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江韻
橫紋肌溶解癥在我們生活中并不少見,但人們對它的了解甚少。什么是橫紋肌溶解癥?運動時該如何預防?重慶市大足區人民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蔡夢瑤為大家解答。
認識橫紋肌溶解癥
橫紋肌溶解癥是指肌肉在短時間內過度損傷,導致橫紋肌細胞膜完整性被破壞,釋放大量肌紅蛋白、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鉀離子、小分子毒性物質等細胞內容物進入血液而表現出來的臨床綜合征,常伴有威脅生命的急性腎損傷。
蔡夢瑤補充道,一般3%~50%的橫紋肌溶解癥患者可發生急性腎損傷。這是因為大量肌紅蛋白通過腎小球自由濾過,肌紅蛋白沿腎小管濃縮,阻塞腎小管,導致腎臟排泄代謝廢物、調節水電解質平衡的功能受損,促進急性腎損傷的發生。
出現這些癥狀要警惕
輕度患者可無癥狀,大多數橫紋肌溶解癥患者在數小時至數天內可出現臨床癥狀,常見的早期癥狀有肌肉疼痛、無力,肌肉腫脹或炎癥,醬油色尿或濃茶色尿,惡心、嘔吐,心律不齊,意識模糊。其實患者很少因為肌肉疼痛、乏力而就診,大多數是因為發現醬油色尿才去醫院就診。
運動雖好 切勿過量
蔡夢瑤表示,橫紋肌溶解與短期內劇烈運動關系密切,橫紋肌肌肉纖維劇烈、重復、長時間牽拉,橫紋肌結構直接受損;劇烈運動下,橫紋肌會發生缺氧及缺血再灌注損傷;肌肉過度收縮及缺血缺氧,促使產生炎癥因子,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體液積聚在組織間隙,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通俗來說就是人體的肌肉承受不了劇烈運動帶來的刺激,從而出現了缺氧,而后引發了壞死和溶解。
運動是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休閑活動,我們應如何遠離橫紋肌溶解癥?
橫紋肌溶解癥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運動對人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但一定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切忌進行一次性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其次,運動前應充分熱身,避免在炎熱、潮濕的天氣和環境中進行高強度的運動,運動過程中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幫助腎臟排出代謝廢物。
一旦出現肌肉腫脹、壓痛、無力和尿液顏色改變,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不能及時去醫院,一定要攝入大量液體,防止肌紅蛋白堵塞腎小管以及促進代謝廢物的排出,并密切觀察尿液顏色及尿量。