旨在研究心理干預對GDM患者的心理狀況改善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從而探索正念療法的心理干預對存在不良心理反應的GDM患者的效果。
選擇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確診為GDM且Zung式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或Zung式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陽性的112例孕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24~28周確診為GDM;②SAS≥50分或SDS≥53分;③年齡24~40歲;④在本院建立有完整的檔案,并定期產檢;⑤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既往有糖尿病者、合并心腦血管、肝、腎、內分泌和造血系統嚴重原發性疾病;②患有精神病、心理障礙者;③本人或直系親屬從事心理工作者;④多產(≥3次)、多胎。
將符合納入標準的112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50人,對照組62人。對照組給予常規產檢及營養指導,與孕婦建立良好醫患關系,主動與孕婦溝通,傾聽孕婦內心的想法及需求。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建立微信群,分別在孕28、30、32、34和36周進行心理干預(正念訓練),每次30~40分鐘,每次干預結束后孕婦需要通過微信完成作業。主要干預內容有:①三件正性事件:指導研究對象睡前記錄三件當天發生的讓自己感到幸福、感動的事情;②總結生活:回顧過去生活的美好時刻,以及自己克服困難的體會并記錄下來,增加對生活的認可與滿足;③學會回味:幫助孕婦回顧日常一天中發生的事情,學會發現一天中快樂的事情;④發現優勢:指導孕婦記錄下自己的優點長處,提升孕婦的成就感;⑤驅除消極:指導孕婦回憶過去遇到困難時身邊朋友的幫助與關心,并寫下來;⑥感恩實踐:指導孕婦回憶生活中值得感謝的人并寫一封感謝信。
干預前后采用SAS和SDS評價兩組孕婦的焦慮、抑郁水平。SAS共有20個項目,均為1~4級評分,其中5、9、13、17、19題為反向評分,各項目總分乘以1.25取整數(四舍五入)即為焦慮標準分。按照中國常模,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分值越高焦慮傾向越明顯。SDS同樣是由20個項目構成,分為4個等級,所有項目得分相加得總粗分,再乘以1.25取整后得到標準總分。按中國常模抑郁評定的分界值為53分,分值越高,抑郁傾向越明顯[10]。

干預組與對照組的年齡、身高、體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干預組與對照組孕婦的一般人口學特征
干預后焦慮癥狀及抑郁癥狀檢出率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8.27、81.29,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心理健康狀況對比[n(%)]
干預組的剖宮產率、早產率、低體重兒出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5.40、5.33、6.24,P<0.05);干預組的出生身長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09,P<0.05),見表3。

表3 干預組與對照組分娩方式及胎兒結局比較
妊娠和分娩雖然是育齡期婦女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對于妊娠女性個人而言,仍屬于壓力性事件。由于生理、社會、家庭等因素的改變,妊娠女性合并GDM,容易導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和波動,其中比較常見的是抑郁和焦慮。有研究表明,妊娠期抑郁、焦慮情緒不僅可以損害孕婦及胎兒的健康,而且會影響家庭和諧,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11-13]。如何保障孕婦順利渡過孕產期,既關系到婦女的健康,又關系到下一代的成長。目前GDM臨床上治療時,通常采用飲食、運動指導,必要時注射胰島素等方法,雖然也有一定的療效,但此種常規療法通常較易忽略孕婦自身的心理應激異常。GDM患者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的治療具有極大挑戰性,積極探索GDM患者的預防和治療手段至關重要。因此本研究探索正念心理干預對GDM孕婦抑郁、焦慮情緒緩解情況,以便為更好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有研究表明,正念心理干預已被證明是有效的減壓方法,可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狀況[14]。正念療法可以使GDM患者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當遇到不良事件或不適情況時,能夠客觀公平的觀察對待,避免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對自身的影響[15]。本研究對干預組GDM患者進行5次線上心理干預,干預后焦慮癥狀檢出率與抑郁癥狀檢出率均低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和已有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6-17],說明基于微信平臺的正念療法對緩解孕婦焦慮、抑郁癥狀有一定積極作用。孕婦的心理因素是影響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剖宮產手術的指征約80%為相對指征,其中10%為產婦焦慮水平升高所致[5]。在本研究中干預組的剖宮產率、早產率、低體重兒出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提示在孕期對GDM孕婦進行心理干預與疏導,有利于孕婦選擇陰道分娩,從而降低剖宮產率。同時心理干預能有效改善GDM患者的妊娠結局,與以往研究結論一致[18]。上述結果表明,心理干預對改善GDM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妊娠結局都有積極作用。在GDM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除了采用飲食、運動指導和注射胰島素外,也應該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并進行適宜的心理干預,改善GDM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母嬰健康。
綜上,基于微信平臺的正念心理干預可以改善存在焦慮或者抑郁癥狀的GDM孕婦的心理狀況及妊娠結局。該方法安全有效,經濟壓力較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